- 年份
- 2024(5235)
- 2023(7252)
- 2022(4921)
- 2021(4208)
- 2020(3256)
- 2019(7277)
- 2018(7444)
- 2017(14249)
- 2016(7288)
- 2015(8424)
- 2014(8542)
- 2013(8128)
- 2012(7106)
- 2011(6376)
- 2010(6680)
- 2009(5988)
- 2008(5689)
- 2007(5175)
- 2006(4452)
- 2005(4049)
- 学科
- 济(38658)
- 经济(38641)
- 业(25643)
- 管理(25180)
- 企(22120)
- 企业(22120)
- 方法(19022)
- 数学(17512)
- 数学方法(17025)
- 技术(12976)
- 业经(12642)
- 产业(9618)
- 信息(9108)
- 中国(9092)
- 总论(8532)
- 信息产业(8507)
- 农(8397)
- 技术管理(7350)
- 理论(6620)
- 贸(6058)
- 贸易(6055)
- 农业(5935)
- 易(5924)
- 财(5711)
- 学(5533)
- 教学(5443)
- 银(5186)
- 银行(5178)
- 融(5058)
- 金融(5057)
- 机构
- 学院(111861)
- 大学(110769)
- 管理(46925)
- 济(45110)
- 经济(44172)
- 理学(41019)
- 理学院(40667)
- 管理学(39640)
- 管理学院(39447)
- 研究(33393)
- 中国(25003)
- 京(23227)
- 科学(20881)
- 财(18051)
- 业大(16569)
- 江(16197)
- 中心(16015)
- 所(15989)
- 农(15642)
- 财经(14735)
- 技术(14715)
- 研究所(14683)
- 北京(14547)
- 范(13965)
- 师范(13816)
- 经济学(13691)
- 经(13444)
- 州(13256)
- 院(12445)
- 经济学院(12425)
- 基金
- 项目(79075)
- 科学(63053)
- 研究(57693)
- 基金(57047)
- 家(49864)
- 国家(49534)
- 科学基金(43583)
- 社会(36945)
- 社会科(35372)
- 社会科学(35361)
- 省(31926)
- 基金项目(28844)
- 自然(27791)
- 自然科(27256)
- 自然科学(27254)
- 教育(27033)
- 自然科学基金(26730)
- 划(26229)
- 编号(23735)
- 资助(23708)
- 创(17911)
- 成果(17895)
- 重点(17666)
- 发(16824)
- 创新(16805)
- 部(16514)
- 课题(15961)
- 国家社会(15938)
- 项目编号(14945)
- 科研(14792)
共检索到15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草梓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使数字普惠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整体来看,当前数字普惠的发展呈现四个新特点:数字平台的智慧经营与金融服务同步发力,特色产品的生态图谱与业务场景不断优化,集约运营中业务流程与组织体系的双重变革,智能风控的前瞻预警与资产质量持续提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浩
金融普惠需要数字驱动、场景融合,在打通交易链、物流链和资金链的同时,通过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中国不缺一家金融机构,中国缺乏一个去支持80%没有得到良好金融服务的人,不仅中国缺乏,全世界都缺乏。浙江网商银行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聚焦于服务小微客户、服务农村市场。2015年6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全兴
作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宁波市依托发达的数字经济根系和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探索实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自2019年11月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宁波市以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普惠金融体系为目标,依托发达的数字经济根系和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突破层级、地域、系统、部门、业务边界,探索实践“平台支撑、场景多元、标准示范、联动推进”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本健 罗玲 马雨莲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普惠金融由于兼具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变乡村治理主体、乡村环境和治理手段,推动农村地区德治、法治、自治的协调互补,助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既继承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又弥补了网格化管理的缺陷,同时兼顾数字普惠金融和网格化治理功能,将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当然,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数字鸿沟"导致的主动缺位、思想认知传统和金融素养有限导致的农户参与度不高以及监管缺位等问题。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治理现代化 网格化管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戴蕾
<正>我国现有“4000万+”的小微企业、“1亿+”的个体工商户以及5.6亿的农民,小微企业及农户数量大、分布广、类型众多,是经济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在业务属性上,小微金融具有资金需求急、周转快、行业差异大等特点,融资普遍存在难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小微金融服务的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资产难评估;二是整体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形成强大的数字能力,深度满足小微金融需求,是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安丛梅
数字普惠金融被视为解决弱势群体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其在农村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模式尚缺乏深入探讨。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农村语境下的金融实践,从金融机构视角出发,探究并总结了传统农商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模式,并分析了模式背后的底层逻辑、运行机制和特点。文章认为传统农商银行开展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社会网”的社会逻辑,并形成了“特色数据+精细化”特点的发展模式;而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逻辑,并形成了“大数据+规模化”特点的发展模式,基于此,两类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数字化应用及对普惠金融的侧重是不同的。文章最后从金融机构及政府的角度提出在中国农村推广与应用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玉峰 陈俊兴 杜崇东
数字普惠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深入推进金融普惠和贫困减缓提供了新思路。数字普惠金融借助金融科技优势可突破传统金融扶贫的现实难点,在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基础上,有效破解金融扶贫的双重目标矛盾,将更多贫弱群体纳入精准画像目标,有效提升贫困及偏远地区的金融可获得性。金融扶贫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与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相联结,运用数字技术将普惠金融资源有效嵌入地方特色产业链条,进而构建基于市场化机制的数字产业链金融减贫模式,促使参与金融扶贫的主体从分散单体向链式团体转变,从而提升金融扶贫风险的可控性。为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模式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贫优势,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要加强贫困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贫困地区数字金融服务环境,强化贫困户的数字金融能力建设,夯实数字普惠金融扶贫产业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美华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科技手段,开发创新专门的金融产品、信贷技术和服务手段,量身定制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特点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传统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抵押约束"的三大困境,是农村普惠金融未来的创新方向。本文在梳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模式,并深度剖析每种模式对应的典型案例,总结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控措施,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对接农村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昕
