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7)
- 2023(13563)
- 2022(11161)
- 2021(10361)
- 2020(8454)
- 2019(19159)
- 2018(18663)
- 2017(35410)
- 2016(19421)
- 2015(22489)
- 2014(22144)
- 2013(21562)
- 2012(20112)
- 2011(18352)
- 2010(18299)
- 2009(16949)
- 2008(16689)
- 2007(15007)
- 2006(13418)
- 2005(12239)
- 学科
- 济(85002)
- 经济(84812)
- 管理(52436)
- 业(50974)
- 企(41377)
- 企业(41377)
- 方法(37915)
- 数学(32114)
- 数学方法(31876)
- 中国(28387)
- 农(24788)
- 财(20912)
- 业经(19795)
- 制(18568)
- 学(17456)
- 贸(16071)
- 贸易(16062)
- 农业(15831)
- 易(15664)
- 体(14817)
- 地方(14639)
- 理论(14361)
- 银(13722)
- 融(13696)
- 金融(13689)
- 银行(13674)
- 行(13201)
- 和(13040)
- 发(11694)
- 技术(11504)
- 机构
- 大学(282241)
- 学院(277515)
- 济(120833)
- 经济(118621)
- 研究(104734)
- 管理(100988)
- 理学(86496)
- 理学院(85515)
- 管理学(84101)
- 管理学院(83608)
- 中国(79150)
- 科学(61409)
- 京(61216)
- 财(56850)
- 所(53048)
- 农(50174)
- 研究所(48238)
- 中心(46104)
- 财经(44808)
- 江(41667)
- 经(41074)
- 业大(40493)
- 农业(39424)
- 经济学(39222)
- 北京(39110)
- 院(37717)
- 范(37469)
- 师范(37001)
- 经济学院(35348)
- 财经大学(33472)
- 基金
- 项目(185228)
- 科学(146930)
- 基金(136848)
- 研究(135588)
- 家(121782)
- 国家(120500)
- 科学基金(101351)
- 社会(90148)
- 社会科(84563)
- 社会科学(84537)
- 基金项目(70368)
- 省(69238)
- 教育(63280)
- 自然(62864)
- 自然科(61468)
- 自然科学(61444)
- 自然科学基金(60425)
- 划(60019)
- 资助(56420)
- 编号(52454)
- 成果(45114)
- 部(43109)
- 重点(42670)
- 发(40009)
- 国家社会(38806)
- 课题(38379)
- 创(38151)
- 教育部(37193)
- 创新(35808)
- 中国(35361)
- 期刊
- 济(133888)
- 经济(133888)
- 研究(88594)
- 中国(63314)
- 学报(49187)
- 农(47114)
- 科学(44333)
- 财(43388)
- 管理(39413)
- 大学(37808)
- 教育(36026)
- 学学(35382)
- 农业(31961)
- 融(26753)
- 金融(26753)
- 财经(23999)
- 经济研究(23248)
- 技术(22764)
- 经(20825)
- 业经(19596)
- 问题(18146)
- 业(17813)
- 贸(16597)
- 世界(15994)
- 国际(14805)
- 版(14488)
- 技术经济(12858)
- 统计(12541)
- 图书(12459)
- 科技(12225)
共检索到431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从13个方面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决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新论断、新决策、新举措、新要求、新部署,既为深化会计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深化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会计改革工作要做到"四个落实"。一、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决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仅是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受传统体制惯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晰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机关化"特征显著,共同事务较多,行政效率偏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本文建议以"实体化"、"法制化"、"高阶化"为重点,着力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玉婷 王可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涵盖丰富、系统完整。这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下,基于我国生态、资源和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国家战略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明
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推进党内法规建设及其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支持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大学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高校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理念、制度、能力、方法等的革故鼎新,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公共服务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晓亮 沈壮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引前进方向、凝聚思想共识、激发精神动力。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引领作用,需要使之与治理理念互融互通、与治理体系相辅相成、与治理能力建设并行共进,真正将兴国之魂融入国家制度,镶嵌入民众的精神家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安排下,财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财政与市场、财政与社会、财政与民众各个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财税预算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国财政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尽管经过了1994年税制与分税制的大规模改革,但离现代财政制度相距甚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而且也必须从深化财政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增强财政治理能力入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立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治理是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治理。发展和完善金融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金融制度体系特别是重要金融制度,健全金融治理体系,提高金融治理能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立平 刘承波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注重完善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桑锦龙
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效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统领,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根本方向,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调同步。
关键词:
教育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军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构筑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学校基层治理体系的牢固基础。
关键词: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大学章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传毅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构筑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学校基层治理体系的牢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