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0)
- 2023(11294)
- 2022(10027)
- 2021(9432)
- 2020(7913)
- 2019(18350)
- 2018(18430)
- 2017(35624)
- 2016(19465)
- 2015(21950)
- 2014(22091)
- 2013(21713)
- 2012(19795)
- 2011(17771)
- 2010(17670)
- 2009(16377)
- 2008(15957)
- 2007(13841)
- 2006(12132)
- 2005(10792)
- 学科
- 济(73740)
- 经济(73622)
- 管理(61263)
- 业(55706)
- 企(47991)
- 企业(47991)
- 方法(34049)
- 数学(29129)
- 数学方法(28804)
- 财(21818)
- 农(19409)
- 中国(18693)
- 制(18057)
- 业经(17493)
- 学(16287)
- 地方(14160)
- 务(13845)
- 财务(13777)
- 财务管理(13748)
- 贸(13256)
- 贸易(13250)
- 企业财务(13046)
- 理论(12937)
- 易(12888)
- 和(12596)
- 环境(12568)
- 农业(12547)
- 体(12495)
- 技术(12287)
- 银(11917)
- 机构
- 大学(276659)
- 学院(273754)
- 管理(111343)
- 济(106498)
- 经济(104047)
- 理学(96753)
- 理学院(95708)
- 管理学(94171)
- 管理学院(93673)
- 研究(89599)
- 中国(65683)
- 京(58863)
- 科学(55447)
- 财(51370)
- 所(44368)
- 农(41780)
- 财经(40797)
- 业大(40780)
- 研究所(40302)
- 中心(40103)
- 江(39379)
- 北京(37177)
- 经(36987)
- 范(35525)
- 师范(35223)
- 院(32744)
- 农业(32612)
- 州(32003)
- 经济学(31350)
- 财经大学(30421)
- 基金
- 项目(189893)
- 科学(149226)
- 研究(140536)
- 基金(137791)
- 家(119225)
- 国家(118250)
- 科学基金(101931)
- 社会(87603)
- 社会科(82937)
- 社会科学(82917)
- 省(73891)
- 基金项目(73865)
- 自然(66438)
- 自然科(64830)
- 自然科学(64817)
- 教育(64106)
- 自然科学基金(63642)
- 划(62075)
- 编号(57755)
- 资助(56311)
- 成果(47393)
- 部(42019)
- 重点(41984)
- 创(39653)
- 发(39444)
- 课题(39427)
- 制(38030)
- 创新(36974)
- 教育部(36245)
- 科研(36129)
- 期刊
- 济(117068)
- 经济(117068)
- 研究(81921)
- 中国(51099)
- 学报(42895)
- 管理(41152)
- 科学(39543)
- 财(39522)
- 农(38226)
- 大学(32759)
- 教育(30948)
- 学学(30734)
- 农业(26518)
- 技术(23154)
- 融(22386)
- 金融(22386)
- 财经(19787)
- 业经(18876)
- 经济研究(17745)
- 经(16679)
- 问题(15113)
- 图书(14598)
- 理论(14538)
- 科技(13843)
- 实践(13448)
- 践(13448)
- 业(13013)
- 技术经济(12673)
- 现代(12623)
- 版(12474)
共检索到39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清 李忠海 张慧 付湘晋 钟海雁 李文清
以左旋芳樟醇、薰衣草精油、依兰依兰油、柏木油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配制出9种复方精油,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分析。选出最佳配方为左旋芳樟醇∶薰衣草精油∶依兰依兰油∶柏木油=5∶3∶1∶1。所得复方精油气味芳香,很好的改善了左旋芳樟醇青涩的木头气息。
关键词:
左旋芳樟醇 精油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应洪 李忠海 付湘晋 张慧 杨海清
探讨左旋芳樟醇及其两种复方精油(1号复方精油配方:左旋芳樟醇∶薰衣草精油∶依兰依兰油∶柏木油=1∶2∶4∶3,2号复方精油配方:左旋芳樟醇∶薰衣草精油∶依兰依兰油∶柏木油=5∶3∶1∶1)对小鼠的催眠镇静作用,研究精油对小鼠自主活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精油对小鼠均有明显的催眠镇静作用,其中以浓度为10-3的2号复方精油的效果最佳;在小鼠自主活动能力测试中,2号复方精油组小鼠的总路程与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休息时间、活动时间、活跃度、中间区域时间和中央区域路程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
关键词:
左旋芳樟醇 复方精油 催眠 镇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颖娟 张磊 解春艳 孙梅芳 顾振新 陈志刚
以米糠液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分别添加糙米浆、麦芽汁或豆芽汁,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分析灵芝菌丝体利用培养基的情况,筛选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米糠液与豆芽汁(可溶性固形物为2°B rix)以4∶1的体积比混合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时,其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1.45 g.L-1和10.20 g.L-1;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上升,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含量均显著增加。
关键词:
米糠 灵芝 深层发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乐 杨弋 倪辉 孙维红 王一帆 邹双全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传统氮磷钾肥料的配施对芳樟油用林的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其对芳樟生物量、得油率、芳樟醇含量、土壤肥力的促进效果。【方法】以2年生芳樟MD1油用林为试验对象,采用L_9(3~4)正交施肥试验,按照实验方法测定9个处理组和1个CK组的各项指标,各组数据进行显著性和极差分析。【结果】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提升最大的是处理8,总生物量达到了2 918.10 g/株,是对照组(1 679.43 g/株)的1.74倍;得油率和芳樟醇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月达到最高值,且叶部得油率极显著大于枝部。各个处理组的枝、叶得油率和芳樟醇含量以及土壤化学性质较CK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生物炭配施量为34 g/株的处理3、处理1的叶、枝得油率最高,分别达3.05%、0.57%;配施136 g/株的处理8、处理7的叶、枝芳樟醇含量最高,分别达90.7%、85.8%;处理8的得油率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地上生物量达11 583.78 kg/hm~2(以样地密度种植),精油和芳樟醇产量也最高,达到了149.59 kg/hm~2和133.75 kg/hm~2,分别是CK组的1.84倍和1.93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8土壤中全钾、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8.21 g/kg、94.30 mg/kg、34.11 mg/kg和10.20 g/kg。【结论】生物炭是各项指标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且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林精油的产量和品质,对土壤的化学性质也有较好的提升,在本试验中处理8是提升各项指标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配施方案。
