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9(4)
- 2018(4)
- 2017(3)
- 2016(2)
- 2015(4)
- 2014(4)
- 2013(3)
- 2012(8)
- 2011(4)
- 2010(5)
- 2009(4)
- 2008(3)
- 2006(1)
- 2004(4)
- 2003(2)
- 2002(3)
- 2001(3)
- 2000(1)
- 1998(1)
- 1993(3)
- 学科
- 学校(10)
- 教育(9)
- 管理(9)
- 研究(8)
- 中国(7)
- 生(6)
- 研究生(6)
- 理论(4)
- 学(3)
- 审计(3)
- 工作(3)
- 政治(3)
- 高等(3)
- 国家(2)
- 家(2)
- 情报(2)
- 政治理论(2)
- 概况(2)
- 治理(2)
- 研究工作(2)
- 科学(2)
- 科学研究(2)
- 组织(2)
- 革(2)
- 高等教育(2)
- 专业(1)
- 中国革命(1)
- 体(1)
- 体制(1)
- 划(1)
- 机构
- 大学(44)
- 学院(28)
- 京(16)
- 研究(13)
- 管理(12)
- 师范(11)
- 范(11)
- 北京(10)
- 师范大学(10)
- 教育(9)
- 江(9)
- 政治(8)
- 政治学(8)
- 治学(8)
- 科学(8)
- 中心(6)
- 南京(6)
- 政治学院(6)
- 所(5)
- 政法(5)
- 济(5)
- 理学(5)
- 理学院(5)
- 研究中心(5)
- 院(5)
- 中国(4)
- 主义(4)
- 信息(4)
- 克(4)
- 华中(4)
共检索到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延明
学术界的学风不正问题,日渐严重,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南京大学是一所学风严谨、淳厚的高等学府,近年来相继推出一系列整顿学风的措施。不久前,该校16位博士生导师发出了关于整顿学风问题的倡议书,倡导以德治学,校长蒋树声教授亲自主持召开了由这16位倡议人参加的学风座谈会,诸位博士生导师发言恳切,学术忠诚洋溢于言语间。在此,我们刊登由方延明同志整理的这其中部分博士生导师的发言摘要,供读者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荣辉 周作宇
在中国现代大学治理进程中存在着偏向西方经验,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优秀的德治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识,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中没有很好地呈现,没有真正融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德治既是大学治理的手段,更是大学治理的目的,理应融入作为教育共同体的大学。大学德治应当以大学成员为主体,立足于丰富大学制度的道德内涵,着眼于重建大学的道德秩序。通过实施大学德治能够提升大学的道德品质,呈现大学的人文情怀,促进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大学的良治。
关键词:
大学 教育共同体 德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星文
在当前的会计执法环境、执法水平条件下,要从根本上打击会计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除了必须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外,还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即会计打假要双管齐下,将“依法治假”与“以德治假”结合起来,实现会计工作秩序的根本好转。
关键词:
以德治假 依法治假 会计信息失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教授治学"源自"教授治校",同步发生于大学诞生。我国高校学术管理的"教授治学"包含了对教学、学科、学术活动以及学风的决策与规制。推进"教授治学",需要克服高等教育行政化,健全教授委员会机制。教授自身素质与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是影响"教授治学"实施的重要因素,故应着力于提高学术权力的行使质量,严格教授委员会成员的遴选标准和程序,健全"教授治学"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
高校学术管理 教授治学 教授委员会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明 周作宇 施克灿
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需重视对传统大学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也需要回归传统以寻求智慧,挖掘其当代价值。从历史角度看,以德治礼序为核心的儒家文化长期以来都是古代大学的制度与理念核心;清末至民国期间,随着西方大学办学模式、理念的传入,"中体西用"成为近代大学的主要特征;而建国后的中国大学,从苏联模式到欧美模式,"西方中心主义"长期盛行,西方经验成为主流经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不仅旨在实现世界水平,更要立足中国特色,凸显中国文化,弘扬德治礼序。大学德治要求在加强学生德育、师德建设、道德领导的同时,明确自
关键词:
德治礼序 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利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二者的结合是治校、治教理念的发展。我们要推进“依法治校”,以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以德治校”,以提高学校品位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法治 德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雪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世奎 卢晓斌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明确学术组织的职责范围,扩大教授在学术事务和学校管理上的参与。健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的运行机制。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2013年,根据教育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总体要求,课题组曾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研、文献调研等方式,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宝立
潘懋元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优秀的教育活动家,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风格和治学特色,表现为:持之以恒,勇于创新,敢为天下之先;透视古今,贯通中外,学术底蕴深厚;远见卓识,眼光深邃,体现战略思维;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善于捕捉前沿;深入浅出,由博返约,平实中见深刻;教学相长,教研结合,在互动中精进。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研究 学术风格 治学特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端
研究生治学若干关系的辨析●冯端1毕与始的问题研究生毕业、获得学位是一个阶段(在校学习)的终结和另一个阶段(致力事业)的开始。称之为毕业,也是习惯的说法,也许称之为始业更为恰当———标志新的阶段的开始。在英语中“毕业日”称为commencementd...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唐世纲
教授治学是我国现代大学重要的管理理念,体现了大学的学术本质、教授的办学主体作用和现代学术民主的思想。教授治学的落实既需要有发展比较成熟的大学学科专业、形成以学术为志业的教授群体、树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共享治理精神等内在条件,又离不开宽松的大学文化环境、合理的大学资源配置以及制度化的学术权利保障等外在条件。通过充分认识其对于我国大学的重要意义、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组织体制机制和建立彰显中国特色的教授治学体系等路径,可以实现教授治学,达到促进学术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教授治学 大学管理 现代大学 大学治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古代中国人有极其丰富的治学思想,这一思想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三方面,分别为:学有次序,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规则;涵泳自得,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要领;以学为乐,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乐趣所在。
关键词:
治学智慧 古代 中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蒋永福
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四个方面,分别为:博约相济,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宏观策略;勤奋钻研,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方法;善疑善问,这是古代中国人把治学引向深入的重要门径;尊师重友,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治学智慧 古代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