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8)
2023(10737)
2022(8636)
2021(8013)
2020(6757)
2019(15220)
2018(15455)
2017(28735)
2016(15795)
2015(17379)
2014(17424)
2013(17196)
2012(15682)
2011(13826)
2010(14567)
2009(13729)
2008(14089)
2007(12920)
2006(11850)
2005(10827)
作者
(43609)
(36902)
(36584)
(34597)
(23064)
(17549)
(16445)
(14201)
(14038)
(13316)
(12614)
(12203)
(11949)
(11785)
(11409)
(11050)
(10705)
(10702)
(10618)
(10507)
(9348)
(9241)
(8996)
(8636)
(8372)
(8282)
(8236)
(8219)
(7399)
(7393)
学科
(81775)
(68621)
经济(68528)
(65485)
企业(65485)
管理(56914)
(45219)
农业(30015)
业经(28839)
方法(24971)
(24596)
(19614)
中国(19156)
数学(17568)
数学方法(17460)
(17324)
财务(17304)
财务管理(17283)
企业财务(16354)
(15872)
技术(15652)
(14847)
地方(13112)
体制(12795)
理论(12695)
(12595)
(12525)
(11607)
贸易(11600)
(11312)
机构
学院(225465)
大学(215764)
(99187)
经济(97348)
管理(91354)
理学(77447)
理学院(76794)
管理学(75951)
管理学院(75527)
研究(73234)
中国(60310)
(51868)
(47395)
(45184)
科学(41030)
农业(39247)
(37895)
(36439)
业大(36161)
财经(35654)
中心(34318)
(32273)
研究所(32203)
(29030)
经济学(28700)
北京(28232)
经济管理(27346)
(26756)
师范(26517)
(26341)
基金
项目(140811)
科学(112144)
研究(110176)
基金(100735)
(85901)
国家(84890)
科学基金(74330)
社会(71675)
社会科(67479)
社会科学(67459)
(58257)
基金项目(53620)
教育(49200)
编号(46526)
(45845)
自然(44900)
自然科(43844)
自然科学(43829)
自然科学基金(43119)
资助(39117)
成果(36861)
(35194)
(32657)
(32431)
(31826)
课题(31679)
重点(31314)
(30187)
(29792)
创新(29638)
期刊
(127063)
经济(127063)
研究(69493)
(55750)
中国(52623)
(39719)
农业(37255)
管理(36721)
科学(30243)
学报(29617)
业经(27896)
教育(25295)
(24966)
金融(24966)
大学(24381)
学学(23029)
技术(22758)
(19643)
财经(18094)
经济研究(17594)
问题(16879)
(15791)
农村(14494)
(14494)
农业经济(13922)
技术经济(13764)
世界(13149)
现代(11857)
经济问题(11857)
(11561)
共检索到360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军  王越  
2015年中央农村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长期有效供给。本文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提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要素禀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同时,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着资源要素、制度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因此,政府不仅要对硬的基础设施,还必须要对制度环境、法律法规等软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使之与新的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并提出通过整合乡村文化价值观,重建新时期农业发展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多元投入机制等着力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传鸿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在于注重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平衡的现代供给体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实施强效投入机制,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微观主体的投资辅助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恒林  
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盐都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自2011年首次超过亿元以来,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2.3亿元、2.9亿元和3.2亿元,巨额投入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笔者对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项目种类多而散,项目重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珍   曾悦  
农业基础设施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级政府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供给主体,由于其供给动力和能力不足,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上存在不作为现象和投机行为,制约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进一步提升。采用扎根理论,以河南省商水县和江西省安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案例进行分析,构建起政府主导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提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上级规划引领可以激发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动力,资源要素整合可以提升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县级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各环节采取合适的行为策略对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晓河  刘振中  
1.调整分配结构,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是积极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应当及时地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制定一套有的放矢而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在更加平衡的宏观经济增长的范围内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给予更大的支持,从而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论述了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柴盈  
中国封建时期灌溉设施建设绩效辉煌,其中制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灌溉设施建设的发展经过了三个波动的阶段,产生了集权型、自治型和混合型三种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分别保证了与其相适应的灌溉设施建设绩效和灌溉绩效。本文采用以"灌溉设施的物质属性——参与者特质——制度环境"为三个权变因素的制度分析框架对这三种制度安排的产生与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效的制度安排取决于权变因素之间互相匹配的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珊  齐兴利  
本文的研究旨在检验由政府推进的组织制度改革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的影响。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陡山灌溉公司及灌区农户问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发现这种由政府推动建立的用水户协会虽极大地提高了水费收缴率,但灌溉水运送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调查发现农户用水协会的参与率仍较低,农户在渠道的运行和维护上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不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昕禹  杨明洪  吴晓婷  
为探究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利用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并就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交通基础设施有显著的互动关系,而农业碳排放与交通基础设施则没有显著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对农业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林牧渔业生产效率极化都会引起农业碳排放量升高,反之,农业碳排放量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小,上述现象即使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省份依然如此。这意味着样本期内中国的发展模式仍然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固碳减排倒逼产业结构转型的现象尚未发生。基于以上结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严格落实绿色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促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增量,建立健全农业碳排放统计监测制度,加快构筑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相互协调的农村绿色发展格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珊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基。在国家财政和集体经济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由于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所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放开市场准入政策、创新融资方式、优化投资环境是有效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明其  
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业协议》对进口农产品的关税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减,以至以往各国利用关税措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失去了效果。而利用如进口数量限制、技术壁垒等非关税措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容易引起贸易争端。所以只有在WTO框架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是符合农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利君  
农业基础设施是诸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关系着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本文从公路、电力、饮用水、灌溉设施等方面分析了国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专门分析了国外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以期推动农业大省———河南省基础设施的建设,乃至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郎永建  张尚民  李长春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进展 ,使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较大改善 ,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从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 ,部分地区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此 ,作者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提出了治理思路及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泓  岳泽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公共财政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在公共财政制度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