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3)
2023(8243)
2022(6963)
2021(6640)
2020(5593)
2019(12514)
2018(12669)
2017(23236)
2016(12857)
2015(13860)
2014(13580)
2013(12695)
2012(11501)
2011(10257)
2010(10538)
2009(9697)
2008(9570)
2007(8545)
2006(7544)
2005(6691)
作者
(34052)
(28817)
(28577)
(27428)
(18373)
(13762)
(12668)
(10930)
(10847)
(10319)
(9927)
(9617)
(9529)
(9330)
(9243)
(8862)
(8362)
(8338)
(8307)
(8128)
(7398)
(7079)
(6871)
(6612)
(6578)
(6482)
(6461)
(6327)
(5899)
(5807)
学科
(45171)
经济(45121)
(39691)
管理(36680)
(32883)
企业(32883)
方法(18577)
技术(16143)
数学(15962)
数学方法(15794)
中国(15360)
(13463)
(13121)
(12347)
技术管理(11752)
业经(11014)
理论(10235)
(9994)
地方(9724)
农业(9638)
(9594)
银行(9562)
(9558)
(9222)
(9028)
金融(9027)
教育(8667)
体制(7583)
教学(7552)
(7040)
机构
学院(166850)
大学(165245)
(69208)
经济(67840)
管理(61342)
研究(60011)
理学(52476)
理学院(51885)
管理学(51019)
管理学院(50673)
中国(43876)
科学(35705)
(34428)
(34357)
(30408)
(28708)
研究所(27559)
(26960)
财经(26239)
中心(26142)
业大(24086)
(23959)
(22446)
农业(22175)
师范(22171)
经济学(22062)
(21981)
北京(21673)
(20977)
技术(20316)
基金
项目(111781)
科学(88805)
研究(83100)
基金(79642)
(70392)
国家(69755)
科学基金(59765)
社会(52942)
社会科(50189)
社会科学(50181)
(46212)
基金项目(41905)
教育(40589)
(38303)
自然(37752)
自然科(36985)
自然科学(36973)
自然科学基金(36379)
编号(32122)
资助(31505)
(29880)
创新(26879)
成果(26620)
重点(26107)
课题(24778)
(24598)
(24536)
(22688)
国家社会(22298)
(21796)
期刊
(77036)
经济(77036)
研究(54605)
中国(42487)
教育(29876)
(27571)
学报(27165)
管理(26809)
(25921)
科学(24948)
大学(20913)
学学(19521)
(17221)
金融(17221)
农业(17108)
技术(16755)
财经(13687)
经济研究(13385)
业经(12080)
(11965)
科技(10495)
(9894)
问题(9511)
职业(9261)
技术经济(8914)
(8102)
论坛(8102)
(7647)
(7617)
(7166)
共检索到261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杰棠  杨帅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率提高的两大源泉。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并不是互相独立,而是相辅相成。如果改革和创新的进程能彼此配合、共同推进,将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选择一些传统领域作为突破口,放开新兴创新型企业的准入、引入良性竞争,再逐步推进存量改革,形成改革与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蓝星  
2012年9月20日,我们将迎来第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本届开放日的主题是"改革创新的中国统计"。从"公开透明"、"规范统一"到"改革创新",历届统计开放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向公众展示了近年来统计改革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清晰轨迹,使公众对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目前有三种很不相同的观点:一是以内需回升速度加快(特别是民间投资回升与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和工业增长创出新高为依据,认为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展开;二是认为内需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经济已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政府投资进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平稳增长阶段;三是认为虽然内需回升有力地促进了当前经济增长,但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就业岗位减少、物价持续下跌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经济继续加速增长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上述意见分歧起因于对当前内需增长的认识不同,只有正确把握内需增长趋势,才能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中国进入了改革深化、结构重组和再平衡的新阶段,中国经济也步入温和增长的"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多元创新。经济换挡期要应对如下挑战: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财政金融风险可能增大。其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城镇化、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等都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具体路径。围绕上述路径深化改革,对于换挡期的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必要且迫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在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随着外部环境和内生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换挡期,原有增长动力开始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尚在孕育和形成之中。今后一个时期,通过产业升级和创新重塑增长新动力,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释放增长新动力,通过"走出去"建立全球化生产体系增强增长新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增长新动力,将是培育增长新动力的主要路径。一、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加入世贸组织开放效应和关联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昌文  
近期,东北三省出现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新东北现象"。对此,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果"新东北现象"成立的话,那么,它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正常表现,但同时又不能完全用经济新常态来解释。除全国经济普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外,东北地区的根本问题是:至今没有很好地解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没有很好地解决传统产业的发展困境、老工业基地的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好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增长动力接续转换的土壤和环境问题。所以,东北地区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推动转型。要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今年以来,在三大经济引擎减速的背景下,尽快培育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实施民生工程具有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的双重效应,是我国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可以达到经济和社会效应"双丰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建平  
在新常态背景下,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很小,迫切需要通过改进生产要素质量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虽然我国现阶段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需求能够引导供给,需求的发展和升级也会促进供给要素质量的改善和结构的优化,对于培育经济增长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一、扶持六大内需是培育增长新动力的有效抓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田杰棠  贺俊  李东红  李钢  
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目前新动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经济新动能源自何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是什么?传统产业能否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在新动能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家在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本期笔谈邀请了多位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小年  
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而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需求决定供给。这两种理论的局限性都在于仅关注供给和需求的静态平衡,没有考察经济的动态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时下的热词——"供给侧改革"正是这样一种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思路,即: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三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发挥改革创新牵引作用,培育壮大增长新动能"为主题。与会专家认为,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国企领导要有担当,不要怕被指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不改革,不改革造成的流失会更大。要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金融改革方面,要通过建立多样性的金融机构,鼓励金融竞争。同时,继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三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发挥改革创新牵引作用,培育壮大增长新动能"为主题。与会专家认为,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国企领导要有担当,不要怕被指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不改革,不改革造成的流失会更大。要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金融改革方面,要通过建立多样性的金融机构,鼓励金融竞争。同时,继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包宗顺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营造促进个私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而改善融资环境则是促进个私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常熟市个私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宏观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而良好的融资环境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利平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于树立宪法有效实施理念、完善法治保障、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善治状态。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法有效实施的良性互动不仅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直接方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路径。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法有效实施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深化管理创新认识、升华依宪治国理念,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法有效实施互动的体制机制,突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依靠"群众路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萍  刘泽东  
金融发展通过风险管理、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激励监督和约束、动员储蓄和信用创造、便利交易和推动专业化等五项功能的完善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增加盈利空间、降低交易成本、优化信息传递、改善制度环境等方式推动金融发展,两者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根据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原理和指标体系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运用我国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融深化与技术创新的两项指标、金融效率与专利授权数、金融结构和研发投入之间具有显著良性互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