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0)
2023(10579)
2022(8680)
2021(8339)
2020(6855)
2019(15881)
2018(16110)
2017(30451)
2016(16542)
2015(19268)
2014(19467)
2013(18764)
2012(16819)
2011(15212)
2010(15292)
2009(14062)
2008(13988)
2007(12592)
2006(11223)
2005(10294)
作者
(45333)
(37545)
(37310)
(35987)
(23936)
(17919)
(17201)
(14565)
(14518)
(13566)
(12925)
(12733)
(12092)
(12016)
(11619)
(11553)
(11089)
(10885)
(10779)
(10720)
(9495)
(9156)
(9056)
(8701)
(8477)
(8396)
(8345)
(8262)
(7565)
(7467)
学科
(76878)
经济(76703)
管理(44350)
(39502)
方法(33566)
(32196)
企业(32196)
数学(28540)
数学方法(27999)
中国(24061)
(19980)
业经(16728)
(14719)
(14312)
贸易(14300)
(14012)
理论(13629)
(13362)
(12484)
农业(12404)
(11377)
地方(11293)
(10998)
银行(10988)
(10555)
(10151)
(9941)
金融(9939)
(9460)
(9286)
机构
大学(233106)
学院(232827)
(100795)
经济(98908)
管理(87249)
研究(80301)
理学(74389)
理学院(73583)
管理学(71991)
管理学院(71577)
中国(63664)
(50276)
科学(46077)
(46051)
(39756)
财经(36622)
中心(36290)
研究所(35766)
(34477)
(33443)
(32930)
经济学(32657)
北京(32596)
(31105)
师范(30850)
业大(29901)
经济学院(29354)
(28701)
(27398)
财经大学(27214)
基金
项目(149316)
科学(118466)
研究(112265)
基金(109498)
(94637)
国家(93869)
科学基金(80743)
社会(74135)
社会科(69342)
社会科学(69321)
基金项目(56110)
(55812)
教育(53081)
自然(49655)
自然科(48621)
自然科学(48614)
自然科学基金(47763)
(47315)
资助(46509)
编号(45623)
成果(37960)
(34259)
重点(33854)
课题(32152)
(31841)
国家社会(31251)
(30376)
教育部(30003)
中国(29169)
大学(29160)
期刊
(113110)
经济(113110)
研究(73547)
中国(50163)
(35856)
管理(33842)
学报(32435)
科学(32022)
(31408)
教育(30263)
大学(26064)
学学(24046)
技术(22043)
(21905)
金融(21905)
农业(21375)
经济研究(19689)
财经(18692)
业经(17180)
(16276)
问题(14990)
(13379)
统计(13347)
世界(12595)
(12166)
图书(11826)
技术经济(11760)
国际(11706)
(11617)
(10518)
共检索到357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翟思达  
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为社会化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探索可行的养老模式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对我国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和现实风险进行了分析从完善这种新的养老方式的实施环境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兴岩  李芸  于涛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文章在分析我国老龄化危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兴岩  孙洁  于涛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本文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崔兴岩  孙洁  于涛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本文在分析我国老龄化危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鹏   王宝仪   赵翊含   张秋夷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社会养老压力也随之增加,对传统社会养老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养老设施建设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结合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形成的大量闲置商品房,探讨新型的养老模式建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施岚  
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养老的赡养率提高,从而导致养老负担加重,面对这一挑战,有些学者提出了用积累制的社会养老模式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现收现付制。本文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得出如下结论:积累制并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养老负担加重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反,在考虑了转制成本的前提下,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缴费率提高的程度在积累制下将会更显著。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将延长工作时间和控制替代率作为辅助手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多  
以国家定义的贫困线为社会养老金待遇标准,考虑为城乡低收入人群设计一种非缴费型的社会养老金制度,计算我国社会养老金支出规模。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不同年龄人口预期余命,从现收现付角度使用替代福利方案评估当代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设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6.6%为贫困线,考虑到我国正在出台的延迟退休方案,将退休年龄增加到65岁,并假设那些领取正规养老金的人不包括在内,预计在2050年前,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0.7%~1%将用于平衡社会养老金支出。考虑到更慷慨的待遇、更低的退休年龄和低于预期的生育率,养老金支出规模可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4.5%。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兆河  苑艺  
本文因循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主要困境——解决途径的逻辑,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传统居家养老方式、自给自足养老模式、政府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创新途径,对于当下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有一定现实启发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兆河  苑艺  
本文因循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主要困境——解决途径的逻辑,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传统居家养老方式、自给自足养老模式、政府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创新途径,对于当下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有一定现实启发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老龄化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2.09亿,并且预测将会在21世纪中叶增加到4.9亿人左右,老龄化程度达到36.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时,为"老龄化社会",达到14%为"老龄社会",达到20%时为"超老龄社会"。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我国从老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文华  陈建国  
目前各城市中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开始进入老年,低龄老年人口和空巢家庭迅速增加,机构养老将越来越成为养老的重要模式,但机构收费较高、老人支付能力较低仍是制约老人进入社会化养老机构的主要障碍。通过对上海市机构养老发展状况、运营统计分析、盈亏分析等,认为政府实施的床位补贴政策具有局限性,而通过鼓励"以老养老"的方式来增加养老机构的收入来源,不仅可以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社会需要,也能在有限的政府补贴情况下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茜  李超  
本文在全面分析农村传统养老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从养老服务接受者、养老服务提供者以及成本—效益的视角入手,比较分析"互助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以及"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异同。最后着眼于文化和养老产业化的现实进行对策建议,指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必须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菲  陈共  
筹资模式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与关键。本文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的影响,提出中国化解人口结构老龄化时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风险的主要策略取向,在于强化制度激励机制,同时兼顾一定的互济性。之后,从宏观经济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艾伦条件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状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以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转向积累制(包括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最后,在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性质作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个人账户做实的必要性以及"空账"运行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并对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劲松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将加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的我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本文结合对老年人存在的价值与老年人的需求的分析,认为自我养老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促进农村自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磊  
能否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时养老金的支付危机是我国养老金筹资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无论是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积累制,其养老金增长的物质基础完全一致,两种筹资模式都容易受到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因此,要化解老龄化危机,不能仅局限于养老保险体系本身,根本之道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