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7)
2023(13139)
2022(11540)
2021(11110)
2020(9283)
2019(22035)
2018(22230)
2017(42256)
2016(23578)
2015(26901)
2014(27448)
2013(26641)
2012(24075)
2011(21473)
2010(21733)
2009(19362)
2008(18785)
2007(16461)
2006(14146)
2005(12300)
作者
(66390)
(54682)
(54449)
(51948)
(34951)
(26542)
(24932)
(21650)
(20932)
(19761)
(18994)
(18309)
(17536)
(17246)
(16816)
(16765)
(16487)
(16206)
(15686)
(15634)
(13662)
(13528)
(13204)
(12559)
(12461)
(12211)
(12210)
(12084)
(11117)
(10924)
学科
(86678)
经济(86582)
管理(64742)
(60714)
(51392)
企业(51392)
方法(42667)
数学(36875)
数学方法(36139)
(24086)
中国(22471)
(20754)
业经(19762)
(19516)
理论(18909)
地方(18608)
(16028)
农业(15934)
(14915)
教育(14674)
(14552)
贸易(14542)
(14062)
技术(14021)
(13625)
财务(13544)
财务管理(13508)
环境(13170)
企业财务(12641)
教学(12624)
机构
学院(321739)
大学(320283)
管理(126946)
(115181)
经济(112045)
理学(110038)
理学院(108768)
管理学(106393)
管理学院(105825)
研究(100693)
中国(74356)
(69275)
科学(65725)
(52787)
(50629)
(50053)
业大(48978)
(48377)
中心(46783)
研究所(46085)
(45404)
师范(45007)
北京(43864)
财经(42432)
(40076)
农业(38956)
(38350)
技术(38248)
(37065)
师范大学(35878)
基金
项目(220281)
科学(171028)
研究(163493)
基金(154870)
(133862)
国家(132671)
科学基金(114018)
社会(97420)
社会科(91935)
社会科学(91906)
(89023)
基金项目(82676)
教育(78000)
自然(75674)
(74192)
自然科(73871)
自然科学(73855)
自然科学基金(72460)
编号(70361)
资助(65172)
成果(57220)
重点(49117)
课题(49095)
(47211)
(46096)
(45613)
项目编号(42860)
创新(42296)
科研(41935)
大学(41761)
期刊
(128516)
经济(128516)
研究(91424)
中国(65881)
学报(50300)
教育(48505)
科学(45838)
管理(45727)
(45095)
(40527)
大学(38112)
学学(35200)
技术(32087)
农业(31625)
(23401)
金融(23401)
业经(22425)
图书(20677)
经济研究(19074)
财经(19025)
(16419)
问题(16193)
(16108)
科技(15739)
理论(15532)
(15297)
技术经济(15261)
实践(14584)
(14584)
资源(14551)
共检索到465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永林  王维平  朱一凡  李群  
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微观层面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模式。结合系统工程专业的实际,提出了以小导师为核心的契约式制度化培养模式,讨论了该模式的课题组架构和学术科研会议制度内涵,对于影响该模式至为关键的会议内容、会议过程以及制度的可持续性三大方面问题进行了设计,同时以该模式的实践结果说明了其有效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欢进  轩宗新  仇静莉  王春和  刘华光  
河北经贸大学进行了10余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加强在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以及社会导师队伍建设。针对部分社会导师队伍的建设中指导时间不能保证、社会导师与校内老师沟通不够等问题,提出社会导师对研究生的全程教育是创新和重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文  陈勇  
研究生导师组是由多位导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团队。本文将A大学经济学院实施导师组培养模式和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分成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参数检验中的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施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更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依据对A大学的案例研究,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有以鼓励和自愿组合为原则的政策平台,需要有导师组内部交流机制和团队文化的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新忠  董泽芳  
总结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存在着注重因素列举、忽视立论依据,注重因素分析、忽视逻辑关系,注重共性因素、忽视个性特色,注重显性因素、忽视完整统一等问题。根据培养过程及其结构,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制度、导师队伍、平台建设、方案实施、培养评价等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建军  
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高校多样性和层次性、研究生个体差异性等决定了研究生培养主体要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主体可以构建跨学科培养模式、导师组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等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缪园  刘栩凝  杨颖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涵义进行了探析,勾勒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体系的构建,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的关系,并由此总结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初步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可敬  白滨  程华  
重点探讨技工院校学制技师如何培养,通过对全国重点技工院校和企业调研,分析技工院校培养技师效果不佳与企业对技工院校培养技师认可度偏低的主要原因。进而引出"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以北京市某技师学院为个案,探究"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内涵、培养路径、管理过程以及实施效果。"双导师"培养模式是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在未来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与企业共同成长,实施校企协同发展战略,共谱高技能人才培养新篇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祎鸿  
认为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导师应该是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者、创造性的知识传递者、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者、市场化引路者以及研究生做人的楷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翠玉  
介绍了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的措施,即积极推进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构筑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靖  束金龙  赵坚  
介绍了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上海市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素养提升为重点,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衔接为突破口,探索开展以"六化"为核心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志海  刘涵彬  
基于研究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划分研究生的培养类别,对每个类别采取不同方式的培养方法。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能够针对个体的需求和学习能力的高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研究生的个人发展以及高等院校物流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斯辉  王传毅  
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梳理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为什么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以说明,同时综述了五个方面的观点,对如何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加以阐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国芳  吴松  彭术连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