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4)
2023(7897)
2022(6692)
2021(6091)
2020(5061)
2019(11534)
2018(11384)
2017(21318)
2016(11856)
2015(13366)
2014(13398)
2013(13061)
2012(11979)
2011(10609)
2010(10589)
2009(10045)
2008(9965)
2007(8973)
2006(7958)
2005(7238)
作者
(33387)
(28022)
(27659)
(26556)
(17641)
(13633)
(12778)
(10743)
(10743)
(9980)
(9604)
(9473)
(9073)
(8808)
(8667)
(8480)
(8405)
(8140)
(8039)
(7982)
(6929)
(6773)
(6659)
(6407)
(6300)
(6260)
(6237)
(6157)
(5596)
(5555)
学科
(45394)
经济(45311)
管理(40646)
(34010)
(29955)
企业(29955)
方法(18090)
数学(15378)
(15277)
数学方法(15043)
(14186)
(12423)
业经(11377)
中国(10925)
(9890)
地方(9767)
(9658)
财务(9627)
财务管理(9600)
企业财务(9052)
(9001)
环境(8638)
体制(8239)
农业(8015)
(7925)
(7688)
银行(7679)
理论(7511)
(7353)
(7238)
机构
大学(166115)
学院(165011)
(64034)
管理(63672)
经济(62409)
研究(54626)
理学(54067)
理学院(53448)
管理学(52480)
管理学院(52168)
中国(43418)
(36191)
(34103)
科学(33086)
(26822)
(26371)
中心(26045)
财经(25844)
(25052)
研究所(23919)
业大(23670)
(23140)
北京(22474)
(21820)
师范(21639)
(20636)
(20603)
农业(19402)
经济学(19135)
财经大学(18908)
基金
项目(110825)
科学(87610)
研究(82850)
基金(79767)
(68735)
国家(68140)
科学基金(59132)
社会(52493)
社会科(49654)
社会科学(49639)
(44111)
基金项目(41942)
教育(38103)
自然(37564)
(36876)
自然科(36630)
自然科学(36621)
自然科学基金(35927)
编号(33789)
资助(32255)
成果(28384)
(25606)
重点(25074)
(24481)
课题(24121)
(23326)
(22864)
国家社会(21646)
创新(21520)
教育部(20996)
期刊
(74330)
经济(74330)
研究(50022)
中国(37589)
(29600)
管理(24143)
学报(23722)
(22827)
科学(22709)
教育(18977)
大学(18731)
学学(17424)
技术(15747)
农业(15220)
(15212)
金融(15212)
财经(12789)
业经(11309)
(10906)
经济研究(10513)
问题(9592)
财会(8965)
统计(8517)
(8450)
资源(8273)
会计(8149)
(8124)
技术经济(8104)
(7961)
科技(7729)
共检索到254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先锋  
2008年,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年7月1日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汉文  黄轩昊  
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日益成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广大利益相关者所共同关心的焦点。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作为衡量标准存在固有局限,现有内部控制指数又存在逻辑不一、结果迥异的弊端。为此,论文基于"是什么——如何衡量——衡量得如何"的总体逻辑,构建并验证了一套理念清晰、指标全面、应用广泛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首先,在解析内部控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可供选择的指数构建理念——"过程观"与"目标观",继而论证了以"过程观"为指数构建理念的合理性;然后,详细介绍该指数的指标体系与计算过程,并从现实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验证;最后,对与指数相关的常见疑问进行了回应,并指明了利用该指数未来可开展实证研究的机会与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成恒  黄昌富  
内部控制既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概念。按照控制范围、控制力度、控制形式、控制关系的属性,从逻辑上解析,企业内部控制从下位控制到上位控制依次可分为操作层次的业务岗位控制、部门层次的管理单元控制、财务层次的专业职能控制、治理层次的治理结构控制、伦理层次的企业文化控制五个层次的逻辑结构。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对应着不同的内控境界和效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庆龙  
一、制度、流程与内部控制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大至国家,小至部门、班组,都要建立制度或者说规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过,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与不易腐的长效机制。制度起源于人的群体性交往。有一个关于分粥的故事可以反映这一点。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有七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七个人每天面对一锅粥,如何制定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胡诚  
传统的内部控制是基于权力制衡的原理构筑框架的,通过组织权力的制衡与牵制以规范权力配置及其行使,但对于权力制衡系统背后所蕴涵的信息机理和信息权保障却很少研究,以致现实中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基础和传导机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的深入运用,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因而现代内部控制的治理逻辑必须从基于权力制衡观的视角向基于信息观的视角转变,重视信息作为控制的载体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是超过可容忍的风险暴露,它与内部控制局限性、内部控制例外事项、内部控制偏差这些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是寻找和确认内部控制缺陷,首先是寻找内部控制偏差,然后从偏差中识别出需要进行风险暴露评估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的内部控制目标,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评估内部控制缺陷的风险暴露,将风险暴露评估结果与风险承受度相比较,确认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将确认的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不同的等级,需要将确认的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定性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一类通过定量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柏菊  赵林林  
