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4)
2023(14784)
2022(12306)
2021(11409)
2020(9005)
2019(20552)
2018(20118)
2017(37286)
2016(19675)
2015(22126)
2014(21796)
2013(21549)
2012(20870)
2011(19432)
2010(19867)
2009(18375)
2008(17890)
2007(16270)
2006(14922)
2005(13950)
作者
(55997)
(46834)
(46640)
(44324)
(30200)
(22369)
(21037)
(17953)
(17939)
(16712)
(16228)
(15618)
(15357)
(15271)
(14705)
(14386)
(13950)
(13562)
(13422)
(12806)
(12114)
(11314)
(11187)
(10879)
(10675)
(10543)
(10297)
(10192)
(9337)
(9321)
学科
(105044)
经济(104952)
管理(55426)
(53730)
(42713)
企业(42713)
中国(33397)
方法(31778)
地方(27813)
数学(26588)
数学方法(26400)
(25426)
业经(23028)
技术(20378)
(20089)
贸易(20069)
(19419)
(19108)
(18833)
金融(18831)
(18014)
(17981)
(17851)
银行(17836)
(17474)
农业(17327)
地方经济(16686)
(15464)
环境(14807)
理论(14116)
机构
大学(290425)
学院(290065)
(137708)
经济(135244)
研究(111919)
管理(104857)
理学(87510)
中国(86992)
理学院(86454)
管理学(85463)
管理学院(84879)
(62687)
(61866)
科学(60924)
(56044)
研究所(50064)
中心(48484)
财经(47453)
(45059)
经济学(44067)
(43148)
北京(41375)
(41261)
(40993)
师范(40705)
(39893)
经济学院(39285)
(36263)
财经大学(34929)
业大(34062)
基金
项目(178242)
科学(142546)
研究(139108)
基金(128924)
(110762)
国家(109786)
科学基金(93610)
社会(92434)
社会科(87822)
社会科学(87804)
(68584)
基金项目(66361)
教育(63565)
(57851)
编号(54646)
自然(53631)
自然科(52414)
自然科学(52404)
自然科学基金(51525)
资助(51515)
成果(46609)
(45231)
(42142)
重点(41000)
(40967)
课题(40768)
国家社会(39502)
创新(38597)
发展(37950)
(37333)
期刊
(169263)
经济(169263)
研究(103787)
中国(70182)
(45412)
管理(44796)
(40385)
教育(39828)
科学(38915)
学报(37953)
(34499)
金融(34499)
大学(30294)
经济研究(28202)
学学(27871)
农业(27635)
技术(27043)
财经(25633)
业经(25215)
(22500)
问题(22001)
(21091)
国际(20859)
世界(18736)
技术经济(16879)
(15703)
(15151)
论坛(15151)
科技(14296)
经济问题(13549)
共检索到482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白永秀  吴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以及一个区域经济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国际合作推动自主创新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东亚科技合作基础良好,如果东亚各国共同努力,前景理应广阔。中国对自主创新问题非常重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积极融入东亚科技合作之中,是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寰  
在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是其核心所在。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以自主创新切实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全毅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工业文明抵触颇多 ,与市场经济理论难以相容。东亚现代文明运动由边缘国家或地区兴起后向内地延伸、发展的趋向与东亚近代以来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实现文明创新程度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体现了文明的“边缘优势”。文化重建是关系到东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士远  陈秀茂  任晓猛  史晋川  
民营经济是我国课税的最大基础与纳税贡献的最大主体。当前,伴随着宏观税负的持续下降,民营经济发展困境改善未见起色,税费与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双升双降之谜”。对此,本文结合减税降费的现实特征与政策实践,从竞争机制、信号机制、协同机制3个维度,为减税降费提振民营经济发展效应减弱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旗帜鲜明地提出优化调整减税降费结构的基本思路是要为大型民营企业减负。进一步,本文以“四个面向”为通过减税降费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刁永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强调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体现了发展思路的战略转变。现实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依靠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只有通过自我完善,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来讲,只有把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心环节,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同步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勇  张昊  黄欣  
遵循新发展理念,构建基于"双循环"发展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通过测算2003-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及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生产性资本存量,运用中介效应、动态门槛效应模型对ICT资本结构变化点及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ICT资本深化作用明显,ICT资本每增加1%,经济发展质量将提升2.8%~3.6%;从传导机制看,技术扩散效应、人才配置效应和自主研发效应是ICT资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其中,技术扩散和人才配置起非线性调节作用,随着技术扩散和人才配置越过门槛值,ICT资本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特征,但人才配置位于倒U型左侧。该结论表明,当技术扩散越过对经济发展质量正向影响的临界值时,ICT资本积累将成为经济发展质量阻碍因素。通过揭示中国经济亟需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换的内在逻辑,为促进内循环经济投资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2月3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万钢  
"十二五"时期,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2020年我国最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和完善投入结构,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燕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组织外交发展轨迹与恢复联合国席位的过程密不可分,依次经过1971~1989年自主学习阶段,1990~1996年自主参与阶段,1997年至今的自主创新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国际组织外交发展路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自主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才能把握住国内外形势的重要变化,不惧压力与困难,适时进入创新实践阶段。在经历了国际竹藤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三个不同类型国际组织的创制后,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在一贯坚持的自主性原则基础上完成了大国国际组织外交的创新实践过程,改变了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主导型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明显稀缺局面。这些实践既代表了二战后大国国际组织外交发展的新特征,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晓珠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金融深化、自主创新与经济均衡发展纳入统一框架,旨在厘清三者本质关系与内在逻辑。结果得出: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存有非线性U型作用,且呈现地区异质性特征。机制解析显示,自主创新可经由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两大重要渠道,提升经济均衡发展水平。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伴随着金融深化程度加深,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积极作用逐渐强化,即在自主创新影响经济均衡发展过程中,金融深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注重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稳态强化金融深化程度,进一步发挥金融驱动创新作用,助推经济均衡化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维福   韩克勇   陈阳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主创新显著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是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渠道;调节效应分析显示,数字化水平在自主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和高创新水平地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大。因此,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打造良好的数字环境,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释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潜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钞小静   王灿  
资本主义国家在“黄金时期”形成了劳资联合的调节模式,改善分配关系并激发有效需求,支撑福特主义积累体制有效运行,形成了更快更高质量的增长并提高了更多劳动者的福利水平。法国调节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针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具有动态特征和累积因果循环联系的经济增长框架,分析了工资利润分配方式调整如何通过有效需求扩张的方式反馈到资本再生产以及技术转变的过程,提出生产率、利润(积累与投资)、实际工资(需求)在“正反馈机制”下的协同增长模式,阐释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充分借鉴法国调节学派的观点,针对现阶段我国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和内需不足的转型困境,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形成更加公平的生产关系以促进更高质量的生产力,以公平促发展。转变我国过去“非平衡”的积累体制,具体需要从完善分配方式、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就业市场、加强就业保护,“量力而行”完善福利保障体制,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等方面重构调节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