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3)
2023(9485)
2022(7823)
2021(6922)
2020(5440)
2019(12396)
2018(12191)
2017(22821)
2016(12348)
2015(13822)
2014(13967)
2013(14142)
2012(13736)
2011(12534)
2010(12761)
2009(11602)
2008(11398)
2007(10184)
2006(9311)
2005(8756)
作者
(37743)
(31464)
(31331)
(29336)
(20167)
(15168)
(14120)
(12232)
(12142)
(11437)
(10882)
(10668)
(10388)
(10188)
(9818)
(9731)
(9431)
(9341)
(9122)
(8983)
(8181)
(7883)
(7664)
(7201)
(7093)
(7043)
(6994)
(6946)
(6708)
(6289)
学科
(59901)
经济(59850)
管理(31072)
(30419)
地方(22721)
中国(20883)
(19779)
企业(19779)
方法(16888)
(16868)
数学(14626)
数学方法(14472)
业经(13712)
地方经济(12999)
农业(11689)
(11673)
(11217)
(11117)
贸易(11103)
(10848)
(10746)
金融(10745)
(10664)
(10515)
银行(10486)
(10355)
(10327)
环境(10128)
技术(8480)
(8318)
机构
学院(177271)
大学(175650)
(73348)
经济(71514)
研究(69827)
管理(64402)
理学(53496)
中国(53116)
理学院(52778)
管理学(51921)
管理学院(51559)
科学(43217)
(39593)
(36501)
(33072)
研究所(32903)
(32292)
中心(31394)
(29376)
(26619)
师范(26351)
北京(25756)
(25732)
业大(25539)
农业(25013)
财经(24740)
(24042)
(23366)
(22230)
经济学(21880)
基金
项目(117013)
科学(91327)
研究(87385)
基金(81320)
(71737)
国家(71125)
科学基金(59374)
社会(55517)
社会科(52624)
社会科学(52613)
(47773)
基金项目(42350)
(39965)
教育(37935)
编号(36074)
自然(35723)
自然科(34820)
自然科学(34814)
自然科学基金(34125)
(32633)
资助(32584)
成果(30322)
重点(27355)
发展(26386)
课题(26310)
(25925)
(24410)
(24239)
国家社会(23008)
创新(22846)
期刊
(91490)
经济(91490)
研究(57175)
中国(45164)
(30539)
学报(28051)
科学(26049)
管理(24177)
(23123)
教育(22455)
农业(21011)
大学(20472)
(19553)
金融(19553)
学学(18828)
技术(16020)
业经(16013)
图书(15309)
经济研究(14967)
财经(11725)
问题(11690)
书馆(11398)
图书馆(11398)
(11366)
(10242)
(10061)
资源(9553)
(9512)
论坛(9512)
国际(9245)
共检索到294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晓梧  
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战略,2004年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三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008年至今,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国务院相继通过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等15个国家级区域规划、纲要或方案。近期酝酿出台的还有几个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浩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数,对2009—2013年间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不同类型基本公共服务也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而地方自主性财政能力、财政支出意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浩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数,对2009—2013年间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不同类型基本公共服务也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而地方自主性财政能力、财政支出意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万慧  景宏军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与OECD国家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效果,结论是:中国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减少地区财政差距的效果都要高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由于中国巨大的地区间财政差异,均等化转移支付后地区财政差异仍然很大。本文认为,地区间财政差异的缩小不仅要依靠均等化转移支付,更有赖于税收政策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南锐  王新民  李会欣  
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最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俊霞  高菲  祝丹枫  
文章在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与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两者之间的发展状况与协调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且基本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各省份间存在差异,且部分地区存在恶化的迹象。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制定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以构建其良性发展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玮  刘磊  
本文从医疗、社保、基建、环境、教育、文体六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法、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2007—2019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性、时空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整体表现出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格局;中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呈现明显“中部塌陷”;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发展具有空间维度的自相关性,主要表现出“高—高、低—低”型的空间集聚状态,但聚集态势有所减弱;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逐渐减弱,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较为明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的相对差异较区域内更大,是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及协同发展的理念,在促进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提升的同时,协调各地区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姚霞飞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研究中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差异来源,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刻画了其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且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的分布特征;(2)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态势,中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逐步缩小;(3)中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核密度分布曲线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基于此,应当加快打破区域边界,推动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琳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线是缩小地区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实施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于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民强  张世英  
本文研究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问题,文中通过几何空间描述和弹性分析两角度的研究,分别提出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衡量的静态与动态评价模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和评价提供决策参考与定量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  曹志梅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图书馆长期的条块分割状态使图书馆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既符合全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也是图书馆众所期望的美好前景。缩小区域差异,提高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程度,是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其采取的策略,以求为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竹莘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姚霞飞  
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差异来源,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刻画了其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且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的分布特征;(2)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态势,中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逐步缩小;(3)中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核密度分布曲线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基于此,应当加快打破区域边界,推动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李鸣  
一、建立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就是指它们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即科技进步对经济系统内部协调的促进,经济发展对科技系统内部协调的促进,科技经济系统外部的协调。 (1)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②科技进步促进产业技术结构高度化;③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开放度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合理化;④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⑤科技进步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⑥科技进步促进空间经济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思薇  刘一康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情况,文章通过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包含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我国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并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得到各年份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最后运用标准差椭圆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虽然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度下降分布;同时,在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友好方面,各省份的水平分布较为集中,基本实现均等化,而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进步等方面,东部发达省份仍表现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