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1)
- 2023(8971)
- 2022(7560)
- 2021(6665)
- 2020(5338)
- 2019(12072)
- 2018(11891)
- 2017(22568)
- 2016(11960)
- 2015(13475)
- 2014(13638)
- 2013(13664)
- 2012(13350)
- 2011(12563)
- 2010(12965)
- 2009(11934)
- 2008(11524)
- 2007(10492)
- 2006(9904)
- 2005(9393)
- 学科
- 济(77040)
- 经济(76984)
- 管理(28317)
- 业(26962)
- 地方(26447)
- 中国(21968)
- 方法(19043)
- 农(18656)
- 企(17869)
- 企业(17869)
- 数学(16418)
- 数学方法(16282)
- 地方经济(16009)
- 业经(15849)
- 学(13768)
- 农业(13242)
- 发(12059)
- 融(11502)
- 金融(11500)
- 环境(11230)
- 制(11002)
- 银(10583)
- 银行(10573)
- 行(10440)
- 贸(10283)
- 贸易(10269)
- 易(9734)
- 财(9313)
- 发展(8846)
- 展(8817)
- 机构
- 学院(180070)
- 大学(178094)
- 济(87249)
- 经济(85546)
- 研究(75046)
- 管理(62035)
- 中国(56907)
- 理学(50949)
- 理学院(50243)
- 管理学(49468)
- 管理学院(49114)
- 科学(43309)
- 京(39718)
- 所(38923)
- 财(36676)
- 研究所(34817)
- 中心(32786)
- 农(31527)
- 江(29922)
- 经济学(27705)
- 财经(27665)
- 院(26853)
- 范(26471)
- 北京(26274)
- 师范(26265)
- 经(24810)
- 经济学院(24489)
- 业大(24413)
- 省(24024)
- 州(23972)
- 基金
- 项目(110752)
- 科学(86842)
- 研究(83734)
- 基金(77967)
- 家(67868)
- 国家(67236)
- 科学基金(56105)
- 社会(54917)
- 社会科(52019)
- 社会科学(52010)
- 省(44219)
- 基金项目(40305)
- 划(36836)
- 教育(36786)
- 编号(33326)
- 自然(32647)
- 发(32095)
- 资助(31862)
- 自然科(31748)
- 自然科学(31739)
- 自然科学基金(31113)
- 成果(27903)
- 发展(26471)
- 展(26051)
- 重点(25861)
- 课题(25128)
- 部(24053)
- 国家社会(23085)
- 创(22420)
- 创新(21126)
共检索到308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岩 赵经华 郝晓雅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两高一资"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一直是困扰河北省委、省政府的一大难题,也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河北省正在大力推进的工业聚集区建设便是一种把发展与转变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本文对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聚集区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从工业聚集区形成的推动力量、工业聚集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以工业聚集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与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进田
长期以来,聚集经济一直被认为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城市和城市经济。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聚集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在具体分析聚集经济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说明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聚集 分散聚集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兵 李嫄 许刚
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开发区作为所在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对其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的研究亟待开展。本文针对开发区所特有的区域经济与人才聚集优势,对二者的协同关系加以验证;纵览开发区的成长历程,分析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构建协同度评价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揭示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演进的一般规律,进而给出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旨在为我国各开发区人才聚集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雪琴 李亚男 牛冲槐
在分析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理论的基础上,从规模、结构、水平、效应四个方面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的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模和效应上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在结构和水平上的适配性很差,并且上升趋势不显著。从整体上看,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主要因为科技人才聚集结构和水平制约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光明 孙明霞
本文通过测算产业聚集综合评价指数、物流业综合评价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三者的协整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市1995-2012年产业聚集、物流业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对产业聚集的正向影响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发展对物流业和产业聚集的正向拉动效果明显,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但总体上三者之间的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庆泉
本文通过构建2013-2021年我国商贸流通业聚集和城市经济发展韧性的指标体系,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城市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基准回归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城市经济发展韧性呈正向影响;不同城市规模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城市经济发展韧性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其影响程度受城市规模大小呈逐步减弱趋势;商贸流通业聚集与城市经济发展韧性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本地区城市经济发展韧性带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邻接城市经济发展韧性也带来显著的提升作用。最后,文章提出全面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增强商贸流通业服务产品技术创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城市经济发展韧性战略,加大商贸流通业人才引进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秉峰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区域经济的发与高科技人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长乐新区初建,恰逢战略机遇期,经济势必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如何在长乐新区成立初期吸引并留住高科技人才是促进长乐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旨在通过对长乐新区高科技人才聚集与长乐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新区发展初期人才聚集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区域经济 长乐新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勤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其忠 卞艺杰
从单个企业到企业集群、再到网络组织,企业网络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这是企业不断分形的结果。加之地理位置、文化底蕴的不同,企业分形过程又具有区域差异性,属多重分形。文章通过选取东、中、西部地区以及浙江、安徽、甘肃等省,根据它们的企业相对生长几率的不同,计算企业的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得出不同地区的企业演进轨迹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的原因,进一步揭示了企业聚集效应在创建和谐经济中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鸿昌
在肯定了河南6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中央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定位,提出了加快并优化投资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投资领域 投资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新要求,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的根本举措。未来十几年,能不能把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保持下去,取决于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能否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佩钢
黑龙江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在其发展的征程上虽然取得过辉煌成绩,但近些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不断后移。要加速经济发展,再靠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方式已无法支撑,只有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对黑龙江而言,目前实现加速经济发展和加快方式转变的统一,找准两者最佳结合点的路径就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从财政讲,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过程中,至少应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光彬
本文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报、全国R&D资源清查公报和国民经济统计公报,首先对工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体制机制是中介原因,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工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放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政策下来解释,要看到我国工业化也遵循从量变到结构变化再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量变和结构变化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状态,进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至少要遵循四个原则,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解决扭曲的产业激励政策,消化和规制过剩产能,完善金融体制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玲玲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聚集经济效应的交互作用,由于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化过程。其次,对城市化运行的根本动力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产业推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进行详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就业问题、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资源环境问题五个方面,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结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城市发展 经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