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
2023(520)
2022(451)
2021(454)
2020(345)
2019(828)
2018(849)
2017(1566)
2016(944)
2015(1068)
2014(976)
2013(978)
2012(876)
2011(726)
2010(730)
2009(666)
2008(610)
2007(628)
2006(459)
2005(314)
作者
(2042)
(1705)
(1702)
(1522)
(1073)
(809)
(793)
(686)
(656)
(605)
(593)
(584)
(537)
(530)
(511)
(497)
(488)
(480)
(472)
(468)
(463)
(421)
(419)
(399)
(389)
(381)
(378)
(378)
(370)
(369)
学科
(2201)
经济(2197)
管理(1931)
(1217)
地方(1081)
(1038)
企业(1038)
教育(902)
中国(851)
(847)
理论(765)
教学(686)
业经(673)
方法(607)
工作(561)
(555)
农业(535)
环境(471)
(459)
学法(449)
教学法(449)
研究(448)
(436)
数学(416)
数学方法(411)
文化(401)
学理(380)
学理论(380)
政治(377)
(374)
机构
大学(10676)
学院(9787)
管理(3279)
研究(3174)
理学(2724)
(2704)
理学院(2670)
管理学(2610)
管理学院(2588)
经济(2585)
(2405)
中国(2157)
(1950)
师范(1938)
科学(1927)
(1726)
师范大学(1588)
中心(1530)
业大(1483)
北京(1477)
(1397)
(1367)
教育(1360)
(1355)
(1328)
(1313)
技术(1207)
研究所(1206)
职业(1188)
图书(1098)
基金
项目(7195)
研究(6151)
科学(5393)
基金(4469)
(3690)
国家(3646)
社会(3500)
社会科(3238)
社会科学(3238)
科学基金(3157)
教育(3078)
(3066)
编号(2904)
基金项目(2589)
(2583)
成果(2482)
课题(2118)
(1997)
自然(1839)
大学(1790)
自然科(1770)
自然科学(1770)
自然科学基金(1735)
项目编号(1706)
(1687)
(1673)
重点(1616)
规划(1605)
资助(1539)
(1533)
期刊
(3740)
经济(3740)
研究(3455)
教育(2746)
中国(2697)
图书(1332)
学报(1305)
(1294)
(1239)
大学(1225)
科学(1199)
管理(1005)
技术(989)
书馆(979)
图书馆(979)
农业(943)
学学(850)
(847)
业经(745)
资源(703)
职业(674)
城市(649)
高等(634)
(615)
论坛(615)
(559)
(533)
技术教育(533)
职业技术(533)
职业技术教育(533)
共检索到15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铭钟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应当提升文化自觉,努力构建以和谐理念为内涵的大学制度文化,促进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文、通识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当前,和谐正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而和谐的基础,则是高等教育内部架构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就一所大学来说,能体现其底蕴的,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物质形态,还在于它的内在精神形态。因而,一所大学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长吾  李莉  钱强  
绿色管理理念视角下的新时期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以管理控制论为理念基础,强调"无污染"管理本质要求,履行"以人为本"服务宗旨,促使管理者以"主动意识"完成制度建设。它能够对大学领导决策制度、基层信息反馈制度、人事制度、教学制度、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实践思路,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迈出探索性的一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少华  
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制度。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是指大学的针对性、质量观、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先进的大学制度体现在自主自治、开放性、服务性和质量评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雅声  马德山  
新时期,民族院校要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必须完成和实现自身的第二次跨越,即"现代化"——向现代新型民族大学的转变。要树立办现代化大学的理念,强化竞争意识;要树立办新型民族大学的理念,强化特色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质量意识;要树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改革"的理念,强化创新意识;要树立办学的国际化理念,强化开放意识。要坚持方向性、科学化、法治化、人性化、民主化、系统化和创新性的大学制度建设原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系统性的方针,作出全面部署,在这重大方针指引下应在全社会形成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财贸经济》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撰写笔谈,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显章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大学应当提升文化自觉,努力构建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促进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文、通与专、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振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和谐”理念,以“和谐教育”为手段,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现状入手,指出了其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对策,以期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晓丽  李春会  
构建和谐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大学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也指明了大学发展的方向。所以.探索建设当代大学和谐教育的理念是教育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耿淑梅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令学生焦心、家长揪心、社会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全新的就业形势,如何树立和谐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颖  陈君彦  张颖春  陈丽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彦翀  任大鹏  
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的完善应当以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指导,因为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律制度存在着种种不和谐。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理念下我国自然资源权利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成因,提出了以自然资源权利制度为核心,构建和谐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样国  黄平槐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潮中,我国形成了一批巨型大学。在2006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实力排在前85名的大学中,有39所高校可以称之为现代巨型大学。它们具有职能定位多元化、学科门类多样化、培养结构多层化、校园系统多区化、在校学生规模大、学校综合排名强等共同特点,同时也有着运行和发展的特殊性。关注和研究这些高校自身和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莲  
生态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生态理念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使大学文化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特征,必将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生态理念引领下的大学文化特征,并探讨了建设具备生态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祖宪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现代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和智力支持.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呼唤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创新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