数字普惠金融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其兴起与发展为科技型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出路。文章首先介绍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契合点,其次分析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科技型企业几种常用的融资模式,并为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最后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生态链系统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金融机构能够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方式拓宽投资领域,进一步促进银行信贷业务发展,也为科技型企业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科技型企业 融资困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军民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无论是宏观导向,还是商业驱动,中小银行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已成共识。如何打造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模式值得深思。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小银行深化服务、创新业务的重要手段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县域、乡镇经济成为升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领域,小微、三农等群体成为刺激消费和投资端的重要着力点。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小微客户是其发展的基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祖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愿望十分强烈。浙江丽水早在2006年就立足区域特色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探索,2012年3月又被人民银行批准为全国首个且唯一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市,其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普惠型农村金融模式初见成效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推动农村金融科学发展力度,综合协调金融部门和市场主体,共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郭震洲
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中国多层次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面临的瓶颈,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向均匀化、高覆盖的普惠目标转变,让更多的人能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是未来中国新金融事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普惠金融行业来说,政策明晰、市场潜力都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助力。对于普惠金融机构来说,抓住市场机会,以自身专业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金融体系的推动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广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自2004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震宁 童奕铭
随着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决策选择时极易受到同群企业的行为表现与企业组间压力机制的影响。本研究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企业数字技术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影响效应以及组间压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同群效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模式中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以及二者互补效应的实现,而且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2)组间压力中,知识权力压力的提升将使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减弱,市场关注压力与行业竞争压力的提升能够增强数字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3)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在企业所在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数字政策环境与数字金融环境优越的样本中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触发动机,拓展同群效应的影响方式与分析逻辑,指导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同群效应与组间压力作用机制来实现企业创新模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震宁 童奕铭
随着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决策选择时极易受到同群企业的行为表现与企业组间压力机制的影响。本研究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企业数字技术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影响效应以及组间压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同群效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模式中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以及二者互补效应的实现,而且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2)组间压力中,知识权力压力的提升将使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减弱,市场关注压力与行业竞争压力的提升能够增强数字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3)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促进作用在企业所在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数字政策环境与数字金融环境优越的样本中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数字技术同群效应的触发动机,拓展同群效应的影响方式与分析逻辑,指导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同群效应与组间压力作用机制来实现企业创新模式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