关键词:
芳樟 生物炭 施肥 精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乐 杨弋 倪辉 孙维红 王一帆 邹双全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传统氮磷钾肥料的配施对芳樟油用林的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其对芳樟生物量、得油率、芳樟醇含量、土壤肥力的促进效果。【方法】以2年生芳樟MD1油用林为试验对象,采用L9(34)正交施肥试验,按照实验方法测定9个处理组和1个CK组的各项指标,各组数据进行显著性和极差分析。【结果】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提升最大的是处理8,总生物量达到了2 918.10 g/株,是对照组(1 679.43 g/株)的1.74倍;得油率和芳樟醇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月达到最高值,且叶部得油率极显著大于枝部。各个处理组的枝、叶得油率和芳樟醇含量以及土壤化学性质较CK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生物炭配施量为34 g/株的处理3、处理1的叶、枝得油率最高,分别达3.05%、0.57%;配施136 g/株的处理8、处理7的叶、枝芳樟醇含量最高,分别达90.7%、85.8%;处理8的得油率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地上生物量达11 583.78 kg/hm~2(以样地密度种植),精油和芳樟醇产量也最高,达到了149.59 kg/hm~2和133.75 kg/hm~2,分别是CK组的1.84倍和1.93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8土壤中全钾、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8.21 g/kg、94.30 mg/kg、34.11 mg/kg和10.20 g/kg。【结论】生物炭是各项指标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且生物炭配施能显著提高芳樟林精油的产量和品质,对土壤的化学性质也有较好的提升,在本试验中处理8是提升各项指标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配施方案。
关键词:
芳樟 生物炭 施肥 精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姣 范慧慧 张杰 肖祖飞 张海燕 肖昌龙 吴春生 金志农
【目的】为了揭示不同坡位对芳樟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和精油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设置了上坡、中坡和下坡三个处理,来研究芳樟矮林的坡位效应。【结果】1)芳樟矮林各项生长指标在不同坡位间总体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不同坡位间的株高差异均显著;下坡和中坡的基径显著大于上坡,下坡和中坡之间基径差异不显著;与上坡相比,中坡和下坡的叶面积分别增加了74.09%和99.87%。2)芳樟矮林生物量在不同坡位总体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其中叶片、侧枝和单株总生物量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下坡显著高于上坡,下坡和中坡及中坡和上坡之间差异不显著;主干生物量在不同坡位间差异不显著。植株生物量的空间分配在不同坡位上均表现为叶片>侧枝>主干,但不同坡位间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芳樟不同器官中精油含量在不同坡位上均表现为叶片>侧枝>主干,其中叶片和主干精油含量均表现为下坡显著大于中坡和上坡,下坡和上坡的侧枝精油含量显著高于中坡。精油产量在不同坡位总体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且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表现为叶片>侧枝>主干,但不同坡位间各器官的分配比例差异不显著。【结论】下坡位有利于芳樟矮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精油产量形成,提高叶片中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是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芳樟 坡位 生物量 精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祖尧 李晓霞 姜漾 万文 陈尚钘 张丽霞
芳樟富含芳樟醇,是重要的精油原料树种。为了探索心土对芳樟大田扦插育苗的影响,通过规模化扦插育苗试验,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心土对芳樟插穗成活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心土类型对芳樟扦插成苗率及幼苗的高、径和侧根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但对侧根数量的影响不明显。8月份适宜芳樟扦插育苗,扦插成苗率可达82%。苗床扦插因为心土层透气和保水性能比较好,加上根系生长空间比较大,有利于芳樟扦插苗的幼苗生长。芳樟扦插当年小苗移栽后,当年不宜再次扦插芳樟。
关键词:
芳樟 扦插育苗 心土 成苗率 幼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丽 唐芳 段经华 刘友全 钟秋平
以金桂的花器官为试材,设计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简并引物,通过逆转录PCR、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和Blastn分析等,获得金桂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fLis(Osmanthus fragransvar.thunbergii linalool synthase,GenBank登录号FJ645727)。OfLis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2003bp,包含1个17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OfLis具有单萜烯类合成酶基因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即DDXXD和(N,D)D(L,I,V)X(S,T)XXXE;具有多数单萜烯类合成酶活性必需的RR(X)8W功能基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姣
