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1)
- 2023(8323)
- 2022(6843)
- 2021(6853)
- 2020(5559)
- 2019(13466)
- 2018(14009)
- 2017(24737)
- 2016(14178)
- 2015(16118)
- 2014(16601)
- 2013(15441)
- 2012(13775)
- 2011(12423)
- 2010(13157)
- 2009(11941)
- 2008(11858)
- 2007(10468)
- 2006(9530)
- 2005(8781)
- 学科
- 济(46295)
- 经济(46236)
- 管理(37768)
- 业(31889)
- 企(28066)
- 企业(28066)
- 方法(21238)
- 数学(18199)
- 数学方法(17599)
- 中国(15420)
- 理论(13781)
- 农(13448)
- 制(13147)
- 教学(11869)
- 财(11632)
- 业经(11441)
- 教育(11162)
- 学(10467)
- 体(8991)
- 银(8983)
- 银行(8966)
- 地方(8679)
- 行(8551)
- 农业(8367)
- 技术(7905)
- 融(7841)
- 金融(7840)
- 和(7815)
- 学法(7711)
- 教学法(7711)
- 机构
- 学院(184520)
- 大学(182277)
- 管理(66814)
- 济(62618)
- 研究(60926)
- 经济(60694)
- 理学(55759)
- 理学院(55084)
- 管理学(53416)
- 管理学院(53084)
- 中国(48012)
- 京(40923)
- 科学(38652)
- 财(32821)
- 江(32115)
- 所(31478)
- 农(29352)
- 中心(28718)
- 研究所(28027)
- 范(27847)
- 师范(27529)
- 业大(26912)
- 北京(26689)
- 技术(26607)
- 州(25998)
- 财经(23855)
- 农业(22509)
- 院(22428)
- 职业(21993)
- 省(21916)
- 基金
- 项目(116147)
- 科学(89425)
- 研究(88616)
- 基金(78150)
- 家(68068)
- 国家(67421)
- 科学基金(57391)
- 社会(50084)
- 省(48692)
- 社会科(47093)
- 社会科学(47078)
- 教育(46109)
- 划(40739)
- 基金项目(39845)
- 编号(39568)
- 自然(37647)
- 自然科(36797)
- 自然科学(36792)
- 自然科学基金(36084)
- 资助(33818)
- 成果(33620)
- 课题(29645)
- 重点(27049)
- 年(24865)
- 创(24756)
- 部(24381)
- 发(24217)
- 项目编号(23712)
- 创新(22828)
- 大学(22661)
共检索到303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发治 张新科
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围绕结合"行动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学习领域设置、职场化生产型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化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情况。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化工技能型人才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玉清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模式 改革 具体实践 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桂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有创新,为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理解与处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还有些不足之处。结合高技能人才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深挖不足、探索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桂银 刘解放 刘艳平
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发展对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入手,研究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并提出了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基于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专业课程改革;基于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于职业技能大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于职业技能大赛,促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基于职业技能大赛,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基于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师帆 徐阳 金慧 范松华
基于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发展,上海市医药学校于2010年开始了对高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学校—企业”一体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构了中职生物技术制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师能力和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方法对高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借鉴和帮助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潘溪
培养的应用型法学人才要"上得了法庭,出得了现场"。对于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教学可以多种模式的教育方法,如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兴趣小组模式、物证技术实验室产学研模式以及与实践部门合作培养模式等。通过利用共建单位物证技术资源开展实验教学、教学参观活动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去",以及通过邀请物证专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国际化物证技术前沿交流和讲座"请进来"的教学实践案例,为开展该类实践课程的探索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实践型人才 证据调查 物证技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雪芳 陈礼辉 黄六莲
福建省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博知识、重实践、求创新、强能力"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三模块、三环节、三平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重新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秀花
本文在界定高端技能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政府签署"院地联动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为例,在宁夏教育厅高校研究课题"院地联动,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所做的企业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从体制机制、针对性、和企业对接程度、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分析了院地联动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院地联动 培养 高端技能型人才 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群 阳淑 叶少平 熊丙全
本文阐述了园艺技术专业"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背景、内涵和运行方式,同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外创业小组、科研项目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保证"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方桥
本文阐述学院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团队、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了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1""订单式"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龙伟 刘跃华 游新娥 胡治民 陈育新
本文解构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能素"结构、理论技术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拓展的体系路径与环节过程,分析界定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教性、区域性、技术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并以"应用导向、工学交替、螺旋训练、能力递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实践案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现代制造工程系是学院的二级机构。该系设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有学生1000余人,专兼职教师近60人。近5年来,该系坚持教育为社会服务,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得40余项国家、省级奖项和荣誉,2009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东生
通过几年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我们发现办好高职教育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职业能力考核标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扎实走工学结合办学之路创新办学模式,切实做好工作,才能提高高职办学质量,赢得社会赞许,树立学校良好声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