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1)
- 2023(8661)
- 2022(7840)
- 2021(7519)
- 2020(6269)
- 2019(14708)
- 2018(14790)
- 2017(29115)
- 2016(15739)
- 2015(17845)
- 2014(17883)
- 2013(17786)
- 2012(15987)
- 2011(14254)
- 2010(14030)
- 2009(12669)
- 2008(12119)
- 2007(10388)
- 2006(8909)
- 2005(7597)
- 学科
- 济(60620)
- 经济(60552)
- 管理(47493)
- 业(44705)
- 企(38106)
- 企业(38106)
- 方法(30399)
- 数学(26247)
- 数学方法(25953)
- 农(15791)
- 中国(14551)
- 财(14465)
- 业经(13998)
- 学(13757)
- 地方(12182)
- 贸(10969)
- 贸易(10965)
- 理论(10794)
- 易(10644)
- 农业(10514)
- 和(10474)
- 技术(9850)
- 务(9750)
- 财务(9693)
- 财务管理(9679)
- 环境(9561)
- 制(9528)
- 企业财务(9133)
- 教育(8748)
- 划(8570)
- 机构
- 大学(221454)
- 学院(219952)
- 管理(93142)
- 济(82820)
- 理学(81749)
- 经济(80921)
- 理学院(80886)
- 管理学(79552)
- 管理学院(79170)
- 研究(69194)
- 中国(49509)
- 京(46977)
- 科学(44719)
- 财(36229)
- 所(34120)
- 业大(33871)
- 农(33273)
- 研究所(31444)
- 中心(31075)
- 财经(30080)
- 江(30015)
- 北京(29592)
- 范(29136)
- 师范(28883)
- 经(27343)
- 农业(26174)
- 院(25282)
- 州(25197)
- 商学(23767)
- 商学院(23497)
- 基金
- 项目(156969)
- 科学(122950)
- 研究(115184)
- 基金(113572)
- 家(98342)
- 国家(97511)
- 科学基金(84241)
- 社会(70534)
- 社会科(66736)
- 社会科学(66717)
- 基金项目(61558)
- 省(61299)
- 自然(56216)
- 自然科(54864)
- 自然科学(54854)
- 自然科学基金(53840)
- 教育(52477)
- 划(51621)
- 编号(47881)
- 资助(46820)
- 成果(38140)
- 部(34268)
- 重点(34248)
- 创(32603)
- 发(32574)
- 课题(32053)
- 创新(30241)
- 科研(30075)
- 项目编号(29868)
- 教育部(29435)
共检索到303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中美
以反垄断替代反倾销是指对跨国境的价格歧视行为,可以以反垄断法加以规制而少用或不用反倾销工具。文章认为,相互取消反倾销,但并不代之以反垄断,这种建议是目前较为可行的,并建议在双边或区域性层面首先进行这样的努力。
关键词:
反倾销 反垄断 替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成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致使相关企业损失严重。本文对欧盟和美国对我国反倾销中的"替代国价格"制度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替代国价格"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替代国价格"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反倾销 替代国价格制度 市场经济地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甲庆 余泓
供给替代是相关市场界定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竞争约束力量,但由于它的不完全性和潜在性,适用供给替代性可能产生过宽界定相关市场的风险,因此,应从供给反应的可能性、及时性、充分性等方面予以限制。此外,在适用供给替代性界定相关市场时应采用间接模式。
关键词:
供给替代性 相关市场界定 反垄断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桓刚
反倾销起诉已成为中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两大壁垒之一。替代国价格的采用更使我国出口产品受到不公正的歧视性待遇。采用替代国价格来确定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存在着诸多弊端,而非市场经济地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反倾销 替代国 非市场经济地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仕辉 谢雨池 邓莹莹
对印度反倾销申诉样本构成、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被诉中国、中国台湾和欧盟的影响较大。实证分析发现印度反倾销申诉对被诉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征收关税和实施反倾销措施都会导致被诉方涉案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减少,即均存在贸易破坏效应,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发现反倾销措施对印度进口贸易的限制作用均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印度替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同时,印度反倾销措施还对被诉方出口具有贸易转移效应,使被诉方出口市场丧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宇
对现行反倾销国际规则进行改革始终是国际贸易领域令人关注的议题。在众多改革建议中,利用保障措施条款替代反倾销规则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阐述了保障措施条款替代反倾销规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两套具体的替代方案,并对未来的改革路径选择提出了更具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反倾销规则 保障措施条款 可行性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艳军
替代国制度作为反倾销调查中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计算"正常价值"的一种特殊方法,其合法性被WTO规则所确认。该制度存在理论基础界定不明,实践中被进口国滥用等缺陷,宜从明确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限制替代国适用等方面进行完善。中国作为替代国制度滥用的最大受害国之一,在国际层面,应正确解读《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签署多边或双边协定、警惕"特殊市场状况"条款、采取适度合理的贸易保护反制措施等,在国内层面,应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完善反倾销法、建立反倾销调查预警机制、主动提供替代国等,统筹考量、综合权衡、精准对策,充分依据既有国际贸易规则,以期切实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替代国制度 反倾销 滥用 贸易保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珂珂 钟根元
