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1)
2023(9811)
2022(8188)
2021(7861)
2020(6364)
2019(14330)
2018(14578)
2017(25109)
2016(14777)
2015(16309)
2014(16013)
2013(14471)
2012(13100)
2011(11836)
2010(12489)
2009(11376)
2008(11361)
2007(10357)
2006(9401)
2005(8622)
作者
(35729)
(30035)
(29760)
(28551)
(19071)
(14251)
(13557)
(11578)
(11269)
(10860)
(10119)
(10094)
(9810)
(9578)
(9352)
(9351)
(8907)
(8906)
(8669)
(8586)
(7884)
(7358)
(7055)
(7024)
(6927)
(6842)
(6663)
(6582)
(5946)
(5936)
学科
管理(45882)
(42024)
(40016)
经济(39938)
(38304)
企业(38304)
教育(22355)
中国(19802)
技术(17354)
(16874)
(15770)
理论(13760)
业经(12625)
方法(12534)
(12015)
技术管理(11978)
(11932)
教学(11325)
体制(10353)
(10073)
银行(10055)
数学(9754)
(9672)
数学方法(9563)
(9302)
(9149)
金融(9147)
(8678)
财务(8661)
财务管理(8637)
机构
大学(188045)
学院(184990)
(69443)
经济(67707)
研究(65813)
管理(65592)
理学(55359)
理学院(54690)
管理学(53805)
管理学院(53393)
中国(44772)
(40875)
(37965)
科学(35312)
教育(34276)
(33760)
师范(33563)
(31715)
(31379)
中心(28548)
财经(27902)
研究所(27751)
师范大学(27271)
北京(26780)
(25230)
技术(24618)
(24217)
(24175)
(22726)
职业(22524)
基金
项目(116176)
研究(98008)
科学(94374)
基金(79554)
(66973)
国家(66170)
社会(60377)
科学基金(57517)
社会科(56887)
社会科学(56877)
教育(54331)
(48729)
编号(42107)
(41751)
基金项目(41067)
成果(37856)
课题(33966)
自然(32951)
自然科(32230)
自然科学(32223)
自然科学基金(31693)
(30700)
资助(30123)
(29492)
(28538)
重点(27936)
(27665)
创新(27556)
规划(26497)
(26346)
期刊
(83310)
经济(83310)
研究(71466)
教育(62914)
中国(57421)
(31764)
管理(29476)
学报(22324)
技术(22120)
科学(21782)
(21346)
大学(19497)
(18416)
金融(18416)
职业(17037)
学学(16334)
财经(14628)
农业(13876)
业经(12907)
经济研究(12875)
(12738)
(11609)
论坛(11609)
技术教育(11082)
职业技术(11082)
职业技术教育(11082)
科技(10453)
问题(9470)
高等(8651)
(8571)
共检索到308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丽萍  徐林  
认为当前我国MPA教育中广泛存在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性"不足、培养院校特色不鲜明以及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MPA教育必须不断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类别的公务员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德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指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我们党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教育领域作出的重要部署,明确了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也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细良  汪丹丹  秦婷婷  
认为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引入案例教学,在培养MPA研究生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障碍。因此,须优化案例教学的理念、案例、师资与硬件等四大要素,切实提高MPA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颖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后,高职院校必须要审时度势,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加大教育革新为突破口,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新跨越和新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树青  
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校尚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与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我国高等教育应深化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为此,要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扩大高校对外开放,增加科技创新投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来茂德  沈满洪  陈凯旋  
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目标,介绍了浙江大学的改革方案,同时分析了改革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上世纪末以来,在"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日本科技界和教育界愈加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界与教育界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进而形成了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方案在满足终身学习社会需要、培养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卫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基本范式。工学结合推进的关键是机制、体制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南通纺院工学结合实践案例的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的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的素质。办好教师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建林  
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加以阐释,并在剖析创新能力的维度和要素的基础之上对创新能力进行了类型划分,提出了创新能力的结构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基本层次;剖析了创新能力为什么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和原因对基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种典型的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即纵向一体化———深化原始创新能力;横向一体化———加强集成创新能力;纵横联体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金龙  张淑林  裴旭  陈伟  
系统分析了协同创新战略与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共同使命与共同诉求,梳理了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从招生指标配置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交流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设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虹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点。但是,在高职院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因此,在对高职院校美术课程进行改革时,应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文章对高职院校美术类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就通过高职院校美术课程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体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环节。近几年来,高教界开始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设置过窄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单一性与学生主体性、选择性之间的矛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呆板单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矛盾;单一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与办学特色、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长河  
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也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与要求,人才培养已经从规模扩大转变为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闵维方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专门由师范院校系统定向培养教师的教育体系日益凸显其不足,急需改革教师培养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机制。为此,我们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教育学双学位"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一年制教育学硕士学位"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三年制教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制度,从而建设高水平、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