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7)
2023(18445)
2022(15489)
2021(14513)
2020(12255)
2019(28008)
2018(27610)
2017(52253)
2016(28823)
2015(32249)
2014(32169)
2013(31464)
2012(28655)
2011(25672)
2010(25849)
2009(23545)
2008(23481)
2007(21057)
2006(18304)
2005(16574)
作者
(81486)
(68052)
(67766)
(64593)
(43424)
(32736)
(30904)
(26371)
(26009)
(24651)
(23280)
(23258)
(21895)
(21615)
(21137)
(20577)
(20556)
(20174)
(19638)
(19533)
(16989)
(16714)
(16520)
(15751)
(15250)
(15215)
(15066)
(15018)
(13775)
(13654)
学科
(111678)
经济(111509)
(100884)
管理(94135)
(88856)
企业(88856)
方法(50239)
数学(40650)
数学方法(40053)
(37000)
(36259)
业经(33191)
中国(28568)
(27589)
(25860)
财务(25804)
财务管理(25752)
农业(25071)
企业财务(24445)
理论(23161)
技术(21792)
(21500)
地方(20124)
(19575)
(19304)
(19001)
贸易(18991)
(18564)
(18347)
(17694)
机构
学院(404957)
大学(402961)
(159360)
经济(155789)
管理(155401)
理学(133427)
理学院(131924)
研究(130881)
管理学(129530)
管理学院(128749)
中国(99301)
(84722)
科学(79929)
(78396)
(70753)
(65399)
(64049)
财经(61707)
业大(60793)
中心(60793)
研究所(58860)
(56041)
农业(55427)
(53379)
师范(52809)
北京(52261)
(50209)
经济学(48438)
(47516)
财经大学(45705)
基金
项目(268790)
科学(212494)
研究(198449)
基金(194680)
(169216)
国家(167671)
科学基金(144988)
社会(125028)
社会科(118286)
社会科学(118257)
(107151)
基金项目(103165)
自然(94272)
教育(94044)
自然科(92127)
自然科学(92098)
自然科学基金(90511)
(89181)
编号(80832)
资助(78844)
成果(65929)
重点(60688)
(59834)
(58282)
(56820)
课题(56633)
创新(53919)
(52314)
教育部(51644)
科研(51612)
期刊
(181296)
经济(181296)
研究(119261)
中国(85074)
(65962)
(65440)
学报(63202)
管理(60871)
科学(58241)
教育(52510)
大学(49208)
学学(46009)
农业(44689)
技术(38356)
(35940)
金融(35940)
财经(31022)
业经(30880)
(26751)
经济研究(26719)
(25801)
问题(23638)
(20824)
技术经济(20135)
财会(19722)
现代(18688)
图书(18298)
科技(18169)
(17744)
理论(17382)
共检索到608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双淼  顾超  许心  
学术市场的激烈竞争、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博士生自身学术发展的诉求都需要对博士生核心技能与素养的深入探索与重新建构。基于来自中国和英国的22位青年学者的半结构性访谈与比较分析,对以学术为志业的博士生的核心技能与素养展开反思性建构。提炼出以“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知识性与工具性能力、规划与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展示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教学能力为基础的六大核心技能与素养,据此构建以学术为志业的博士生核心素养图谱,并基于活动理论从主客体、中介工具和制度环境等方面深入探讨其培养机制,以期为博士生培养提供有益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艳丽  王强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立足理想、知识、方法和能力四个层面,探讨如何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素养,提高其学术职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蕾  
培育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是高技能人才成长、高职教育质量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高职专业教育还存在着对工匠精神培育的诸多欠缺。加强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要从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创设情境式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渗透式校园文化体系、完善外化式制度体系等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职业素养培育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梦  陆启韶  
从理论上论述了现代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从现代数学素养的概念出发,分析归纳了现代数学素养定义的五个方面,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论述了培养应用科学博士生数学素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包水梅   蒋悦   张国旭  
以英国ESRC大联盟DTP中的博士生培养为例,分析英国基于项目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具体实践,发现其基本模式是多机构联合组成博士生培养共同体,以能解决复杂综合性问题的学术或行业精英为培养目标,招生录取基于公开竞争、同步申请与定向资助,培养过程依托前沿性科研项目并彰显学生发展需求。该模式具有典型的综合性问题导向、跨学科性、协同性、实践性、强激励性特征,但也面临培养规模有限、机构间竞争加剧、项目运行管理僵化等局限。我国可借鉴英国经验,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置博士教育专项。其中,打破学科和组织壁垒实施协同式培养、推动博士生创新能力评价范式由同行转向跨界,是落实博士生项目制培养模式的关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鲍建生  
本文首先提出了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概念,并建立了综合难度的一个多因素模型,进而用这个模型对中英两国的初中数学期望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对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初步结论。本文所建立的综合难度模型可以作为国际比较研究的一个平台,也有助于我国数学课程改革较好地实现探究、应用能力与双基之间的平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万兴  
