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5)
- 2023(7714)
- 2022(6535)
- 2021(5857)
- 2020(4800)
- 2019(10948)
- 2018(10576)
- 2017(20303)
- 2016(10170)
- 2015(11227)
- 2014(11093)
- 2013(11141)
- 2012(10782)
- 2011(9950)
- 2010(10105)
- 2009(9371)
- 2008(9089)
- 2007(8076)
- 2006(7444)
- 2005(6969)
- 学科
- 济(70569)
- 经济(70526)
- 管理(26805)
- 业(22890)
- 方法(22608)
- 贸(21260)
- 贸易(21249)
- 易(20575)
- 数学(19809)
- 数学方法(19679)
- 地方(18769)
- 企(18106)
- 企业(18106)
- 中国(13216)
- 地方经济(12745)
- 学(12051)
- 业经(11713)
- 农(11163)
- 关系(9662)
- 财(9433)
- 制(8555)
- 融(8404)
- 金融(8404)
- 环境(8379)
- 出(7970)
- 经济学(7309)
- 银(7235)
- 体(7231)
- 银行(7228)
- 农业(7226)
- 机构
- 学院(157726)
- 大学(156177)
- 济(83084)
- 经济(81813)
- 研究(60426)
- 管理(54742)
- 理学(46840)
- 理学院(46271)
- 管理学(45596)
- 管理学院(45288)
- 中国(43726)
- 财(33722)
- 科学(33496)
- 京(30974)
- 所(30598)
- 经济学(27997)
- 研究所(27662)
- 财经(27420)
- 中心(25338)
- 经济学院(25009)
- 经(24796)
- 江(23782)
- 农(22962)
- 院(21820)
- 州(21769)
- 财经大学(20213)
- 业大(19989)
- 北京(19500)
- 范(19142)
- 师范(18970)
- 基金
- 项目(100790)
- 科学(79507)
- 基金(74837)
- 研究(72629)
- 家(65339)
- 国家(64889)
- 科学基金(54864)
- 社会(50092)
- 社会科(47775)
- 社会科学(47762)
- 基金项目(38489)
- 省(38268)
- 自然(33400)
- 自然科(32646)
- 自然科学(32636)
- 自然科学基金(32059)
- 教育(31648)
- 划(31514)
- 资助(31297)
- 编号(26502)
- 发(23784)
- 重点(23015)
- 部(22750)
- 国家社会(21936)
- 成果(21138)
- 创(20401)
- 性(20039)
- 发展(19809)
- 教育部(19779)
- 展(19559)
共检索到247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任晓
对异质性历史地理单位经济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区域经济历史演进。本文研究发现,前工业化时期的温州商品经济演进模式区别于同期江南地区的一般模式。温州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因循"以工带商"路线,即乡村商农经济与市镇作坊经济的组织成长因路线依附及内在条件属性收敛于"小本生意"形态,形成囿于半产业化与半商品化的城乡经济格局,新市场开辟与贸易增长未能带来工商业顺利扩张的现象。温州观察的贡献在于,地方异质性系统演进建构的经济"小传统",为前工业化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进程"大历史"提供了局部视野。
关键词:
以工带商 小本生意 自生贸易 商品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浩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发现,二者在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新生态创造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层面形成良性互动。基于测算的贸易开放指标对贸易开放与电商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资本要素的区域性贡献呈东中西递减态势;劳动力对东部的发展贡献有限,中部影响为负,西部检验结果不显著;人力资本表现为自东至西贡献度递减趋势;外资投入对东部和中部的影响为负,西部检验结果不显著;产业升级对东部贡献明显,但中、西部呈负效应;政府干预对三大区域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贸易开放度对东部的贡献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检验不显著;加工贸易开放度贡献对东部为正,中部为负,西部未通过检验;一般贸易开放度对各区域的贡献均为显著正向。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电商经济 区域异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继济
一、温州模式的特点“温州经济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集镇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骨干,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格局。1、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温州市不仅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非农业的商品经济即工业、商业、运输、服务各业也大力开展家庭经营。1984年统计,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3.83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汪琦
如何通过创新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已成为与国际高端竞争相关的关键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主要来自于产业自身的研发(R&D)行为、进口带来的溢出效应和制造业的技术关联等异质性创新活动。日本作为典型发达国家,其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培育却相对滞后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掣肘。运用面板矫正标准误差模型分析异质性创新对日本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促动效应,结果表明:自主技术创新对劳动-资本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产生了正面效应,但对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不明显;制造业创新关联明显促进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提升,对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尤其具有重要作用;进口创新溢出对于劳动-资本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而对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不显著。综合言之,异质性创新的错配、制造业外移带来的创新关联弱化、独特国情形成的进口溢出吸收能力薄弱等因素是造成日本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汪琦
如何通过创新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已成为与国际高端竞争相关的关键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主要来自于产业自身的研发(R&D)行为、进口带来的溢出效应和制造业的技术关联等异质性创新活动。日本作为典型发达国家,其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培育却相对滞后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掣肘。运用面板矫正标准误差模型分析异质性创新对日本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促动效应,结果表明:自主技术创新对劳动-资本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产生了正面效应,但对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不明显;制造业创新关联明显促进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出口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关注渐进式开放战略下,以政策引导为主要推力的产业集聚对出口企业贸易方式的影响。对产业集聚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度量后,以大样本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并未促进企业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分工位置更高的一般贸易转型,产业政策加剧了集聚对贸易方式升级的阻碍作用。由政府制定主导产业目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在开发区内大量集聚的发展方式,虽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却不利于集聚正外部性的发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外资的依赖和产业政策的过度干预,为国内企业创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环境和自发集聚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出口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关注渐进式开放战略下,以政策引导为主要推力的产业集聚对出口企业贸易方式的影响。对产业集聚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度量后,以大样本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并未促进企业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分工位置更高的一般贸易转型,产业政策加剧了集聚对贸易方式升级的阻碍作用。由政府制定主导产业目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在开发区内大量集聚的发展方式,虽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却不利于集聚正外部性的发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芳芳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会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其中,长期情况下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短期和长期城乡就业率差异都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且影响程度远大于前者。据此提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乡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镇劳动力高水平就业来实现国际贸易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昂
