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3)
2023(8323)
2022(6751)
2021(6271)
2020(5253)
2019(11797)
2018(11994)
2017(21898)
2016(11526)
2015(12545)
2014(12486)
2013(11564)
2012(10618)
2011(9370)
2010(9862)
2009(9460)
2008(8407)
2007(7597)
2006(6989)
2005(6503)
作者
(31520)
(26041)
(25758)
(24795)
(16495)
(12253)
(11829)
(10016)
(9949)
(9362)
(8905)
(8802)
(8406)
(8393)
(8329)
(8198)
(7718)
(7551)
(7418)
(7251)
(6723)
(6458)
(6361)
(5990)
(5893)
(5847)
(5775)
(5694)
(5362)
(5355)
学科
(38057)
经济(37994)
管理(34208)
(34115)
(29849)
企业(29849)
(26691)
金融(26684)
(24543)
银行(24518)
(23868)
中国(20029)
(16999)
(14622)
技术(13242)
(12385)
方法(11914)
业经(11893)
(11370)
中国金融(11126)
数学(10097)
数学方法(9995)
体制(9751)
地方(9707)
(9120)
财务(9081)
财务管理(9056)
理论(8821)
企业财务(8703)
(8017)
机构
学院(146209)
大学(144189)
(59709)
经济(58184)
研究(53509)
管理(51890)
中国(48989)
理学(42618)
理学院(42189)
管理学(41496)
管理学院(41216)
(32635)
(31343)
科学(30646)
(27322)
中心(26956)
(25826)
(24508)
研究所(24432)
财经(23864)
(21692)
业大(20601)
(20284)
北京(20203)
农业(19990)
(19829)
(19645)
银行(19410)
技术(19099)
经济学(18733)
基金
项目(93757)
科学(72586)
研究(72161)
基金(65039)
(57052)
国家(56519)
科学基金(47514)
社会(44341)
社会科(42050)
社会科学(42043)
(38490)
基金项目(33684)
教育(33257)
(31638)
编号(30086)
自然(28595)
自然科(27962)
自然科学(27951)
自然科学基金(27457)
资助(26077)
成果(25411)
课题(22125)
重点(21834)
(21385)
(21080)
(20225)
创新(20095)
(19239)
项目编号(18947)
(18786)
期刊
(69314)
经济(69314)
研究(49587)
中国(40411)
(33406)
金融(33406)
(26976)
(23963)
学报(23356)
教育(22735)
管理(21339)
科学(20349)
大学(18006)
学学(16915)
技术(16189)
农业(15117)
财经(12439)
经济研究(11563)
业经(10856)
(10712)
(7979)
职业(7966)
科技(7894)
理论(7861)
问题(7796)
(7776)
论坛(7776)
技术经济(7707)
实践(7036)
(7036)
共检索到248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生产力决定生产系,生产力发生变化,生产关系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必将带来金融监管理论的重大变革,传统的忽略技术手段的监管理论已经不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重构基于技术驱动的金融监管理论刻不容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松  孙谦  
文章通过界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提出了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金融属性(互联网金融产品所替代的金融功能)和互联网属性(互联网技术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以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一稀  魏博文  
"云端"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运用最为广泛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其模式创新、市场拓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给传统金融监管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本文从"云端"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云端"互联网金融在技术革新、对象虚拟化、金融形态变化等方面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并以构建"云端"监管系统、突破"云端"监管桎梏、重建"云端"监管制度为框架提出构建我国"云端"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开展创新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舒仁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2.0时代下的金融业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催生了新的特点,如形态突变、跨界混业、技术密集等,不仅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以"产品逻辑+机构逻辑+分业监管"为核心的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总体处于"弱监管"状态,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组织体系、自律管理体系、监管协同体系和统计与技术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海员  王盼盼  
本文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及监管现状,并分析了美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研究发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存在着操作平台法律地位模糊、欺诈现象较普遍、立法滞后、监管体系不统一、监管力度难以把握等缺陷。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思路是将其作为新兴金融业态补充到传统监管框架中,着重于监管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并实行分头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在借鉴美国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明确监管主体及监管立场、监管模式和原则、内外部控制与协调、动态监管与风险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设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范逸男  任晓聪  
作为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特征明显,这与我国目前金融业分业监管制度背道而驰。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无法与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监管需求相匹配,制定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政府监管之间的"驱动-反应"协同互动模式,通过明确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演变趋势,以监管资源碎片化及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引出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的组成要素及特征,包括创新监管主体、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科技及可竞争的监管市场;最后通过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体系框架,并着重分析该协同监管体系内的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以协调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为开展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提供现实基础和可靠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伟  邓勇  
在全球金融业的格局发生巨变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更加强调金融机构的自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逐渐向功能监管、统一监管和跨境监管方向迈进。为提高监管效率,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应根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程  
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互联网金融不仅具有传统金融业的风险,同时还具有因使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创新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合规风险等。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互联网金融风险更加复杂和多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实践来看,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金融业风险防范需要,迫切需要重构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按照市场化原则实行功能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切实保护金融投资者合法权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程  
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金融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互联网金融不仅具有传统金融业的风险,同时还具有因使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创新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合规风险等。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互联网金融风险更加复杂和多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实践来看,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金融业风险防范需要,迫切需要重构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按照市场化原则实行功能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切实保护金融投资者合法权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健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也积累大量的风险和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在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从健全相关法律、加强行政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征信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安全水平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饶越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的互相渗透,凭借其成本及信息两大优势,为传统金融业务开辟新的渠道和市场,为开展小微金融提供便利,更以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融资困境这一现实背景为契机,在国内迅猛发展。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的梳理,讨论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重点关注问题。在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外部市场环境,探析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监管技术与时俱进。论文对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并指出监管科技在监管机构提升管理能力、金融机构满足合规要求及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三大驱动力下快速发展。最后,提出了不同参与主体监管科技的创新方向与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