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8)
- 2023(2892)
- 2022(2477)
- 2021(2501)
- 2020(2031)
- 2019(4949)
- 2018(4792)
- 2017(8333)
- 2016(5241)
- 2015(6054)
- 2014(5829)
- 2013(5461)
- 2012(5228)
- 2011(4723)
- 2010(4617)
- 2009(3657)
- 2008(3318)
- 2007(2748)
- 2006(2343)
- 2005(2040)
- 学科
- 济(11915)
- 经济(11903)
- 管理(8515)
- 中国(7440)
- 教育(7397)
- 业(6955)
- 农(5535)
- 地方(5321)
- 研究(5270)
- 企(4628)
- 企业(4628)
- 生(4390)
- 理论(4173)
- 研究生(3797)
- 农业(3730)
- 教学(3582)
- 制(3581)
- 方法(3506)
- 数学(2983)
- 学(2969)
- 数学方法(2940)
- 业经(2911)
- 技术(2862)
- 度(2702)
- 制度(2700)
- 服务(2453)
- 学法(2404)
- 教学法(2404)
- 和(2293)
- 学理(2266)
- 机构
- 学院(57832)
- 大学(57818)
- 研究(22310)
- 管理(18282)
- 济(15783)
- 理学(15486)
- 理学院(15168)
- 经济(14886)
- 管理学(14792)
- 管理学院(14659)
- 京(13785)
- 科学(13317)
- 中国(13012)
- 教育(12912)
- 范(12909)
- 师范(12850)
- 职业(12034)
- 技术(11234)
- 江(10701)
- 所(10489)
- 师范大学(10337)
- 中心(9926)
- 研究所(9512)
- 农(9166)
- 院(8894)
- 业大(8746)
- 北京(8680)
- 职业技术(8240)
- 州(8103)
- 财(7112)
- 基金
- 项目(39771)
- 研究(34617)
- 科学(31449)
- 基金(25318)
- 家(21216)
- 国家(20903)
- 教育(20038)
- 社会(18389)
- 省(17862)
- 科学基金(17633)
- 编号(17399)
- 社会科(17120)
- 社会科学(17117)
- 划(15669)
- 基金项目(14110)
- 课题(13728)
- 成果(13594)
- 年(11917)
- 自然(10954)
- 自然科(10623)
- 自然科学(10619)
- 自然科学基金(10406)
- 规划(10012)
- 发(9698)
- 重点(9495)
- 资助(9279)
- 项目编号(9207)
- 部(9066)
- 度(8443)
- 性(8294)
共检索到92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韦岚 全守杰
博士生教育的学术性特征初显于考生报考与录取阶段,综合体现于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并延伸至以大学等学术职业集中的领域为职业取向。博士生的学术职业认同体现了博士生将学术性内含的规范与准则内化在学术活动中,以此确认自身价值,并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因此,整体建构博士生学术职业认同可相应从惯习纠正、科研训练和职前辅导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博士生由学业向学术职业的稳定转换。这不仅利于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将有助于达到提升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向教育强国目标迈进的目的。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学术职业 认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艳丽 王强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立足理想、知识、方法和能力四个层面,探讨如何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素养,提高其学术职业能力。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学术素养 教学科研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英丽
指出博士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人才:对我国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以及其学术职业准备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培养学术职业后备人才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处。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职业 准备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蒋承
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的博士生,职业期望受到教育条件、学术环境和经济基础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的学术职业选择是经过长期准备而做出的还是更多受到短期因素的制约?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学术职业、职业选择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北京地区研究生发展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对当前我国博士生的职业期望、特别是学术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博士就读动机是我国博士研究生选择学术职业的主要驱动力,这可以理解为,博士研究生已经为其学术职业生涯进行了长期的心理准备;而就读于985或211等质量较高的学校、导师是教授等因素也对选择学术职业有正向的影响,同时存在非常显著的学科差异。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学术职业期望 影响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科学研究与教学和学习的结合是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结合使博士生教育与科学研究建立起了历史的、必然的关联,并成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的重要选择。但随着职业的分化以及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博士学位作为大学教师"资格证"的传统正面临挑战,从而引发了关于博士生教育是继续保持以"学术为业"的传统,还是要与学生的短期职业目标以及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建立联系的本质之争。
关键词:
美国教育 博士生教育 教育本质 学术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鲍威 杜嫱 麻嘉玲
利用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从个体特质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两个视角,阐释博士生学术从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⑴博士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近三分之一学术型博士向非学术部门溢出;⑵女性博士更偏好稳定的学术职业,农村、低收入博士群体更倾向选择学术部门就业,成为学术精英,实现向上社会流动;⑶拥有学界专业认同的博士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但相当一部分素质优异的博士人才外流非学术部门;⑷学术志趣和热情对立志学术为业具有重要影响;⑸学术机构的从业环境恶化和职业吸引力减弱对博士的学术就业取向形成冷却效应。
关键词:
博士生 就业意向 学术职业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尔东 罗英姿
在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张且毕业博士向非学术领域快速溢出的背景下,博士生教育面临学术培养范式与职业路径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强化相关的职业发展支持,以促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发挥知识领导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以促进生物医学博士职业发展多元化为主旨的博士生教育实践——科研训练经历拓展计划,其特点在于将博士培养与职业支持手段相融合。本文通过分析该案例的实施路径与特征,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教研相贯通的博士培养方式、博士生培养实验等方面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乐
帮助博士生为学术生涯做好准备是培养单位的应尽之责,但尚不清楚现实中培养单位是否为博士生从事学术职业提供了足够支持,以及这种支持是否真的会作用于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6 812名博士生调查数据,使用Logit回归和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第一,中国博士培养单位提供的学术职业支持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二,组织高度学术职业支持能够显著提升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概率,这一结论在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后仍保持稳健;第三,对持学术动机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而言,组织高度学术职业支持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显著大于持非学术动机的博士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树锋
1978年,我国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我考入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学专业,师从著名地质学家郭令智院士;1982年初,我在郭老师指导下继续博士研究生学业,1984年底,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我有幸成为我国实施学位制度以来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在学期间,我还担任了研究生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1985年我留南京大学任教后即开始招收硕士生,并协助指导博士生,担任地质学系副主任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系分委员会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承 刘霄
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意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社会问题。基于精英阶层再生产理论和代际传递理论,本文利用北京26所高校2629份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再生产”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再生产现象及其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比较了不同博士生再生产路径。主要的研究发现有:首先,父辈为非精英的博士比父辈为精英的博士更愿意从事学术职业;第二,位于社会阶层两极的非精英群体中的下层阶层和精英群体中的政治精英,进入学术领域的意愿较强;第三,所有阶层进入学术职业的意愿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下层阶层、政治精英、技术领域非精英、工人阶层、政治领域非精英、商业领域非精英、学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第四,政治精英与下层阶层学术职业再生产的实现路径不同——政治精英子女通过将政治资本转化为学术资本的“代际资本转化”方式,而下层阶层子女则多通过“自我生产”,实现学术资本的初始积累。
关键词:
博士生 再生产 学术职业 精英阶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艺林 何仁龙 马桂敏 张元兴
调查显示,导师和博士生对优化学术环境持有强烈的愿望,这是改善博士生学术环境的前提。在博士生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导师是“主导因素”,导师应当发挥优化学术环境的主导作用。即导师应该发挥好优化博士生教育学术环境的内在因素的作用,提高指导频率以增强学术环境的活力,激励合作以减小学术行为的“熵”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顾平
作者分别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成果效应等四个方面对美术学博士生学术格局建立的方式、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获得广泛的认同,从而带来美术学博士生培养体系的根本变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沈文钦 张帅
阐述了博士生发表论文的意义,利用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从博士生在学期间人均发表论文情况和博士生学术发表在整个知识创新体系中的贡献两个视角对博士生的学术发表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分析表明,博士生在整个论文发表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博士生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生产力 论文发表 国际比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璐璐 史静寰
学术志趣是一个融合了个人兴趣与社会理想的综合概念。博士生学术志趣指的是博士生对学术研究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百折不挠的韧性,内化于心的认同,坚定不移的承诺,不计功利的投入,以及恒久不变的志向。博士生学术志趣蕴含学术热情的形成、学术韧性的锤炼、学术认同的建构、专业承诺的恪守以及学术志向的追求多重意涵。在吸收并借鉴了研究生社会化理论与学术整合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对于博士生学术志趣内涵及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初步构建了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形成框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雨 程莹
近年来,学科排名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学排名发展的主流。在排名方法上,现存有代表性的学科排名主要使用声誉调查指标和科研产出指标,而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评价则比较薄弱。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以反映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就职情况为标准,引入PageRank算法为排名方法,选取美国大学数学学科为例,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就职学生数量及就职质量(就职单位水平)的学科排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