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6)
2023(9354)
2022(6938)
2021(6050)
2020(4672)
2019(10545)
2018(10247)
2017(18991)
2016(9856)
2015(11197)
2014(10762)
2013(10710)
2012(9747)
2011(8974)
2010(8726)
2009(8299)
2008(8102)
2007(6945)
2006(6379)
2005(6220)
作者
(27696)
(23259)
(22928)
(22075)
(14793)
(10917)
(10426)
(8970)
(8935)
(8071)
(8021)
(7567)
(7563)
(7386)
(7310)
(7226)
(6915)
(6680)
(6661)
(6141)
(5899)
(5592)
(5394)
(5314)
(5273)
(5206)
(5020)
(4809)
(4559)
(4553)
学科
(52288)
经济(52244)
管理(23704)
(22693)
中国(19441)
方法(17419)
(16240)
企业(16240)
数学(15556)
数学方法(15437)
业经(14455)
(13862)
(11859)
贸易(11850)
(11662)
产业(10739)
信息(9212)
农业(9175)
总论(9073)
(9057)
(9050)
金融(9050)
银行(9050)
(8957)
(8886)
(8856)
(8825)
信息产业(8816)
关系(8290)
(7892)
机构
大学(147311)
学院(142690)
(72134)
经济(71217)
研究(58464)
管理(51276)
中国(46237)
理学(43601)
理学院(43083)
管理学(42441)
管理学院(42146)
(32605)
科学(31214)
(30874)
(28513)
研究所(25957)
经济学(25093)
中心(24862)
财经(24681)
(22884)
经济学院(22628)
(21492)
北京(21437)
(21141)
(19484)
(19400)
师范(19255)
财经大学(18520)
科学院(17856)
业大(17302)
基金
项目(95078)
科学(76665)
基金(72869)
研究(71722)
(64183)
国家(63760)
科学基金(54103)
社会(50283)
社会科(47895)
社会科学(47885)
基金项目(36327)
(31915)
教育(31258)
自然(30948)
自然科(30332)
自然科学(30325)
自然科学基金(29828)
资助(29213)
(28223)
编号(26812)
国家社会(23747)
成果(22962)
中国(22608)
(22403)
重点(21891)
(21630)
教育部(19691)
(19371)
课题(18664)
人文(18340)
期刊
(77362)
经济(77362)
研究(49545)
中国(31828)
(21904)
学报(21355)
(20861)
科学(20800)
管理(20690)
大学(17114)
学学(15507)
(15402)
金融(15402)
经济研究(15022)
教育(14968)
农业(14549)
财经(12943)
(12103)
国际(11564)
(11421)
技术(11266)
世界(11184)
问题(10730)
业经(10222)
(9271)
图书(8577)
技术经济(7287)
统计(6643)
书馆(6625)
图书馆(6625)
共检索到227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正中  陈江滢  
数字文明加速到来,成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字变革在组织关系、产业特征、创新生态和全球治理等方面呈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使传统的工业全球化向数字全球化转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数字全球化既面临发展的重大机遇,也存在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全球数字治理博弈激烈以及世界数字鸿沟拉大等困难挑战。数字中国战略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数字全球化的重要抓手。建议加快推进数字中国战略,以引领新一轮数字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大范围的全球化进程逆转的风险,将不得不面对以强硬的保护主义和资源要素流动壁垒为特征的逆全球化的冲击。通过对全球化逆转的表现与机制、全球价值链重构,以及全球经贸体系结构性特征与中国角色变化的分析可以认为,全球化进程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我国应积极倡导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框架为公平参与全球化、共享全球化红利贡献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发展机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大范围的全球化进程逆转的风险,将不得不面对以强硬的保护主义和资源要素流动壁垒为特征的逆全球化的冲击。通过对全球化逆转的表现与机制、全球价值链重构,以及全球经贸体系结构性特征与中国角色变化的分析可以认为,全球化进程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我国应积极倡导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框架为公平参与全球化、共享全球化红利贡献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发展机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当前,国际产业力量加速调整,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入了深水区和空前复杂期,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展开更为激烈的博弈与角力,主要体现在一些新产业和新科技领域,这对中国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亟待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含桦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欧美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催生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制造业格局的重构中,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卢丹宁  徐玲  
当前,全球第四次产业链重构正在加速演进,本次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前三次产业链重构的背景、策源和底层逻辑有明显区别。本文在总结分析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底层逻辑和演变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特点及其影响,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高水平开放“双循环”,以国内外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产业链布局,加快实施产业链补短板、锻造长板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中国产业链升级的战略着力点及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宇  黄季焜  杨军  
多哈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一直存在很大争论。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应用一般均衡模型GTAP与局部均衡模型CAPSIM对接的方法测算新一轮多哈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显示,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对中国经济有正面的影响,只不过影响幅度很小,但农业部门会在多哈自由化中享受相对较大的贸易优势;从分产品的贸易和生产来看,粮食作物、果蔬等产品有正的影响,而对畜产品和食糖会有负的影响;虽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民收入来说只有很小的正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收入组之间差别很大,其中高收入组农民要比低收入组农民受益更多,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农民的贫富差距拉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锐  冯如雪  李亚东  
北美、南美和黑海地区是全球粮食供应的大三角,2022年初以来,俄乌冲突与新冠肺炎疫情、不利的天气、供应链受阻等因素相叠加,逐步打破全球粮食供需格局,推动粮食价格持续走高。本轮粮价上涨具有历史少见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可能加剧全球通胀和贫困化,推升进口依赖度较高的部分农产品价格,进而通过价格渠道影响饲料和养殖等产业,加大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压力。
关键词: 全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全伟  
新一轮全球企业兼并浪潮的特点及影响陈全伟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强劲复苏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进一步加深,全球企业兼并再起风潮,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斥资之巨皆超过以前各轮兼并浪潮,而且愈演愈烈,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特点此轮全球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史德信  
能源和资源主导的新一轮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其推动因素有世界需求结构的变化、主要经济体的结构性失衡和货币政策选择、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国际投机。本文对这轮初级产品涨价浪潮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客观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为我们应对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良清   邱东  
国势判断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认知基础。本文提出真实链位论作为深入考察国际竞争格局的一个分析框架,意在从定位角度集中揭示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交往的内在关系,强调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现象本质。本文基于经济统计视角分析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进而论述真实链位论的基本内容以及真实链位论与国势学认知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认清中国在全球化链条中的真实链位及其对产业关联弹性、刚性、态势的影响意义重大;第二,成本效益分析应特别关注正面事物的隐性成本和长期成本;第三,要注意国家作为基本利益单位和测度单位的属性;第四,注重事实与见解的辨析,尤其警惕以事实名义出现的见解;第五,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国势学确有必要;第六,全球供应链并非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并不适于新兴国家用来判断国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燕  
西部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缩小东西部差距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上一轮西部开发用了10年时间,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相对增长速度差距,但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在新一轮西部开发中,应依托城镇化这一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蕾  田志宏  
在新一轮多哈农业谈判中,各成员为了追求多边贸易体制的 公平和民主性,也为了更好地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结成各种国家利益集团 以增强他们在农业谈判中的谈判力量和地位,使集团化现象凸现出来。本文 主要对该集团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集团化的协调效果,并对中国作为G20 集团的成员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进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