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6)
2023(8615)
2022(6466)
2021(5914)
2020(4600)
2019(10477)
2018(10691)
2017(19413)
2016(11023)
2015(12782)
2014(13367)
2013(12724)
2012(11473)
2011(10342)
2010(10637)
2009(9623)
2008(9902)
2007(9293)
2006(8602)
2005(7565)
作者
(32495)
(26801)
(26595)
(25734)
(17152)
(12862)
(12346)
(10466)
(10337)
(9933)
(9242)
(9234)
(8938)
(8457)
(8386)
(8342)
(7989)
(7931)
(7732)
(7646)
(6753)
(6582)
(6494)
(6286)
(6219)
(6031)
(5998)
(5997)
(5515)
(5319)
学科
(48764)
经济(48717)
管理(32072)
(22672)
中国(18013)
(16813)
企业(16813)
地方(15273)
(14427)
业经(11516)
方法(11039)
城市(10362)
农业(9921)
(9294)
(9204)
数学(8554)
理论(8551)
(8480)
(8447)
数学方法(8427)
城市经济(8354)
环境(8292)
(7776)
资源(7606)
教育(6688)
(6425)
银行(6415)
发展(6271)
(6258)
地方经济(6124)
机构
学院(154342)
大学(151476)
(55242)
研究(54968)
经济(53469)
管理(53460)
理学(43293)
理学院(42677)
中国(42316)
管理学(41724)
管理学院(41426)
科学(35200)
(34923)
(27811)
(27114)
(27011)
中心(25872)
(25056)
研究所(24798)
(24177)
师范(23977)
北京(22256)
(22131)
业大(21537)
(20689)
财经(20435)
(19225)
农业(19046)
师范大学(19007)
技术(18759)
基金
项目(97959)
科学(75527)
研究(74714)
基金(66516)
(58100)
国家(57590)
科学基金(48717)
社会(45393)
社会科(42719)
社会科学(42708)
(39569)
基金项目(35458)
教育(34013)
(32879)
编号(32845)
自然(30168)
自然科(29219)
自然科学(29210)
自然科学基金(28625)
成果(27161)
资助(25691)
课题(23811)
(22759)
重点(22544)
(19881)
(19567)
(19060)
国家社会(18496)
项目编号(18429)
(18270)
期刊
(73615)
经济(73615)
研究(48093)
中国(40215)
教育(24770)
(23817)
学报(23248)
科学(21583)
(21215)
管理(19754)
大学(17001)
农业(15776)
学学(15056)
技术(14696)
(14330)
金融(14330)
图书(13533)
业经(12888)
问题(11329)
资源(10862)
书馆(10345)
图书馆(10345)
经济研究(9975)
(9799)
财经(9408)
城市(8803)
(8547)
现代(8490)
(8324)
职业(8290)
共检索到252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已纳入到国家发展规划中,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即将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继深圳、浦东之后的第三个增长极。天津市东丽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市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处于天津滨海开发带、海河重化工带、京津塘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娟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是两件大事,其一是美国高科技的发展,另一件就是中国的城市化。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结合我国郊区城市化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郊区城市化的模式及其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栋  
文章通过由人口、经济、社会和居住环境因素因子所构成综合指数,科学合理地对上海市郊区城市化整体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深入、准确地揭示了目前上海郊区城市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促进城市化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洪银  
宅基地换房实现了人口集中和土地集约利用,在城市近郊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宅基地换房侵害了农民土地权益,这种政府推动的小城镇化模式在偏远地区难以推行,可复制和可推广性受到质疑。"十三五"时期,应以产业植入激发小城镇建设内生动力,实行宅基地变性后农民自建住房的远郊城镇化模式,加强小城镇自然和人文景观营造,协同推进农民市民化和职业农民培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渠  
实现大城市与郊区协调发展的探索李俊渠中国作为一个资源秉赋既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今后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之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其中大城市及其郊区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市促进城市与郊区协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并从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栋  
文章首先研究上海市郊区现阶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的途径,即“三个集中”。“三个集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内涵,文章认为现阶段上海“三个集中”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人口集居、产业集聚、土地集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探讨了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功能定位、“三集中”策略的实施效果、城乡结合型社区转 型、都市里的村庄等系列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国强  
论述了美国郊区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和表现 ,剖析了美国郊区城市化所衍生的区域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雪心   周婕   盛富斌   牛强  
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等多源时序大数据,识别近郊区主要就业中心及其主导产业,并提出从就业人口流动的数量、强度和方向3个方面构建就业人口流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净活跃度与总活跃度测度就业人口流动的数量,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Getis-ord Gi*指数识别就业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然后采用就业人口流动强度识别不同产业类型对就业人口流动强度影响的差异,最后通过标准差椭圆识别不同产业类型对就业人口流动方向及范围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武汉市近郊区整体呈现就业人口向近郊区各就业中心流动的趋势,但各就业中心间就业人口活跃度差异较为显著。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及信息技术产业是武汉市近郊区就业人口流动强度最大的产业,吸引范围主要涵盖高等院校密集的地区;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就业人口流动强度较大,但其吸引范围相对较小;航运物流与航空物流产业发展迅捷,其就业人口流动强度正逐步增强,受地理区位制约,其就业吸引范围最广;建筑业、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就业人口流动强度则呈现逐年减弱的趋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人口净流出的现象,其就业吸引范围也较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李增福   何鸿武  
随着改革、一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城市郊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北京市海淀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以下的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林靖  周立群  
本研究以宅基地换房政策为线索,着重探讨快速城市化政策下新市民的就业转型和意愿情况,并通过实地调研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就业转型的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农民理想的工作是到企业打工,总体的自主创业愿望不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天来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市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有集聚扩散性、不平衡性和与工业化的互动性等基本规律,城市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海郊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以城乡一体化为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修峰  周丁扬  
[目的]城市近郊区土地不仅关系到城市建设,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土地利用目前的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最终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资源环境协调性3个方面构建济南城郊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并利用障碍因素分析法对2009—2017年该地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状态和主要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济南市城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分呈上升趋势,分值由2009年的0. 199提高到2017年的0. 827,可持续性程度明显提高,由不可持续过渡到了可持续程度很高,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社会接受性与经济可行性和资源环境协调性并不平衡。(2)对济南城郊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确定出主要障碍因子依次为人均耕地面积、地均固定资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结论]济南城郊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提升空间还很大,针对限制土地资源利用的障碍因素,今后应从增加资本和科技投入,提高垃圾的处理率和切实保护耕地入手,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