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0)
2023(4010)
2022(3301)
2021(3147)
2020(2426)
2019(5836)
2018(5746)
2017(11009)
2016(5924)
2015(6658)
2014(6477)
2013(6428)
2012(5982)
2011(5407)
2010(5285)
2009(4803)
2008(4755)
2007(4048)
2006(3551)
2005(3196)
作者
(15725)
(13487)
(13140)
(12351)
(8532)
(6516)
(5917)
(5181)
(5020)
(4684)
(4549)
(4432)
(4174)
(4132)
(4075)
(3966)
(3841)
(3804)
(3715)
(3651)
(3284)
(3216)
(3095)
(3091)
(3001)
(2930)
(2829)
(2766)
(2617)
(2594)
学科
(26797)
经济(26773)
管理(15656)
(15064)
(11449)
企业(11449)
方法(10625)
数学(8515)
数学方法(8429)
(8117)
业经(6764)
地方(6654)
(6184)
理论(5922)
中国(5801)
农业(5775)
(4950)
环境(4645)
(4167)
(3765)
贸易(3763)
(3627)
(3554)
经济学(3518)
(3200)
(3178)
金融(3176)
(3149)
技术(3136)
教育(3017)
机构
大学(83973)
学院(83272)
(34632)
经济(33850)
管理(32011)
理学(27769)
理学院(27432)
研究(27404)
管理学(27055)
管理学院(26903)
中国(21147)
(18432)
科学(16398)
(15419)
(12874)
中心(12822)
(12552)
(12509)
师范(12448)
(12413)
财经(12397)
业大(11756)
研究所(11608)
北京(11219)
(11203)
经济学(11079)
师范大学(10286)
(10226)
(10077)
经济学院(9850)
基金
项目(56158)
科学(44773)
研究(43200)
基金(40776)
(35078)
国家(34760)
科学基金(30284)
社会(27752)
社会科(26172)
社会科学(26168)
(21845)
基金项目(21815)
教育(19435)
自然(18947)
自然科(18473)
自然科学(18470)
(18229)
自然科学基金(18151)
编号(18054)
资助(15812)
成果(14336)
(12707)
重点(12430)
(12327)
课题(12103)
(11809)
国家社会(11505)
创新(11019)
(10848)
教育部(10728)
期刊
(39261)
经济(39261)
研究(25459)
中国(16198)
(12455)
(11165)
科学(10983)
管理(10875)
学报(10536)
教育(10377)
大学(8371)
农业(7841)
学学(7617)
技术(7497)
财经(6179)
业经(6075)
经济研究(5714)
(5694)
金融(5694)
问题(5549)
(5456)
资源(5372)
(4767)
(4669)
图书(4376)
现代(4255)
技术经济(4110)
(3842)
理论(3575)
(3501)
共检索到12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合同与交易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现象,生产是各个经济流派的基本概念。这三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而是存在一个递进的关系。文章首先分析基本的合同类型,涉及产品合同、服务合同与雇佣合同,然后分析基本的交易类型,涉及产品交易、服务交易、雇佣交易、货币交易与货币转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合同与交易为基础的生产理论,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文章提出的关键命题是:合同活动不一定是交易活动,交易活动一定是合同活动;交易活动不一定是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一定是交易活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焦津洪  
一、对管制知情交易的不同理论观点知情交易是指知情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目前多数国家对于知情交易都采取了某种不同程度的管制。但是,究竟为什么管制知情交易,究竟要管制到何种程度,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并对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很大影响。这种争论在美国最有代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本利  李爱年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有效控制污染的政策和措施,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深入探讨了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论基础。拓宽了排污权交易理论基础研究的视角和范围,可以为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旭男  王长炜  
委托合同中的任意解除权体现合同的无偿性与特殊信赖关系,梳理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理解限制任意解除权等争论问题。委托合同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双方的主观性和任意性使合同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任意解除权中存在有偿与无偿、民事与商事委托相互交织情况。在借鉴德国、法国、日本及意大利等国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立法经验基础之上,得出有偿委托时适当限制任意解除权、双方处于共同利益或风险时可适当放弃任意解除权之观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武  
票据作为支付、结算、信用与融资之手段与工具,其总是附随于一定的交易、合同而产生,如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以汇票、本票支付买卖合同项下款项之安排,此据以产生票据关系的合同或交易可被称为基础合同或交易(下合简称为“基础合同”)。倘持票人向票据之债务人要求付款被拒付而起诉后者,后者能否以基础合同下之反诉,如买卖合同下之供货不符标准或卖方并无供货为由,作为对持票人追索权之抗辩理由?本文拟在英国及香港法律是下对该问题作些介绍与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试论以信息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目录学柯平现代目录学如何以信息理论为基础,体现信息、文献、书目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这些直接关系着现代目录学的发展。一、信息理论与现代目录学现代目录学的传统始于19世纪,福开森称之为“记述书籍的科学或艺术,或科学艺术兼备的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生  郁璇  
排放权交易是在实行总量控制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将市场机制充分运用于环境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和实现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政策。鉴于排放权交易制度取得的巨大成效和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探讨了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碳强度减排目标约束下的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环境进行了深刻剖析,旨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外的减排压力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舜  
本文以美国最高法院的重要判例为主线,讨论内幕交易的“特定事实”学说、经典理论和盗用理论,分析这些理论的普通法基础及其演变过程,以图说明内幕交易法的移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各国(地区)只有以自己的基本法律、执法机制和司法体制为依归,才能发展出合用的内幕交易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伟  熊英  章玲  
制度对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外直接投资急速发展,急需比较系统地阐明制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该机制就是制度通过影响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晓俊  刘海建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对资源基础观提出的批评进行检视和分析,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这些批评做出了回应。本文还从理论根源、理论关注的重点和分析角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范围以及理论中存在的缺陷对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应该在战略理论研究中以资源基础逻辑为主要理论观,同时借助交易成本理论对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其结论将更为透彻和完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理  
交易信用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交易信用既是创造商机的工具,又是制造风险的源头。信用的稀缺程度决定着交易双方对信用的利用水平,因此,建立和完善适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是净化流通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高洋  曾芳琴  
记者:在2007年度银行间外汇市场优秀交易员的评选中,您被评为优秀交易员,您觉得成为一名优秀的交易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高洋:首先要热爱这个行业,因为交易员这个工作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其次是交易员要有很强的自律性,因为每个交易员都有敞口限制、隔夜的头寸限制,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平座  
本文从自然主义价值论的自然基础和自然过程出发,分析货币的价值基础以及货币定价理论,在此基础上证明和分析了生产力平价理论。这对于货币理论和汇率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俊生  
自然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它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后300多年来,掠夺式开采和挖掘,全球绝大部分工业生产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不在地下,而是以废弃物的形式,如"汽车坟墓"、"钢铁坟墓"、"电子垃圾"等堆积在城市地表,并还在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这一与消费同步增长、纯度较高的"城市矿山",可以取代大部分矿藏、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科学证明,物质是不灭的,世界上有多少新,就会留下多少旧。将报废产品"再生"成同类新产品,比利用矿石生产,产业链可缩短90%、节能减排超过80%。随着原生资源的枯竭和再生资源的"富集",资源再生产业正在成为世界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