【目的】芳樟醇是当今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香料,人工栽培芳樟矮林收获枝叶提取精油是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重要途径。揭示芳樟生长季枝叶精油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关系,对矮林养分管理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3个芳樟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枝叶的精油含量和氮磷钾元素在不同月份的动态变化,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芳樟精油和营养元素的积累规律和动态关系。【结果】1)芳樟生长季叶片精油含量总体呈双峰变化曲线,于5月和8月达到峰值,且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达到45%以上;而枝条精油含量呈“V”形变化,生长旺盛期较低,且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达到35%以上。芳樟叶片精油含量显著大于枝条,叶片/枝条精油比例的波动范围为4.74~15.33。不同无性系叶片和枝条精油含量的变化特征差异显著(P枝条,且枝叶中氮磷钾含量均表现为全氮>全钾>全磷。不同无性系氮磷钾含量在不同月份变化特征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芳樟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在芳樟生长季的不同月份中,枝叶不同器官的氮磷钾含量与精油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关系。芳樟叶片精油含量与叶片氮磷钾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叶片全氮含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枝条精油含量与枝条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芳樟叶片精油含量在生长旺盛期相对较高,而枝条精油含量呈相反趋势。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旺盛期较低,在生长后期较高。要进一步探究精油的形成机制,需考虑品种、生长月份以及营养元素等多因子的综合影响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宽 温世钫 章挺 李江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年生龙脑樟叶、干、根3个部位精油,利用GC-MS检测方法,结合保留指数(RI)分析法,对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龙脑叶精油含固体粗龙脑和液体龙脑油2种物质,粗龙脑共鉴定出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97%,其中含量> 1.00%的化合物共2种;龙脑油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73%,其中含量> 1.00%的化合物共16种。干精油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8.97%,其中含量> 1.00%的化合物共14种。根精油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89%,其中含量> 1.00%的化合物共14种。3个部位精油中所共有的化合物有20种,叶精油、干精油主要成分是龙脑,根精油中主要成分是黄樟油素,但龙脑含量极低。
关键词:
GC-MS 保留指数 龙脑樟 化学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杨海宽 章挺 赵玲华 肖复明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 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 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 6 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 60 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 46,43,44,29,25 和 25 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 90.48%,8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杨海宽
为提高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的利用率,确定最佳采收期,对不同生长月份的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月份间的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差异极显著,变化规律为3—9月逐渐增加,9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最高,9月后至下一个生长期到来之前的1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呈下降的趋势,9月为最佳采收期;叶精油9种主成分中匙叶桉油烯醇和石竹烯氧化物2种主成分相对含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异–橙花叔醇、1,8–桉叶油醇、α–松油醇、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醚、桧稀和三甲基–2–丁烯酸环丁酯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不同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若分别以这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为目标对采收期进行选择,...
关键词:
异樟 叶精油 主成分 采收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杨海宽 章挺 赵玲华 肖复明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46,43,44,29,25和25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90.48%,89.44%,89.7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目的】比较油樟和异樟根(主根和侧根)精油的化学组成成分,为其化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油樟和异樟根(主根和侧根)样品处理后进行水蒸气蒸馏,对精油组分进行GC-MS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油樟主根和侧根精油中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其根中精油总量的95.14%和93.60%;从异樟主根和侧根精油中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相对含量之和分别占其根中精油总量的92.64%和91.86%。油樟根(主根和侧根)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黄樟油素、1,8-桉叶油醇、樟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根强 冯俊涛 陈安良 张兴
简要介绍了植物精油组分松油烯-4-醇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含松油烯-4-醇较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及其在日用化学品、医药、食用等方面的应用,着重阐述了其在杀虫、抑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