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4)
2023(13605)
2022(11930)
2021(11180)
2020(9344)
2019(21517)
2018(21612)
2017(41160)
2016(22394)
2015(25258)
2014(25407)
2013(25005)
2012(22919)
2011(20416)
2010(20268)
2009(18713)
2008(18146)
2007(15926)
2006(14040)
2005(12511)
作者
(64102)
(53252)
(53013)
(50322)
(34029)
(25622)
(24005)
(20798)
(20222)
(19128)
(18344)
(17879)
(16994)
(16694)
(16258)
(16174)
(15897)
(15802)
(15256)
(15176)
(13187)
(13130)
(12746)
(12112)
(11882)
(11878)
(11870)
(11716)
(10672)
(10421)
学科
(86837)
经济(86714)
管理(71077)
(66743)
(56240)
企业(56240)
方法(38501)
数学(33020)
数学方法(32649)
(24300)
(23917)
中国(22935)
业经(20659)
技术(20226)
(19688)
地方(18592)
(18316)
农业(16342)
(15040)
理论(14984)
财务(14964)
财务管理(14936)
环境(14684)
(14577)
贸易(14570)
(14355)
(14116)
企业财务(14108)
(13727)
(13503)
机构
大学(317718)
学院(315052)
管理(127312)
(123316)
经济(120416)
理学(110226)
理学院(108999)
管理学(107280)
管理学院(106686)
研究(104247)
中国(77006)
(68299)
科学(64657)
(57714)
(51468)
(48373)
中心(47529)
业大(47060)
研究所(46628)
(46368)
财经(45786)
北京(43139)
(41982)
师范(41631)
(41490)
(38345)
农业(37631)
(37483)
经济学(36182)
技术(34037)
基金
项目(217797)
科学(171442)
研究(162211)
基金(157100)
(135721)
国家(134602)
科学基金(116223)
社会(101072)
社会科(95691)
社会科学(95666)
(85319)
基金项目(84436)
自然(75099)
教育(73847)
自然科(73288)
自然科学(73275)
自然科学基金(71951)
(71444)
编号(66807)
资助(63482)
成果(54303)
重点(48147)
(47965)
(46383)
(46090)
课题(45695)
创新(43301)
(42954)
项目编号(41259)
教育部(41256)
期刊
(137258)
经济(137258)
研究(94116)
中国(64060)
学报(47838)
管理(47626)
科学(45457)
(44722)
(43878)
教育(37426)
大学(36606)
学学(34120)
农业(30596)
技术(30368)
(25182)
金融(25182)
业经(22208)
财经(22020)
经济研究(20368)
(18705)
科技(18435)
问题(17837)
图书(17753)
技术经济(16560)
理论(15991)
(15575)
现代(14764)
实践(14726)
(14726)
(14372)
共检索到46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牛振喜  安会刚  郭鹏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了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理论可行性及其优越性之后,提出了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构思了工研院的实现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铭  于忠  田荣斌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引入和发展探索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新路。本文以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例介绍了工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建设思路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理及其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地位,并就工业技术研究院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金希  李宪振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进行组织创新而获得长效发展,都对推进技术产业化和提升产业技术能力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点在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不断沿着创新链条进行角色转换,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则始终具有清晰的功能定位,同时具有灵活的体制、机制。二者的演变对创新中国内地新型产业技术研发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毅  
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协同"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我国而言,是弥补创新链薄弱环节的重要体制和机制。以深蓉两个典型城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三个方面,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了水平测度和比较分析,并从国家、地区和城市三个层面,比较借鉴德国、中国台湾和深圳等三地的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营绩效及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建立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需要着眼于三大战略意图和构建四大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莎薇  黄科星  陈之瑶  吴幸雷  
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探寻科技成果转化道路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因此以其为典型案例,从学术文献、机构官网、实地调研谈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资料,梳理其中的关系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化创新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科研管理模式、孵化育成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为治理结构,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地方自主创新环境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红喜  姜春  袁瑜  王帅斌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意义深远。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对巴斯德象限进行再发展,构建符合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征的新巴斯德象限。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从"使命-结构-行动"3个维度展开剖析并凝练其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注重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布局、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孵化、注重财政专项支持与民间资本并举、发挥考核评价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引导作用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世昌  范德清  
一、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要着重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问题。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在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书文  
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科技成果转化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也是科技成果经济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也是科技成果满足市场需求的中坚力量。文章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目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内部优、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多维度分析,并以A研究院为例,提出该院在当前形势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鹏  李建强  
研究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定位、管理结构和运作机制,提出对大陆正在建设的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启示:(1)非营利性应用技术研发发挥了杠杆作用;(2)研发始终以"未来"为导向;(3)研发紧密结合内外环境和产业需求的变化;(4)开放性的运作系统;(5)与著名大学在空间上的集中配置;(6)政府在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凡丰  董金华  李成明  
论文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等理论,把政产学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所需要的网络交流机制(或称政产学合作的动机)分成三种机制(或层次):物质交换、信息沟通、知识交流,并对应三种创新类型:消化吸收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人才开发和利用应是政产学合作的核心任务,三种机制的有效运行需依靠人才,也是为了促进人才能力的释放和提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多所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地调研,论文阐述三种交流机制的概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呼吁政产学合作的重心应从物质交换层次转向知识交流层次、人才培育和开发上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良均  
市场农业下农民组织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农民组织发展壮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农民组织为纽带,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破解我国小农户分散经营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玮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柱性产业,必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整体转化能力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与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应增强法律制度保障、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扶持中介服务类机构发展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投资风险系统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华  许耀东  
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行为。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价值的综合性、管理复杂性等特征。金融通过资本形成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信息揭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四种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效率与规模。本文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一是吸引风险投资,二是债权融资比重上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实行以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多途径、多部门和多项科技成果配套的多元化的转化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运行机制产生的背景及特征,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脱节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