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9)
- 2023(15581)
- 2022(12807)
- 2021(11759)
- 2020(9425)
- 2019(21466)
- 2018(21445)
- 2017(39906)
- 2016(21755)
- 2015(24617)
- 2014(24788)
- 2013(24118)
- 2012(22680)
- 2011(20965)
- 2010(21424)
- 2009(19908)
- 2008(19775)
- 2007(17802)
- 2006(16795)
- 2005(15956)
- 学科
- 济(109975)
- 经济(109863)
- 管理(54382)
- 业(50277)
- 企(38389)
- 企业(38389)
- 中国(36084)
- 方法(32449)
- 地方(29739)
- 农(28444)
- 数学(27239)
- 数学方法(27031)
- 业经(25111)
- 学(22672)
- 制(22133)
- 财(19697)
- 贸(19360)
- 贸易(19341)
- 银(19104)
- 银行(19086)
- 融(19035)
- 金融(19032)
- 农业(19031)
- 易(18685)
- 行(18626)
- 发(17217)
- 地方经济(17209)
- 理论(16442)
- 体(16148)
- 环境(15737)
- 机构
- 大学(317801)
- 学院(316777)
- 济(141902)
- 经济(139099)
- 研究(123182)
- 管理(109128)
- 中国(95654)
- 理学(90175)
- 理学院(88953)
- 管理学(87615)
- 管理学院(86983)
- 科学(70648)
- 京(70512)
- 财(66283)
- 所(63215)
- 研究所(56600)
- 中心(53342)
- 江(50844)
- 财经(50443)
- 农(48726)
- 范(48307)
- 师范(47907)
- 北京(46416)
- 经济学(45879)
- 经(45690)
- 院(43731)
- 经济学院(40843)
- 州(40502)
- 业大(39180)
- 师范大学(38745)
- 基金
- 项目(192913)
- 科学(151975)
- 研究(148777)
- 基金(137321)
- 家(119145)
- 国家(118109)
- 科学基金(99365)
- 社会(96262)
- 社会科(91186)
- 社会科学(91160)
- 省(74070)
- 基金项目(70409)
- 教育(68473)
- 划(62851)
- 编号(60148)
- 自然(57834)
- 自然科(56412)
- 自然科学(56399)
- 资助(55701)
- 自然科学基金(55390)
- 成果(51857)
- 发(48309)
- 重点(45038)
- 课题(44502)
- 部(43435)
- 国家社会(40967)
- 发展(40017)
- 创(39702)
- 展(39398)
- 性(38030)
- 期刊
- 济(177798)
- 经济(177798)
- 研究(112936)
- 中国(77282)
- 财(49785)
- 教育(47611)
- 农(47090)
- 学报(46525)
- 管理(45235)
- 科学(44524)
- 融(37205)
- 金融(37205)
- 大学(36044)
- 学学(32903)
- 农业(31877)
- 技术(29647)
- 经济研究(29529)
- 财经(27680)
- 业经(26847)
- 经(24233)
- 问题(23253)
- 贸(19948)
- 世界(18473)
- 国际(18376)
- 业(17747)
- 图书(17063)
- 技术经济(16462)
- 坛(15475)
- 论坛(15475)
- 现代(14562)
共检索到526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燕梅
西方发展经济学以新古典主义范式为核心理论内核,无法有效解释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进程。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经济理论的范式转换,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充分考虑所根植的价值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域观范式”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支柱,以刻画多元域态和发现域际机理为逻辑指向,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构建提供了学术范式基础,为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工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杨玉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范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姚慧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碚
既有"微观-宏观"范式下经济学理论难以充分解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原因在于中国这一庞大经济体具有显著的域观特征。经济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域观现象,中国经济现代化十分突出地发挥了域观效应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以域观经济的思维,探索和创造各地区继续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可行道路。
关键词:
域观 范式 经济现代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指导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思华
现代企业不仅是经济实体,而且是生态经济实体,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无论是经济人假定,还是“新经济人”假定,都存在根本性缺陷,不可能实现人类最高利益--生态利益。为此,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假说,即社会生态经济人假定,从而确立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的现代企业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多贵 周志田 陈劭锋 王海燕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充满了物理学隐喻,尤其是综合应用和借鉴力学的概念、思想、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经济现象和规律。“广义梯度”理论和“各态遍历假说”理论作为经典力学中的两个理论范式,其基本概念、思想、原理和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文章提出了“广义梯度理论”,并应用该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统一的理论诠释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态进行说明;表述“各态遍历假说”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应用该假说对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EKC)的“临界点”进行预测的方法,并对中国的“临界点”进行了初步的理论估算。
关键词:
经济学 力学范式 广义梯度 各态遍历假说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阳华
