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9)
2023(3832)
2022(3389)
2021(3299)
2020(2683)
2019(6202)
2018(6350)
2017(11670)
2016(6293)
2015(6957)
2014(6724)
2013(6399)
2012(5828)
2011(5292)
2010(5102)
2009(4567)
2008(4223)
2007(3610)
2006(3253)
2005(2722)
作者
(15658)
(13081)
(12959)
(12333)
(8304)
(6453)
(5954)
(5009)
(4987)
(4588)
(4536)
(4284)
(4074)
(3992)
(3926)
(3909)
(3809)
(3790)
(3711)
(3704)
(3135)
(3116)
(3056)
(2959)
(2883)
(2881)
(2847)
(2785)
(2711)
(2575)
学科
(21046)
经济(21021)
管理(19356)
(14846)
(12929)
企业(12929)
环境(9438)
方法(7774)
地方(7290)
(6230)
数学(6221)
数学方法(6097)
(6043)
(5236)
(5088)
中国(5076)
业经(4990)
理论(4842)
(4746)
教学(4445)
规划(4310)
农业(4161)
环境规划(4153)
资源(3701)
教育(3695)
(3663)
财务(3659)
财务管理(3653)
(3451)
贸易(3449)
机构
大学(80710)
学院(80100)
管理(30626)
(28062)
经济(27277)
理学(26761)
理学院(26375)
管理学(25924)
管理学院(25780)
研究(24680)
中国(18434)
(17522)
科学(15724)
(14329)
师范(14258)
(12776)
中心(12509)
(12144)
师范大学(11851)
(11246)
北京(10832)
业大(10411)
财经(10302)
研究所(10253)
(10001)
(9989)
(9324)
(9233)
教育(8324)
技术(8263)
基金
项目(56229)
科学(44823)
研究(43447)
基金(40096)
(33977)
国家(33629)
科学基金(29646)
社会(27332)
社会科(25552)
社会科学(25542)
(22499)
基金项目(22299)
教育(20630)
自然(19258)
(18975)
自然科(18734)
自然科学(18731)
编号(18580)
自然科学基金(18364)
资助(15200)
成果(14919)
课题(12884)
重点(12284)
(12200)
(12128)
(11565)
大学(11081)
项目编号(11038)
规划(10999)
(10844)
期刊
(33429)
经济(33429)
研究(22837)
中国(18166)
教育(14105)
(10894)
管理(10629)
科学(10448)
学报(10077)
(8556)
大学(7947)
学学(7094)
技术(6736)
资源(6070)
农业(5960)
业经(5733)
图书(5439)
(5016)
金融(5016)
财经(4808)
(4796)
经济研究(4679)
问题(4283)
(4183)
书馆(3841)
图书馆(3841)
现代(3794)
(3787)
财会(3721)
(3647)
共检索到117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友群  
学习隐喻的变迁体现了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特别是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以建构主义理念为基础的学习环境 ,必然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学生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学习者 ,一切将围绕学习行为而展开。本文回顾了学习隐喻的变迁 ,分析了人类的知识建构活动和环境的关系 ,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进行理论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是由结构决定的自组织的循环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错误和失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个体或群体为了保持有机体的适应与生存,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茂玲  
文章从建构主义核心假设的剖析出发,阐述了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观点。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突出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在教学实践上,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教学的起点,通过情境实施教学,凸显教学的整体性,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琳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指导学生协作、交互学习,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索问题的情境,并在问题情境的不同细节中设计建议和暗示,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长青  杜凤秋  
传统教学理论的学习观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而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我们认识学习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本文拟通过对传统学习观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比较,揭示学习的本质,阐释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雅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是西方教育心理学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本文在阐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提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知识的推进者、知识意义构建的帮助者和互动学习平台的搭建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处理好角色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的构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梅  
目前我国在广泛开展提高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若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就需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 ,本文介绍一种与培智学校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近些年兴起的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并主要围绕如何应用、特别是课程设置问题展开论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虹  从均广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逐渐兴起促发了我们思考其出现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价值。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与翻转课堂的诉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性。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与翻转课堂的联结出发,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转课堂的启示,并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对其本土化发展做了简要评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新勇  
建构主义学习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是建构主义应用到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希望通过本文能对这一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并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一、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建构所学的知识,自己建构意义。在建构主义学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群  
有关人的学习的研究正在形式一个全新的学习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力求梳理建构主义思想背后所隐藏的哲学社会学思想的演变过程,以便从教育学内外两个视角描绘建构主义的思想脉络,并兼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思想与建构主义的关系作一个厘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各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为基础,探讨了建构主义在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提出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及实践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国光  孙长远  
微课是在微型课程资源基础上推行的微型化教学服务。体现了内容与形式、服务与互动的有效融合。微课这种教学形式的出现适应了当代高职生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满足了高职生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等个性化学习需求。简短不简单、位后不位卑、量微不量少、步小不步慢是微课的主要特征。针对实然中微课教学存在的教学对象模糊、教学内容失当、教学环节不全、教学视频粗糙等问题,从精确的选题、精心的设计、精当的聚合三个维度助推微课建设走出困境,将成为微课教学更好地满足高职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从而对所学的知识实现意义上的建构。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无机化学教学,对支架式教学法进行阐释和运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亢何  
近几年"模拟联合国"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高校蓬勃开展。本文以建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切入视角,着重剖析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基于问题式学习这三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的体现,并指出"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教育意义在于锻炼批判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芳  
建构主义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主体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分析了目前高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英语阅读中的意义建构,进而提高其英语阅读的水平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