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0)
- 2023(4233)
- 2022(3447)
- 2021(3634)
- 2020(2812)
- 2019(6843)
- 2018(6965)
- 2017(11117)
- 2016(7553)
- 2015(8818)
- 2014(8822)
- 2013(7727)
- 2012(7238)
- 2011(6587)
- 2010(6753)
- 2009(5488)
- 2008(5100)
- 2007(4536)
- 2006(4054)
- 2005(3742)
- 学科
- 教育(19914)
- 济(13967)
- 经济(13951)
- 管理(12515)
- 中国(11690)
- 业(9101)
- 理论(7750)
- 教学(7483)
- 企(6439)
- 企业(6439)
- 农(6325)
- 地方(5950)
- 学(5804)
- 发(4324)
- 方法(4284)
- 农业(4258)
- 技术(4161)
- 学法(3970)
- 教学法(3970)
- 研究(3965)
- 思想(3776)
- 学校(3738)
- 政治(3732)
- 发展(3708)
- 展(3586)
- 数学(3550)
- 学理(3520)
- 学理论(3520)
- 思想政治(3490)
- 政治教育(3490)
- 机构
- 大学(84241)
- 学院(81160)
- 研究(30338)
- 教育(29003)
- 范(24658)
- 师范(24578)
- 管理(23445)
- 京(21058)
- 师范大学(20382)
- 理学(19954)
- 理学院(19487)
- 管理学(18895)
- 济(18778)
- 管理学院(18702)
- 科学(18536)
- 经济(17813)
- 中国(16944)
- 职业(16697)
- 技术(15651)
- 江(15382)
- 所(14575)
- 北京(14060)
- 中心(13716)
- 研究所(13189)
- 州(12075)
- 职业技术(11506)
- 院(11459)
- 教育学(11063)
- 业大(10287)
- 技术学院(10283)
- 基金
- 项目(52036)
- 研究(47977)
- 科学(42442)
- 基金(32169)
- 教育(31919)
- 家(26557)
- 国家(26078)
- 社会(25482)
- 编号(24155)
- 社会科(23556)
- 社会科学(23552)
- 省(23171)
- 科学基金(22007)
- 成果(21984)
- 划(21624)
- 课题(20539)
- 年(18315)
- 基金项目(17179)
- 规划(15112)
- 项目编号(13597)
- 重点(13096)
- 自然(13038)
- 度(13034)
- 部(12920)
- 发(12712)
- 自然科(12684)
- 自然科学(12683)
- 性(12619)
- 自然科学基金(12438)
- 研究成果(12236)
共检索到139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 建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职业教育模式, 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工作过程 职业科学 行动导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雯 韩锡斌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其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以行动为导向。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混合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已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教学设计模型、混合教学设计模型及其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构建了职业教育课程混合教学设计模型,包括混合课程开发与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两个阶段,并通过具体课程进行了示例,以期为职业院校课程的混合教学提供设计框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依璘
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得益于为德国培养大量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则是我国高职教育需要借鉴的关键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特征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分析,结合营销、连锁等相关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以此借鉴以双元制为基础的德国职业教育,达到提升高职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以及课程开发能力的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晓梅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遵循如下原则:课程目标的教育性原则;课程设计的情境性原则;课程结构、课程要素的协调性原则;课程开发主体的合作性原则;课程开发规模与范围的适宜性原则。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明珍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开发,必须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性原则重新选择课程内容,并将内容重新排序。本文就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对专业"技能包"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讨论和探索。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 技能包 行动导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诗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的内涵,以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项目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智
改革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是核心,课程开发应担此重任。学习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基于工作过程改革专业课教学,以市场需求为起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 课程 开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良玉
本文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汽修专业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制约职业学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是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汽修专业教材建设的特色。指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汽修专业教材应该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包含课件、录像、模型等立体的书,使汽修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关键词:
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 汽修专业 教材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百智 汤棣华
专业课程的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阶段,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有效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应以怎样的"价值取向"来组织专业课程的内容,不同的"取向"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知识类型和呈现方式,进而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组织为研究中心,首先阐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涵义、特点和课程组织的内涵;然后论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如何以工作过程为取向来组织课程内容;最后结合职业教育机电专业,举例说明专业课程内容——"综合型"学习任务的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职业资格研究是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尝试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下,利用工作研究的模型和方法,对我国技术工人的工作内容和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得出技术工人的职业资格要求,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工作研究,课程开发和评估有所启发。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职业资格研究 维修电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东
什么是工作过程;如何基于工作过程知识设计课程,本文以德国"切削机械工"学习领域框架教学为例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辉
借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结合海淀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校企合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构建出全新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用多样;精选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改变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改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教材建设。
关键词: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文毅
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并确立了具有不同职级的职业能力。它是我们进行专业衔接、教学内容衔接、选择和划分学习范围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进一步形成了不同学习情境。课程衔接是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不同职业教育阶段进行界定或划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新建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俊琪 闫智勇 吴全全 姜艳
当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学术共识,导致推广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核心内涵、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理念澄明,并从社会、教育和主体三个维度探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即根据学习者工作水平进行学情分析、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依托工作互动进行教学实施、借助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参照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资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属春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是近年来从德国引进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提出的课程观,现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中德两国国情不同、我国目前实施的支撑条件不够以及该课程观自身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之加以消化、吸收和改造,而不能全盘照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