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9)
2023(5754)
2022(4661)
2021(4402)
2020(3444)
2019(8113)
2018(7888)
2017(15052)
2016(8147)
2015(8916)
2014(8998)
2013(8733)
2012(8278)
2011(6971)
2010(7347)
2009(6870)
2008(6477)
2007(5600)
2006(4798)
2005(4428)
作者
(21611)
(17914)
(17588)
(16868)
(11518)
(8615)
(8148)
(6802)
(6742)
(6319)
(6174)
(5957)
(5550)
(5518)
(5376)
(5310)
(5256)
(5177)
(5065)
(5020)
(4576)
(4304)
(4218)
(4161)
(3980)
(3920)
(3898)
(3713)
(3515)
(3504)
学科
(32941)
经济(32911)
管理(20111)
(18581)
(17121)
企业(17121)
方法(13907)
审计(12096)
中国(9698)
数学(9587)
数学方法(9459)
地方(8950)
(8948)
业经(8910)
(8893)
理论(8282)
(8029)
产业(6929)
(6840)
(6019)
农业(5971)
各类(5867)
(5506)
财务(5499)
财务管理(5430)
(5341)
结构(5310)
企业财务(5176)
教育(5082)
(4610)
机构
大学(111687)
学院(111198)
(42127)
经济(41060)
管理(40726)
理学(35396)
研究(34944)
理学院(34915)
管理学(34349)
管理学院(34122)
中国(27330)
(25074)
(22090)
科学(20996)
财经(17622)
(17427)
(17175)
师范(17042)
(16651)
中心(16357)
(15910)
北京(14916)
研究所(14631)
(14160)
(14036)
业大(13920)
师范大学(13893)
经济学(13239)
(13142)
财经大学(13108)
基金
项目(73318)
科学(58133)
研究(56974)
基金(52456)
(44700)
国家(44236)
科学基金(38449)
社会(36427)
社会科(34392)
社会科学(34384)
(29169)
基金项目(28055)
教育(26440)
编号(24145)
(24006)
自然(23516)
自然科(22842)
自然科学(22838)
自然科学基金(22451)
成果(20613)
资助(20324)
课题(16909)
重点(16803)
(16173)
(16018)
(15145)
项目编号(14846)
(14765)
国家社会(14721)
教育部(14249)
期刊
(49248)
经济(49248)
研究(36094)
中国(25847)
(19665)
学报(15213)
教育(15110)
科学(14768)
管理(14027)
(12452)
大学(12167)
学学(11183)
审计(9303)
财经(8905)
技术(8690)
农业(8317)
经济研究(8072)
(7787)
业经(7633)
(7563)
金融(7563)
问题(6952)
财会(6700)
图书(6380)
会计(6211)
(5884)
(5846)
资源(5472)
现代(5201)
书馆(4677)
共检索到168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  
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和导向。本文从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满足的条件入手,确定审计文化目标为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审计文化理论结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以及审计理论的发展现状。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内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宋英慧  
会计理论结构本身是个逻辑系统 ,构建会计理论结构首先要涉及到逻辑起点的选择问题。目前会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主要观点有四种 ,但从逻辑学会计学角度看会计目标应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祖建新  石道金  
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的恰当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的正确选择。迄今为止,人们对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本文认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的特征,对于这些特征人们应有统一的认识。以审计动力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亚梅  靳月  
学术界对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争论由来已久。追根溯源,审计的产生、发展是由信息认证的需求引致的,而信息认证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产权利益。因此,将维护产权这一动因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将更为严谨。无论从纵向的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角度,还是从横向的维护产权与不同审计类型的关系角度,都充分论证了产权动因论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安亚人  宋英慧  
从哲学的角度讲 ,建立一门学科的理论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一门学科理论框架的逻辑基础 ,即逻辑起点。论文提出了信息认证是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新观点。首先 ,从哲学角度介绍了一般意义上“逻辑起点”的概念和其基本特征 ;然后 ,结合哲学意义上逻辑起点的特征 ,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 ,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全面论证了信息认证作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原因。我们希望这篇论文对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毅  
通过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对审计关系层面和审计理论体系要素进行剖析,指出产权动因贯穿于审计理论体系各要素中。因此,应以产权动因论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新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兵  
一、问题的提出审计理论是指人们基于对审计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运动而形成的理性认识。恰当的审计理论,不仅能够正确地解释现实,而且还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长期以来,人们在审计理论的研究上主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而运用这两种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从何处着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即如何确定研究的逻辑起点向题。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有总起点和分支起点之分,即从总体上看,审计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静  李保刚  
建立我国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有何现实价值?现有审计理论研究成果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究竟是什么?审计理论体系如何构建?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戚振东  孙晓华  段兴民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及其管理的内涵,指出知识能力形成与运用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管理审计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对以知识能力形成与运用为逻辑起点的人力资本管理审计目标和评价原理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旦  
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是加快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利载体,为更有效促进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文章结合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内涵,提出组织文化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的逻辑路向,根据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现状和原因,提出组织文化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首先要明确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维度分别是理念维度和行动维度,前者指价值层面的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后者指行为层面的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其次要明确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文化创建途径,包括明确教学团队目标和任务,加强教学团队制度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对话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学团队评价机制,建设民主平等的教学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秀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月梅  
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杨月梅回顾本世纪各国会计研究史不难发现,人们关于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讨论大致可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期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这一时期会计研究的主题是公认会计原则,以归纳法为基本研究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欠缺知识建构的批判力;欠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欠缺专业领域的聚合力。比较教育学科要获得新的突破,有必要从深层次上把握这个学科的本源,将"异文化情境中的教育问题"确立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证据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充满文化精神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思佳  王凤姣  
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下,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观测维度。从逻辑起点来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旨在关怀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和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强国发展格局。从形成机理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多级需求与多元供给是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的形成基础,历经“知情—利用—参与—比较”的建构过程。基于此,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的价值追求可分解为:以“以文化人”思想为价值引领,以切实保障公众文化权益为价值尺度,以树立公众文化自信为价值取向,以共营公众美好文化生活为价值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