该文比较了中国和英国数字电视转换政策。中英两国在数字电视转换的启动协调、平台选择以及产业融合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政策特点与政策实施特征。中国数字电视转换表现为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有线运营商主导的整体转换。英国数字电视转换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免费与运营商主导的市场化付费电视并行下的多平台数字化。基于政策比较,该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天助  
博士职业选择趋向多元化,使博士生教育面临一些挑战。聚焦"学生成功"是应对挑战的新转向。界定"学生成功"不再是传统习惯上以获得学位证书为依据,而是综合考量学生的教育结果与教育经验获取。因此,"学生成功"的要素、衡量标准、促进举措将是多元化、系统性的。麦吉尔大学认识到博士生教育存在的弊端,丰富"学生成功"内涵,聚焦学生可转移技能与健康,继而制定了"学生成功综合模式"。该模式内含学术、福利与学生生活、职业与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并凸显一些实施成效。"学生成功"是博士生教育的新旨趣所在,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有重要启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德旺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也正逐步推进。作为"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母语学科课程,中职语文课程理应主动直面教育发展趋向,积极研究与探索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在梳理"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师教学观的更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安排设计、课堂教学行为的趋向等方面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思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包水梅  
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型博士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基于历史溯源和现实考证可见:学术创新人才是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这类人才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以学术创新为目的,具有"学者"的基本素质: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广博宽厚的跨学科知识;卓越的学术能力,包括独立的探究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批判能力;以学术为志业的品质,包括独立人格、对学术的热情、忠诚于学术及坚强的意志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子妍  牛昱  吴云飞  张海丰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也在变革。人们不断地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而在诸多教学方式中,课堂提问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生的主体性也备受关注。对此,在教学中贯穿提问策略,不但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探究学习,真正实现学生从教学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过渡。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物理能力、物理素养的培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提问策略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性、互动性的重要措施,还是活跃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  陈洪捷  沈文钦  
以贯通式培养模式为关键切入点来构建博士生教育的分流与淘汰机制,既有助于克服现有机制的"重口号、难落实"问题,而且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落到实处,对推动由"入口戴帽"向"出口戴帽"转变的学术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机制的总体思路是贯通培养,过程分流;弹性设计,双向选择;节点把控,重在落实。大口径和灵活多样的招生录取办法,博士生与导师(组)之间的动态过程选择,高效、灵活且多样的经费资助模式,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动态管理和就业派遣顺畅化是改革的关键举措。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太东  
2013年,英国对外援助预算超过101亿英镑(近173亿美元),在七国集团内首个实现了对外援助预算占国民总收入比例0.7%的目标,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捐助国。英国的对外援助从其对殖民地国家的援助算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与美国的对外援助着重强调"价值观、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相比,英国的对外援助更务实、中性,具有"慈善和人道主义"性质,并成为英国增进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的有效工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谦  
介绍了南京大学在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中构建弹性分流淘汰机制的做法,选择博士资格考核环节作为突破口,在实施过程中既充分给予博士生机会又严格执行制度,形成正向激励。弹性分流淘汰机制实现了通过压力传导激励博士生充分发挥潜能,促进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目的,稳妥实现了主动、被动两种分流淘汰方式,增进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效果。在对前期探索实践的思考中获得全面建设分流淘汰机制的经验,促进了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伟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并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文章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如今高职学生职业培养存在的问题,引入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构建了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XQHZ平台,并提出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