文章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垂直市场结构的国内外上下游垄断的产业模型,在假定企业和政府均处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推导出国内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反倾销税率,发现一国最优反倾销税率与本国市场容量正相关,与出口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负相关。文章建议我国企业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我国政府应通过国际谈判等争取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更加公平公正待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勇 谢依依
欧盟对外反倾销的新替代国制度删去了旧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称谓与相关规则,引入了"重大扭曲"的概念与判断标准。依据该制度,欧盟委员会在认定中国经济存在重大扭曲的前提下应继续使用替代国价格方法。欧盟新替代国制度的首要立法目的是应对《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项(ii)目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所引发的法律挑战,同时保持对华反倾销措施的高效性与便捷性。从法律特征上讲,新制度变相延续了旧制度下的替代国价格方法,同时严重背离了反倾销的原有目的,扩展了反倾销法的传统适用范围,并试图进一步干涉出口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欧盟新替代国制度是对WTO反倾销一般纪律的违反,且在2016年12月11日后不再拥有《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 条的特别授权,故该制度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内不具有合法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非
通过对欧盟替代国政策的法律及实践的研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欧盟反倾销法有关替代国的法律和实践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事实上导致了对中国企业的不公正的待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以往许多具体的案例中,应该说存在大量抗辩的机会,存在取得胜诉的可能性。但由于中方企业不熟知其法律及实践,不了解其实体和程序规定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怯于应诉,致使中国企业失去了许多可能胜诉的机会。本文是在揭示欧盟替代国法律及实践中的不合理因素这一方面所作的尝试,以期待为中国企业提供对抗欧盟替代国政策的理由和依据。了解并揭示这些不合理性,是中国企业维护自己尊严和利益、改变自己被动地位的重要的突破口。
关键词:
欧盟 反倾销法 替代国 不合理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鹏 穆瑞杰 刘志刚
从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角度入手 ,总结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等诸多方面的经验 ,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占主导地位的行政垄断 ,从概念的界定、形成的原因及立法现状等方面进行剖析。最后 ,阐述对反垄断立法的一些立法建议。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反垄断 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则
反垄断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最基本命题之一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特殊现象 ,重点讨论商品市场流通领域垄断和反垄断的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垄断,即相对于自由竞争而言的独占,并非资本主义社会始有的经济现象,前资本主义社会亦不罕见。 宋代(960—1279)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历史时期,国内市场发育水平空前提高,商业非常繁荣,但市场垄断问题却很突出。北宋中期政府推行“市易法”的初衷,就是试图解决大中城市已很严重的市场垄断问题。而“市易法”所涉及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君 陶艳娟
会计要与时俱进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反倾销会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反倾销会计的研究初衷,是出于对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至今愈演愈烈的国外对我国发起的日益加剧的反倾销诉讼中会计应起作用的探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需要反倾销会计来助阵,这是个极具开发价值的会计新领域。本文在介绍了我国反倾销诉讼日益严峻形势的基础之上,归纳、评述了国内学者对反倾销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及现状,重点对我国如何开展反倾销会计理论研究和大力培养反倾销会计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会计 反倾销 市场经济 反倾销会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江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第15条规定了中国产品在受到其他世贸成员反倾销调查时所适用的特殊规则。这一条款往往被称为"市场经济条款",将该特殊规则与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挂钩,使中国处于不利地位。本文从《中国入世议定书》、《反倾销协定》等相关条款的文本解读、发展历程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反倾销调查中正常价值认定的一般原则和例外情况,认为《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实质上是对反倾销"替代国"方法适用的特殊规定,具有一定时限性。而且现有世贸反倾销规则中对"替代国"方法的适用具有严格的限定条件,不应扩大解读和滥用。《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到期后,其他世贸成员继续对华适用"替代国"方法存在违规风险,中国应从多个层面加以积极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