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
2023(747)
2022(542)
2021(498)
2020(364)
2019(822)
2018(879)
2017(1484)
2016(936)
2015(1184)
2014(1250)
2013(1079)
2012(951)
2011(800)
2010(835)
2009(647)
2008(627)
2007(582)
2006(477)
2005(368)
作者
(2207)
(1769)
(1738)
(1730)
(1179)
(854)
(841)
(708)
(703)
(685)
(637)
(630)
(620)
(562)
(560)
(557)
(548)
(543)
(503)
(500)
(496)
(479)
(477)
(458)
(446)
(403)
(400)
(400)
(398)
(389)
学科
(2535)
经济(2535)
管理(1902)
教学(1319)
中国(1313)
(1206)
理论(1192)
(1172)
地方(1106)
学法(1021)
教学法(1021)
学理(929)
学理论(929)
教育(878)
(767)
企业(767)
(761)
业经(753)
农业(733)
(683)
(575)
(566)
学校(520)
土地(519)
发展(453)
(453)
工作(452)
(448)
(438)
银行(438)
机构
学院(10372)
大学(8925)
研究(3382)
管理(2960)
(2955)
经济(2829)
中国(2689)
职业(2683)
技术(2424)
理学(2263)
理学院(2225)
(2200)
管理学(2164)
管理学院(2139)
(2116)
科学(1998)
职业技术(1900)
技术学院(1843)
中心(1821)
(1820)
师范(1804)
(1801)
(1754)
(1638)
教育(1555)
(1521)
(1435)
(1417)
业大(1379)
北京(1366)
基金
项目(6407)
研究(6169)
科学(4545)
教育(3597)
(3327)
编号(3262)
基金(3236)
社会(2979)
课题(2755)
社会科(2709)
社会科学(2708)
成果(2651)
(2647)
国家(2599)
(2543)
(2503)
科学基金(2099)
建设(1831)
规划(1746)
基金项目(1709)
(1684)
(1681)
项目编号(1674)
(1628)
重点(1570)
(1561)
研究成果(1502)
年度(1444)
(1419)
(1382)
期刊
(4610)
经济(4610)
教育(4218)
中国(3943)
研究(3333)
技术(2304)
职业(2060)
(1922)
技术教育(1528)
职业技术(1528)
职业技术教育(1528)
(1340)
农业(1325)
管理(1223)
图书(1091)
学报(1084)
业经(1017)
(980)
论坛(980)
科学(919)
大学(905)
书馆(895)
图书馆(895)
(895)
金融(895)
(719)
学学(701)
经济研究(607)
高等(600)
职教(583)
共检索到18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世禄  
"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是高职院校提升基地层次、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是高职院校提升基地层次、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基地"两化"的现实意义和构成,并介绍了保障实现基地"两化"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有明  张薛梅  
深化内涵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后示范时期"进一步巩固示范建设成果,实现科学发展,保持前行动力的根本路径。其中,专业内涵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构建科学的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了指标体系诸要素及指标体系各要素权重确定的原则、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敦华  周海君  王皑  陈容红  崔跃芬  
本文介绍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柔性化人才培养与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采用了"教、学、训、做、评"一体化,融入了企业用人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学校培养标准与技能大赛标准等规范与元素,促进了学生技能大赛获奖,专业团队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胜  朱鹏华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在新型城镇化的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全面加强对县城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过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应树立“城乡等值”理念,着力破解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和治理效能。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定位、分类推进的实践方向,夯实产城融合、智慧发展的实践基础,坚守城乡互动、融合发展实践要求,突出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的实践特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文报  王凤飞  
资产评估专业更侧重各类评估业务操作,因而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尤显重要。但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重挂牌、轻建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的不到位。因此,提出了双师型队伍、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模式和三种保障机制等内涵建设的路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静  游明伦  侯长林  
深化以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本领,已成为职业院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对此,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依据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思想与方法,对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内涵建设及其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的专业特色发展道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云  曾明  鞠儒生  段红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分析仿真工程专业系列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项目为载体,一体化设计相互关联的课程实验,选择符合工程实际的项目,使之贯穿相关课程,并建立各门课程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秀萍  
一、背景与问题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特色,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文化对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解决顶岗实习质量监控环节薄弱、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海燕  
教育实践课是师范院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以获取实践知识、发展实践能力与实践智慧的学习活动。从课程类别分,包括专业观察、见习、实习、实验、论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各类教育性实践活动。从课程层次分,包括观察性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综合性教育实践与研究性教育实践。相对理论类课程而言,教育实践类课程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利涛  卢艳香  朱颜  苏雪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有"三江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青海探索出一条以国家公园建设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可以概括为: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党委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注重地方实践,因地制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多元主体参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协同机制;共享建设成果,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等四个方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静  
学生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学生实习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深化学生实习内涵,推进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艾兴  
教师教育实现了从过去的"一次教育"向现在的"终身教育"的转变,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养成制度、模式、方法、标准、课程设置的转变。相比于传统师范教育的专业建设,一体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意义更为丰富,是一项复杂而且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开展一体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要以当前社会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相关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同时,还要以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一体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打造教师教育课程群和能力训练平台,满足教师职业生涯整体规划和个性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切实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熙格  田宏  
移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以及手持智能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微信作为即时通讯服务工具,对教育创新改革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和渠道。当代大学生是微信使用最稳定、最普遍的群体,利用微信平台辅助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构建专业课程学习共同体,围绕共同的课程学习目标,组建3~5人一组的课程学习团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专业学习目标,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邢菊  
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性着手,从新的视角阐述了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内化工作目标、贯穿工作过程、丰富工作内容、增强工作功能等新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傅伟  柳青松  邓光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以能力为本位,基本要求是按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本途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准确把握专业建设的内涵是高职专业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