内部控制既有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又在特定历史时期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研究内部控制概念的维度和演变,对于科学掌握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总结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哲学思想出发,在“物的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和“精神维度”的统一框架内对特定历史阶段的内部控制概念及其演变展开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是超过可容忍的风险暴露,它与内部控制局限性、内部控制例外事项、内部控制偏差这些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是寻找和确认内部控制缺陷,首先是寻找内部控制偏差,然后从偏差中识别出需要进行风险暴露评估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的内部控制目标,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评估内部控制缺陷的风险暴露,将风险暴露评估结果与风险承受度相比较,确认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将确认的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不同的等级,需要将确认的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定性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一类通过定量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熙梅  
本文给出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出适合该模型的模糊控制器,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可取代人工手动控制,实现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模糊控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宜霞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质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如果保证的水平处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区间内,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保证的水平低于合理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无效的。从风险角度来看,就是评价相关目标的风险在经过内部控制之后是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已经降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一般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本身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秋生  杨瑞平  
为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努力节约内部控制评价成本,财务报表审计目的、完善目的、披露目的和内部控制审计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应当进行一定的整合。本文根据不同目的内控评价在具体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内涵与协作需要,分别提出了外部主体内整合和内部主体内整合,这两类整合并称为主体内整合,是第一层次的整合,同时对基础资料与评价方法共享的主体间整合,赋予了第二层次整合的概念,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整合,能更好的服务于多角度的评价标准和实现多维的评价目标,更加有效地推进内控完善和提升内控评价报告的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包国庆  
非逻辑认知是指从想象、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方式获得的认知,是一种试误的认知方式,是对逻辑演绎的否定。本文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尊重、宽容、激励、赞美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会猜想,在“无为”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与强化学生的创造才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佟伟  
产权是理解很多经济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个界定颇为混乱的概念。通过把产权分解为权力和权利,重新审视定义产权的各种思路,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凸现出来,这在有关企业的研究中尤为明显。因此,明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进行企业控制权研究的起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郝雅静  郑燕  
首先对企业物流成本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接着重点探讨了传统物流成本管理的缺陷,研究了物流成本控制逻辑,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EVA管理模型进行物流成本的控制,构建了基于ERP逻辑的物流成本控制模型。将ERP现代管理理念和物流EVA业绩评价模型融入到物流成本核算领域中,利用ERP逻辑思想探讨二者结合的可行性,以此为物流成本的现代化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詹国彬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兴起意味着公共服务权威治理模式日渐式微,合同治理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并得到了普遍的实践。公共服务从权威治理模式到合同治理模式的嬗变固然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但是携带市场基因的合同外包所秉持的效率优先和私利至上的信条与公共服务所追求和倡导的公共伦理价值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冲突,同时也为合同外包的风险埋下了种种诱因。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风险的高低主要受市场竞争的程度与政府监管能力的影响,规避和控制公共服务外包的风险必须在维护和增进市场竞争的同时努力强化政府监管能力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