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2)
2023(3763)
2022(3063)
2021(3242)
2020(2501)
2019(6026)
2018(6183)
2017(9824)
2016(6807)
2015(7901)
2014(7861)
2013(6758)
2012(6243)
2011(5759)
2010(5817)
2009(4642)
2008(4267)
2007(3819)
2006(3374)
2005(3009)
作者
(13983)
(11593)
(11438)
(10948)
(7326)
(5702)
(5494)
(4800)
(4374)
(4281)
(4123)
(3863)
(3656)
(3644)
(3608)
(3545)
(3385)
(3375)
(3365)
(3351)
(3096)
(2892)
(2835)
(2755)
(2678)
(2648)
(2517)
(2514)
(2485)
(2452)
学科
教育(19317)
(12147)
经济(12135)
中国(10716)
管理(9065)
理论(7190)
教学(7139)
(7021)
(5784)
地方(5454)
(5178)
(4436)
企业(4436)
(4103)
农业(3960)
学法(3734)
教学法(3734)
研究(3659)
技术(3651)
发展(3560)
思想(3479)
(3437)
方法(3436)
学校(3427)
政治(3390)
高等(3387)
学理(3337)
学理论(3337)
(3303)
改革(3215)
机构
大学(74372)
学院(71493)
教育(28211)
研究(27388)
(23478)
师范(23425)
师范大学(19477)
管理(19070)
(18574)
科学(16474)
理学(16223)
(15943)
理学院(15823)
职业(15668)
管理学(15313)
管理学院(15132)
经济(15088)
技术(14193)
中国(13612)
(13151)
(12879)
北京(12465)
中心(11925)
研究所(11746)
教育学(10805)
职业技术(10754)
(10333)
(10314)
技术学院(9395)
业大(8735)
基金
项目(45829)
研究(43829)
科学(37366)
教育(29814)
基金(27491)
社会(23029)
编号(22565)
(22297)
国家(21856)
社会科(21288)
社会科学(21284)
(20917)
成果(20610)
(19676)
课题(19373)
科学基金(18200)
(17330)
基金项目(14653)
规划(14147)
项目编号(12566)
(12308)
重点(11762)
(11733)
(11674)
(11601)
研究成果(11473)
年度(10793)
教育部(10693)
(10398)
(10367)
期刊
教育(50006)
研究(31460)
中国(27054)
(19262)
经济(19262)
职业(14154)
技术(12314)
技术教育(9800)
职业技术(9800)
职业技术教育(9800)
学报(7352)
科学(7281)
(7138)
大学(6869)
(6766)
(6469)
论坛(6469)
(6324)
高等(5531)
成人(5374)
成人教育(5374)
图书(5331)
农业(5232)
管理(5177)
职教(4859)
发展(4717)
(4717)
高等教育(4707)
学学(4353)
资源(4032)
共检索到118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在近些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政策文本中,"德技并修"是一个出现频次很高的热词。这是职业教育对智能化时代需求的呼应,精准表征了当今时代理想的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然而,何谓"德技并修"?如何正确理解"德"与"技"的关系?对这些根本问题亟需进行准确定位。德技并修,首先是指"德技融合",即德育与技能教育一体化。当前对德技并修的认识囿于已有的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德技并修既是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的说明,又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途径。在新时代,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从产业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方式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起点;从教育层面来看,人才培养模式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回归,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核心;从社会层面来看,外部环境保障从工匠精神向工匠制度的转移,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前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惠芹  王晓红  
"德技并修",指受教育者在工作和学习中所融入的"意念、德性、技艺"等身心要素的融合状态,与大国工匠"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的内涵一致。育德、修技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双引擎",其强调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为一体。工学结合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其本质是"学习的过程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工作是知识应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董振华  黄辉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导向明确、特征突出、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出四大鲜明特点:一是将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纳入整个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系统筹谋划、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二是将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融入示范选树工作之中;三是切实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贯穿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四是通过系统化思维将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深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李理  
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德育和技能教育相分离的现象,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职业精神培养。构建德技并修长效机制,应培养学生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深化德技并修实践,注重德技并修考核。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靖  
新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核心要素已被上升到"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思考与定位。通过对我国目前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要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变,就必须依靠大批具有"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而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能力;重技能、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就要探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德技并修"的教育理念。同时,要从现行的高考制度上改革考生录取制度及考试方式。构建"三堂融合、双元双导"的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工程,以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凡云  叶美兰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先进的文化是高职院校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职业教育改革正确方向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华优秀文化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价值观一致,提出高职院校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中应合力构建文化资源教育内容、创新文化德育教育新形式、发挥文化育人新功能,并分析文化在高职院校"德技并修"育人机制中具有的时代价值,旨在为高职院校在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供有效的培养路径和办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亚萍  
德与技是新时代职业人成长的一撇与一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重技轻德"的现象。新时代中职生德技并修课堂建设要实现课堂形态的融合、管理机制的融合、各种主体的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李理  
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是新时代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存在德育和技能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应进一步强化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深化德技并修实践,注重德技并修考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成  那文  
章金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主任、教授,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第三层次人才。主持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之市场营销专业建设项目;主持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营销策划技术》与教育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市场营销技术》;主持教育部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师资培训项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邱懿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是2010年由6所优质中专学校整合而成的二产类龙头学校。目前,学校占地近900亩,开设专业35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6个(其中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3个),实训设备总值9 000万元;现有在职教职工1 200人,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2万人,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1.25万人,年均短期培训3.5万人次,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公办中职学校。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中专委员会的常务理事、理事单位;牵头领办4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受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委会主任李晓红同志的委派出席会议。首先,我代表李晓红同志和组委会,向青岛市委、市政府和有关方面在筹办这次座谈会和展示活动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向参加今天会议和活动的各有关部门领导、各地负责同志、各位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表示欢迎!向在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单位和选手表示祝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书娟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荣德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独树一帜。他提倡职业教育与实业发展的相互促进,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举,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练的结合,这些思想和做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鹏  
职业技术教育是由学校办好还是由企业办好?这是我国教育界曾经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鉴于联邦德国和日本都是职业技术教育搞得比较好的国家,本文主要探讨它们各具特色的经验对于我国解决这一问题有何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宝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论述了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时代新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