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4)
- 2023(7717)
- 2022(6388)
- 2021(6240)
- 2020(5285)
- 2019(12396)
- 2018(12802)
- 2017(23464)
- 2016(13071)
- 2015(15231)
- 2014(15351)
- 2013(14403)
- 2012(13142)
- 2011(11828)
- 2010(12188)
- 2009(10727)
- 2008(10350)
- 2007(9232)
- 2006(8041)
- 2005(7114)
- 学科
- 济(45618)
- 经济(45563)
- 管理(33850)
- 业(27887)
- 企(22460)
- 企业(22460)
- 方法(20988)
- 数学(18730)
- 数学方法(18178)
- 农(14027)
- 中国(13553)
- 理论(11981)
- 地方(10946)
- 学(10551)
- 制(10144)
- 业经(9638)
- 财(9489)
- 教学(9381)
- 教育(9302)
- 农业(8861)
- 体(7922)
- 银(7329)
- 银行(7309)
- 和(7082)
- 行(7025)
- 技术(6957)
- 融(6847)
- 金融(6839)
- 贸(6714)
- 贸易(6702)
- 机构
- 学院(171860)
- 大学(169766)
- 管理(63360)
- 济(58216)
- 经济(56453)
- 研究(56336)
- 理学(53920)
- 理学院(53216)
- 管理学(51671)
- 管理学院(51361)
- 中国(43079)
- 京(37955)
- 科学(37027)
- 农(30269)
- 江(28691)
- 所(28452)
- 财(27825)
- 业大(27202)
- 中心(26968)
- 研究所(25912)
- 范(25676)
- 师范(25371)
- 技术(24019)
- 北京(23754)
- 农业(23681)
- 州(22851)
- 院(21289)
- 财经(21072)
- 师范大学(19844)
- 省(19458)
- 基金
- 项目(116290)
- 科学(89679)
- 研究(86681)
- 基金(79359)
- 家(69361)
- 国家(68751)
- 科学基金(58511)
- 社会(50129)
- 省(48842)
- 社会科(47159)
- 社会科学(47146)
- 教育(43028)
- 基金项目(41821)
- 划(40753)
- 自然(38814)
- 编号(38011)
- 自然科(37912)
- 自然科学(37902)
- 自然科学基金(37159)
- 资助(33483)
- 成果(31142)
- 课题(27972)
- 重点(26383)
- 发(24671)
- 创(24288)
- 部(24206)
- 年(23186)
- 创新(22580)
- 项目编号(22540)
- 大学(21940)
共检索到26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波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脱节的现象,就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功能与作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改革、社会环境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专业 工作室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爱军
"双师"工作室是在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合作组建的新型教师工作室。与传统的校内教师工作室相比,"双师"工作室具有与企业更接近、项目来源更充足、校企合作更深入、人才培养更高效等特点。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IT专业为例,探讨了"双师"工作室作为教学平台、科研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技能竞赛培育平台的具体实践。最后从历史沿革、实施保障和应用成效方面,总结了从教师工作室到"双师"工作室的建设启示。
关键词:
教师工作室 IT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幸花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样,区域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高职教育的人才支撑。高职教育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结合高职教育和企业咨询经验,以"云浮移动2008年专题调研项目"为例,探讨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欣
"项目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作案例和公司的工作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在和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环境氛围里,与老师、同学以及实践的交互作用中,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男
本文阐明了实施和推广"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途径及保障机制,初步建构了"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室建设开发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运作和工作室管理模式。
关键词:
工作室制 内涵 运作模式 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霞 付宁
数字媒体专业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产生的综合学科。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从其内涵、建立、管理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工作室 数字媒体专业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林富 游俊
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于准确定位,找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其现实意义;因投资主体多元化、母体桎梏、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以下几个关节点,即创新思维、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创新、培养规格的创新、培养内容的创新、培养过程的创新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淑华 孟全
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对于推进大众化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定位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愈来愈凸现,独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丽娜
德国包豪斯倡导的现代设计理念以及以"工作坊"、"工厂学徒制"为代表的培养模式,成为世界设计人才教育发展的成功范式。工作本位学习是工作室制的主要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反思。文章从分析当下动漫人才培养的困境入手,揭示了现有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并以工作本位学习为切入点,阐释了工作室制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及必要性。结合动漫设计岗位的职业特性,就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环节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健锐 杨新 龚婷婷 李婷 杨凌霞 张维 徐磊 廖维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职业教育的热门话题,而现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而信息技术类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使得这些问题更显突出。本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将工作室引入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中,提出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多年的实践,证实该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了三个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璇 唐林伟
"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以项目任务为活动主线,在导师或者技术专家的带领下,一线技术工人通过观察、讨论、参与项目、反思等方式,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后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探究者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情境学习、默会知识及人才学相关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斌技师学院的实践探索为该模式提供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
工作室制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檀祝平
文章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微观入手,以科学人才观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在培养的环节上思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突破点。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以及成功运行展开研究,开辟高职学生与课内学习并轨同行的另一个渠道"自主学习中心",并以此为载体探寻一种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动性,促进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步提高。
关键词:
自主学习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荻
现行高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源自20世纪初的德国,在我国多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多年探索尝试。这一模式关注实践教学、倡导产学结合,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然而100年来时代变化翻天覆地,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育理念也有巨大发展,因此在模仿借鉴时必须进行改造,而不能僵化地照搬。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汲取了现有模式的优点,运用了学习研究领域新的成果,顺应了新的时代要求,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洪波 刘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艺术院校招生规模以及招生比例都在不断扩大,艺术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已经被庞大的数量所挤压,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愈发注重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同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育,而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