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6)
- 2023(7398)
- 2022(6317)
- 2021(6357)
- 2020(5282)
- 2019(12600)
- 2018(12802)
- 2017(23181)
- 2016(13502)
- 2015(16274)
- 2014(16645)
- 2013(15202)
- 2012(13549)
- 2011(12242)
- 2010(12715)
- 2009(11018)
- 2008(10837)
- 2007(9783)
- 2006(8434)
- 2005(7479)
- 学科
- 济(43701)
- 经济(43656)
- 管理(33598)
- 业(29945)
- 企(25360)
- 企业(25360)
- 方法(21392)
- 数学(18818)
- 数学方法(18162)
- 教学(15057)
- 理论(14413)
- 中国(13246)
- 教育(13106)
- 农(13022)
- 地方(10040)
- 业经(9932)
- 财(9415)
- 学法(9368)
- 教学法(9368)
- 农业(8488)
- 学(8483)
- 技术(8013)
- 制(7534)
- 和(7303)
- 学理(7188)
- 学理论(7188)
- 贸(6849)
- 贸易(6842)
- 易(6572)
- 务(6038)
- 机构
- 学院(175319)
- 大学(174513)
- 管理(62429)
- 济(55750)
- 经济(53942)
- 理学(53504)
- 理学院(52775)
- 研究(52047)
- 管理学(51056)
- 管理学院(50747)
- 京(38375)
- 中国(37755)
- 科学(33796)
- 范(30057)
- 师范(29794)
- 江(29165)
- 财(26701)
- 所(25474)
- 技术(25125)
- 中心(25074)
- 业大(24864)
- 农(24623)
- 北京(24534)
- 州(24006)
- 师范大学(23403)
- 研究所(22877)
- 教育(22754)
- 职业(22301)
- 财经(20876)
- 院(19446)
- 基金
- 项目(112601)
- 研究(89068)
- 科学(87167)
- 基金(74451)
- 家(62892)
- 国家(62239)
- 科学基金(53836)
- 社会(49789)
- 省(49044)
- 教育(47804)
- 社会科(46788)
- 社会科学(46774)
- 编号(40946)
- 划(40325)
- 基金项目(39261)
- 自然(35039)
- 成果(34720)
- 自然科(34216)
- 自然科学(34212)
- 自然科学基金(33521)
- 资助(31692)
- 课题(30899)
- 年(26392)
- 重点(25734)
- 大学(24268)
- 项目编号(24188)
- 创(24167)
- 部(24027)
- 发(23470)
- 规划(23259)
共检索到26957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坤媛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的现状受到学者的广泛诟病,思辨能力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以行动学习理论为理论框架,研究构建讨论写作式教学模式,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科教学中,通过讨论和写作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思辨能力 讨论写作式教学 大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维平
英语写作内容言之无物、逻辑混乱等问题较为严重,辩论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依托翻转课堂这一形式,从"哲学性"思维训练入手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在课堂开展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并通过同伴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加强学生自我反思,将思辨能力培养贯穿英语写作的全过程。这一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实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时常珺
文章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基于产出导向法,借鉴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尝试构建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推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云 方志刚 樊增广
生态化教学是以西方生态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客一体"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过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建构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以"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建构生态化能力成长目标、开展生态化课堂教学、实行生态化成长评价,搭建生态化教学整体平台,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实践证明,生态化教学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全面成长,又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生态化教学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 实践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杨红俊
思辨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写作课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关键环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教学理念陈旧、选题与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文章提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该以思辨能力培养为重要目标,从转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写作选题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培养出更多富有思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学生思辨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殷宝双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和内容四个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婷 宋兴明
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核心。在这个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高度关注女性人才,特别是女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两院中女院士仅占5.6%,在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中没有女性成员,"973计划"选聘的首席科学家中女性仅占4.6%。要改变我国高素质女性人才和女性创新人才更为紧缺的现状,如何根据女性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女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女子院校要着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晗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作为关乎高校发展的重要事业来筹谋,从科学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探索构建"生涯导向下的情境体验"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并通过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策略来保障运行。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明忠 傅金祥
大学生大多缺乏写作方面规范系统的训练。高校写作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能。写作课程教学要真正取得实效,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协同培养必不可少。这些年教改实践证明,强化基础写作教学训练,优化应用文体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两个教学模块设置,合理构建"一体两翼"的写作课程综合训练体系,强化课内外、校内外协同培养,有助于学生练好写作基本功,增强各类文体写作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炳年
从改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育的目标出发,重点介绍了在工程实践教学中,改革和优化金工教学内容,增加金工实验和先进制造内容,其目的是学习工艺知识,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金工实习 教学 实践 改革 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彩芬 杨粤青
读-议-写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其中,"读"提供丰富的阅读语料,"议"鼓励大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写"聚焦于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读-议-写教学模式保证英语输入与输出无缝对接,内容与语言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写出内容丰富、语言准确和表达流畅的英语文章。利用对比实验方法,在英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实证考察读-议-写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效度。统计分析发现,读-议-写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教学方法,能更加显著地提升学习者英语写作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的语言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冰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以及思考、创造等多种方法实现学习目标的方式。文章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够使学生学校教育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对其终身学习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会文 钟燕萍
本研究对本年度来自全国 1 7个省 3 2个城市或地区共 1 82名听障生高考语文卷面成绩的分析 ,提出听障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问题的成因。根据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教材等现状 ,提出两种高职语文教学的模式 :主题教学和“统整教学”。
关键词:
高职听障生 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 贾红果 薛力
在大学生校友意识培养中引入目标管理模式,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组织管理效能,使各级目标融合成有机的目标链体系,通过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协作,推动校友意识培养总目标的实现。模式的推行可分为目标制定与分解、目标实施、绩效评价与反馈等环节,并注意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友意识 目标管理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