数字经济助力国际贸易发展成为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各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方法,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分类,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的短期和长期关系。结果显示:第一,短期关系研究发现,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互为因果关系,东部地区与全国层面结果一致,中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量呈现单一因果关系;第二,长期关系研究发现,在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一般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其中,东部地区正向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正向作用不显著;第三,对贸易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一般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其中,东部地区上升状态明显,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处于平稳状态。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加工贸易具有长期正向作用。全国和东部地区上升状态明显;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下降的状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冬梅 郑尊信 谢帆
本文用HS8位编码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单位价值之比作为商品相对质量的测度依据,基于非对称性视角首次研究了商品质量与汇率传递的关系。以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日商品贸易为例,本文作了初步的实证研究,发现(1)日本出口商利用成本加成的变化吸收日元汇率的部分波动,使得汇率冲击不完全传递到人民币价格上;(2)商品质量相对较高的日本出口商更倾向于维持日元加成的稳定,使得传递率较高,商品质量是汇率传递商品间差异性的一个来源;(3)日元汇率偏离长期均值时产生的估值压力对传递率的不对称影响较为显著,高质量出口商品对日元估值压力也更敏感。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商品质量 商品异质性 中日贸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蒲志仲 刘新卫 毛程丝
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的三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估算了1952~2012年及不同阶段能源等要素的产出弹性,能源等要素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能源产出弹性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资本,远高于劳动力要素;两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中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部分应归功于能源,能源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包含能源要素的经济增长核算,能更好地揭示经济增长的源泉,反映不同阶段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体制变化。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要素贡献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伟文
基于异质性贸易制度安排这一视角并结合1995~2012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文章实证考察了进出口国家(地区)之间不同类型的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能够显著降低双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贸易成本,且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随着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深化而加大,从而也说明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异质性;(2)采用传统的虚拟变量法来刻画国家地区间的经贸关系得到的估计系数的绝对量级大于经济一体化系数,这说明忽视贸易协议的异质性会导致高估贸易成本削减效应的偏误。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应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步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此降低双边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在评估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影响效应时应将贸易制度安排的异质性纳入考量,以避免造成政策评估偏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传雷 谢阳群
Taking the trade dispute about cigarette lighters made in Wenzhou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an Union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松
一、进口替代与工业化进程 50和60年代,大部分展中国家开始努力实现工业化,而不是继续从事初级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他们认为,虽然继续生产初级产品在短期内可能会使国家福利实现最大化,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和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的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模式会使他们处于从属单位,无法获得工业发展的动态利益,从而无法使国家福利和经济增长实现最大化。工业发展的动态利益就是会有更多受过训练的工人、更多的技术革新、更高和更稳定的出口产品价格,以及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义茂
本文首次提出以下论断: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关键性机遇;目前我国国际贸易的活动空间和重心在国内,是造成我国国际贸易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服务经济社会的形成是通过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使一、二、三产业构成的立体化经济结构趋变为平面化经济结构;我国经济发展应形成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支撑、服务业为主导、服务贸易为先导、三个产业、四个方面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关系和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实施大流通带动战略,将带动我国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加快成为经济贸易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贸易制度、FDI与企业异质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数字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不同经济体的异质性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
工业化阶段演进中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非线性效应——基于平滑转移的阈值协整模型检验
异质性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与经济效应——新-新贸易理论的模型扩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的双向贸易成本——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的联立成本测算与贸易效应分解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时空差异及其贸易效应——基于空间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分析——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视角
贸易自由化、工业化与企业区位——新经济地理视角中国FDI流入的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异质性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