本文系统梳理战后发展经济学的三次范式转换,比较"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结构范式、"政府失灵—市场机制"新古典范式和"创新失灵—国家体系"演化范式在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继承与分野,分析了各种范式对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了中上等收入阶段,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以创新为内核的演化发展经济学,将对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曦辉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仍然是现代人类群体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球化时代人类认同的重要方式。民族经济学因其多源性以及抽象研究对象的缺失,至今难以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固定范式。在全球化时代,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无法割裂,这对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应对提出了要求。域观范式源起于对世界多样化价值文化与制度形态的理论观照,其基于理性、制度、文化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解决民族经济学带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而不够高度抽象的学科建构难题提供了一个理论途径,也为民族经济学适应全球化提供了范式参考。进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现实使得民族经济学可能发展成具有鲜明文明形态特征的经济学说。
关键词:
民族经济学 域观范式 文化 文明多样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国山
库恩认为,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就是形成一个为某个科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研究范式。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学分支,人的发展经济学正逐步成长为一个库恩意义上的研究范式。这一学科已做出了较为明确的本体论承诺,并已初步具备了一个研究范式应具备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尚需对经济发展如何切实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机制做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范式 科学共同体 经济发展 人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海文
范式作为学科领域内被共同接受并交流使用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有其自身]进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现代经济学范式在市场经济及现当代经济理论中孕育、巩固和发展起来,并有着多元化的趋向,其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也体现出科学理性的精神。然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毕竟有别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其范式发展的历史性、时空适用性以及在研究中所应把握的诸多关系均表明现代经济学范式虽然在研究方法及认识规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依然不能脱离现实、夸大其普适性,这不仅有害于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而且也有碍于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范式 现代经济学 历史性 时空适用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只要经济学算作是一门科学,那么,它理应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其使命是发现和解释世界的规律和现象。经济学也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性范式结构。就其识别和发现功能而言,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价格或价格化方式,对物质存在(物品)的非物质质态,即经济价值(交换价值)进行识别评价。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延伸到对非物质存在的识别评价。非物质存在也有其物质质态(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质态。以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各种应用性学科,直至形成管理学体系。这些应用性学科,尽管突破了经济学范式承诺的一些限制,但归根结底还是受经济学范式承诺所规范的。经济学所面对的识别评价问题,大多数属于关于"关系存在"的经济学识别评价。关系存在的质态主要有三种:域内关系(及域类质态)、域际关系(异域交互)和域中之域(多层域类)。经济学范式承诺的变革,即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承诺,是为了突破传统经济学范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经济学能够包容更多的重要因素,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提高其现实解释力,可以开阔经济学的眼界,为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开辟更大的"蓝海"。具有不同质态特征的域观经济体所构成的世界才是现实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必须形成与此相应的识别评价逻辑体系,才能发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规律和复杂现象。变革范式,增强经济学之识别、发现功能和现实解释力,还经济学以科学本色,是中国经济学界进行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
关键词:
科学发现 质态识别 域观范式 现实解释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碚
在学术范式上,现代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沿着牛顿力学或机械论的隐喻发展起来的,即有意无意地将经济体和市场体系想象为某种程度上同牛顿所理解的物理世界相类似,终而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术范式体系的基本构架。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术范式的缺陷或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性质的假定;第二,关于人的行为的个人主义抽象目标假定。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中,引入域观范式,可以形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域观经济学三大体系构架。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以经济理性为范式支柱,而域观经济学则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范式支柱。中国的独特国情,可以有力助推经济学的范式创新,使商域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而且,中国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对经济学范式创新提出了紧迫性需要。中国经济学的升华可以有两个主要的突破方向,获取高水平经济学成就的学术路线可以有两种现实选择:攀登经济学的高地山巅,和开拓经济学范式变革的创新蓝海,都是中国经济学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而对于经济学的经世济民使命而言,后一个努力方向恐怕更具现实紧迫性和更可能做出重大学术贡献。
关键词:
域观 范式 商域经济学 中国学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祝贺经济所90华诞,利用这个简短的发言来表达我对经济所的祝贺。今天,我选了一个具体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来谈一点看法。大家都很关心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仅仅是今年或者这个季度,或者是这个月的经济形势,而是这些年的情况。大家都在说不同的经济学语言,有的时候有人说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一个人说的和另一个人说的不在一个思路上,所以有的时候很难讨论起来。所以,需要归纳一下。我发现,大多数讨论无非围绕三个经济学范式进行。我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