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6)
2023(12373)
2022(9950)
2021(8906)
2020(7106)
2019(15945)
2018(16152)
2017(29477)
2016(16022)
2015(17344)
2014(17182)
2013(16455)
2012(15120)
2011(13664)
2010(14063)
2009(12990)
2008(12835)
2007(11635)
2006(10920)
2005(10211)
作者
(44055)
(36705)
(36543)
(34648)
(23535)
(17426)
(16440)
(14163)
(14037)
(13132)
(12601)
(12298)
(12094)
(11900)
(11452)
(11295)
(10867)
(10594)
(10527)
(10320)
(9497)
(9077)
(8869)
(8569)
(8353)
(8282)
(8223)
(8181)
(7411)
(7303)
学科
(66981)
经济(66908)
(47700)
管理(47183)
(38583)
企业(38583)
中国(26476)
(22231)
地方(22105)
业经(19849)
技术(18796)
(16909)
方法(16330)
农业(15018)
(14767)
(13967)
银行(13948)
(13775)
(13623)
(13428)
金融(13427)
技术管理(13050)
数学(12766)
数学方法(12635)
(11992)
地方经济(11514)
(11272)
理论(10957)
发展(10832)
(10793)
机构
学院(216895)
大学(213411)
(91279)
经济(89277)
研究(81377)
管理(80586)
理学(67121)
理学院(66347)
管理学(65333)
管理学院(64900)
中国(62356)
(47093)
科学(46594)
(43790)
(40625)
(37033)
中心(36395)
研究所(36139)
(35389)
财经(32361)
(31740)
师范(31451)
北京(30627)
(29824)
(29524)
(29214)
业大(28532)
经济学(27232)
农业(26597)
(26545)
基金
项目(136699)
科学(108877)
研究(107143)
基金(95181)
(81977)
国家(81155)
科学基金(70104)
社会(68616)
社会科(64972)
社会科学(64961)
(57004)
基金项目(49745)
教育(49223)
(46336)
编号(44056)
自然(41169)
自然科(40250)
自然科学(40244)
自然科学基金(39538)
成果(36810)
(36350)
资助(36239)
(34506)
课题(32969)
重点(31435)
创新(31243)
发展(30019)
(29485)
(29103)
国家社会(28286)
期刊
(117418)
经济(117418)
研究(75696)
中国(59665)
教育(36705)
管理(35501)
(35472)
(32976)
科学(29194)
学报(28554)
(26224)
金融(26224)
农业(23718)
大学(22865)
技术(21786)
业经(21205)
学学(20810)
经济研究(18533)
财经(16065)
问题(14775)
(14053)
(12998)
科技(12775)
(11751)
论坛(11751)
技术经济(11635)
图书(10889)
现代(10704)
商业(10622)
(10477)
共检索到363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祖才  
今年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9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今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年度重点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总结交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扎实推进2019年重点任务实施,以改革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一、2018年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红艳   张晓骏   徐良培   孙植华  
文章使用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讨数字金融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异质性检验来看,覆盖广度的促进作用最大,在中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春玲  刘秋玲  
县域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与着力点,实现县域新型城镇化在合理利用空间与资源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形态,在促进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缩小城乡间差距、合理规划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英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析和评价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对提高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国家规划构建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也体现在民族地区内部省区之间以及民族省区自身的新型城镇化要素之间。民族省区要立足实际,充分认识自身在新型城镇化不同维度上的优势和短板,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和要素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共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服务机构,证券行业要勇于承担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祖才  
一、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2013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年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型城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奎  
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之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后,要继续落实中央已经制定的相关政策,放宽落户条件。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落实跨省农民工落户的成本分摊机制,推动重点人群的落户。这些重点人群包括3000多万举家迁徙的农民工家庭,也包括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要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任务。近年来,绿色理念在各级规划中的细化为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新发展格局构建为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绿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但也面临人才供给不充分、整合资金资源转向城镇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供给不足等挑战。为加快绿色产业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应通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来推进绿色产业分工合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绿色产业新模式,推进“大工业”发展、调整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培养绿色产业人才,培育城镇化绿色新产业新业态、以5G等信息化技术赋能城镇化智慧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少贤  
文章基于281个中国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均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匹配在新型城镇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匹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同地区与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应加速推进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多元措施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差异化人力资本匹配措施,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符合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要求。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与人本观念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需要以我国城乡发展差异为基础,吸取过去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转变思想观念,统筹规划,强调新市民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及发展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等各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转型注入市场活力、消费活力和城乡推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雪  
文章首先基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内涵,从产业、绿色、社会、空间和生活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及分维度水平,并对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最后借助Dagum基尼系数法和Kernel密度估计进一步探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来源及绝对差异的动态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2)各维度水平在研究期内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生活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3)全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间差异最大,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小。(4)全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右拖尾和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弱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符合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要求。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与人本观念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需要以我国城乡发展差异为基础,吸取过去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转变思想观念,统筹规划,强调新市民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城镇化绿色发展以及发展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等各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转型注入市场活力、消费活力和城乡推动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余永华  
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是"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推进地区差异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少贤  
文章基于281个中国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均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匹配在新型城镇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匹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同地区与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应加速推进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多元措施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差异化人力资本匹配措施,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飞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满足“新市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同时也能借助市场渠道从需求侧优化产业结构,但目前鲜有研究考察三者间内生关系。本文运用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上述三个变量的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均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显著强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为17.81%。我国三大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中部经济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中部经济区的“低端锁定”现象有一定关联;从中介效应来看,东西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中分别有24.13%和20.26%是通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而中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未通过Sobel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