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0)
- 2023(6376)
- 2022(5229)
- 2021(4971)
- 2020(4012)
- 2019(9112)
- 2018(9301)
- 2017(16546)
- 2016(8536)
- 2015(9092)
- 2014(8692)
- 2013(8099)
- 2012(7383)
- 2011(6678)
- 2010(6995)
- 2009(6706)
- 2008(6794)
- 2007(6113)
- 2006(5563)
- 2005(5045)
- 学科
- 济(32836)
- 经济(32788)
- 管理(29840)
- 业(29506)
- 企(27984)
- 企业(27984)
- 技术(14440)
- 技术管理(11449)
- 中国(10831)
- 方法(10331)
- 制(10329)
- 业经(10071)
- 财(9069)
- 理论(8699)
- 体(7775)
- 农(7711)
- 银(7476)
- 银行(7471)
- 数学(7331)
- 行(7280)
- 数学方法(7230)
- 融(7205)
- 金融(7205)
- 体制(6730)
- 地方(6302)
- 学(6156)
- 教育(6108)
- 策(5777)
- 贸(5398)
- 贸易(5391)
- 机构
- 大学(115579)
- 学院(114160)
- 济(51557)
- 经济(50597)
- 管理(46147)
- 研究(39473)
- 理学(39234)
- 理学院(38843)
- 管理学(38418)
- 管理学院(38158)
- 中国(30195)
- 财(26205)
- 京(24017)
- 科学(20303)
- 财经(19252)
- 江(18434)
- 所(18184)
- 经(17479)
- 中心(17013)
- 经济学(16119)
- 研究所(16078)
- 范(15635)
- 北京(15526)
- 师范(15524)
- 院(14663)
- 州(14365)
- 财经大学(14273)
- 经济学院(14188)
- 商学(13365)
- 商学院(13219)
- 基金
- 项目(71684)
- 科学(58798)
- 研究(58529)
- 基金(51726)
- 家(43847)
- 国家(43429)
- 科学基金(38629)
- 社会(38588)
- 社会科(36587)
- 社会科学(36581)
- 省(28981)
- 教育(27599)
- 基金项目(26797)
- 划(23600)
- 编号(23345)
- 创(22302)
- 自然(22058)
- 自然科(21602)
- 自然科学(21598)
- 自然科学基金(21276)
- 成果(20066)
- 创新(19605)
- 资助(18779)
- 课题(17175)
- 重点(16424)
- 国家社会(16378)
- 制(16130)
- 发(16072)
- 部(16012)
- 项目编号(15018)
共检索到188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志乐
在推进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创新。在推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三中全会决定同样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创新。通过加强国际投资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通过加强国际投资协定及自贸区合作以及扩大内陆沿边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必将登上一个新台阶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外开放的扩大必将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愚昧落后的重要根源,邓小平在总结中国数百年闭关锁国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颇具特色的开放思想体系,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经过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验,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出口、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国内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转换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技术创新 全球创新网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标志,表明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资本逐利为主要动力、以资本的优化配置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的全球化,尽管大大提升了全球生产能力,但是却导致了全球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严重失衡,金融泡沫化严重,全球化继续发展与全球治理结构缺失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需要转型。就中国而言,旧的"两头在外"的开放模式也难以为继。根据这一全球经济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自主创新是我国取得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外开放新战略的核心内容。大国兴衰的历史和中国工业化历程均证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树立全球眼光,始终坚持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勇于和善于利用全球资源推进自主创新。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理顺相关政策,实现"官产学研"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自主创新之实效。这正是本文之观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蕴 连欣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这明确指出了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方向路径,为新征程上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波
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之一。而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金融服务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自然是题中之义。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如何顺利推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这三大金融支柱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防范金融开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有力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探讨。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张雪春 曹媛媛 汤莹玮 万泰雷
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乃至成为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大型市场的关键所在。此外,会计、审计、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于降低国际投资人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几乎完全接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一个稳步开放的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尊重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曹媛媛 汤莹玮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不同,亟需通过进一步开放推动基础性制度的完善,推进金融市场更高层次的开放。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将外资机构引进来或国内机构走出去;二是根据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尊重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最终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融合,这是更高层次的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对外开放促进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服务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和外资进入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外生动力;从分行业视角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对中低技术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促进作用强于中高技术行业,与此不同,外资进入促进了中高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抑制了中低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这说明对外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此外,劳均增加值、人力资本存量、平均企业规模等也是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服务贸易开放 外资进入 市场化改革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徐忠 张雪春 曹媛媛 汤莹玮 万泰雷
遵循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是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乃至成为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大型市场的关键所在。此外,会计、审计、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于降低国际投资人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几乎完全接轨,所处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一个稳步开放的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尊重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安方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阐述“新开放观”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明确“新开放观”研究的理论基点与目标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理论创新的战略主题,提出与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相适应的一些开放政策新理念。
关键词:
新开放观 科学发展观 战略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景宇 何淳耀
已有的研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转型和增长方面创造出"中国奇迹",是由于分权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分权改革自身并不一定产生出"趋好的竞争","中国奇迹"的取得是对外开放与分权改革形成良性互动的结果。但是对外开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分权改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而调整分权改革政策,重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延续"中国奇迹"的必然举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光前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对外开放的思想与国策。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来自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其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