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9)
- 2023(3978)
- 2022(3273)
- 2021(3115)
- 2020(2317)
- 2019(5095)
- 2018(4609)
- 2017(8890)
- 2016(4544)
- 2015(5042)
- 2014(4944)
- 2013(4735)
- 2012(4255)
- 2011(3554)
- 2010(3302)
- 2009(3142)
- 2008(3003)
- 2007(2447)
- 2006(1876)
- 2005(1612)
- 学科
- 济(14524)
- 经济(14502)
- 管理(12555)
- 业(11745)
- 企(11318)
- 企业(11318)
- 方法(5868)
- 中国(5374)
- 业经(5273)
- 理论(4850)
- 财(4561)
- 农(4322)
- 和(3783)
- 文化(3768)
- 教育(3732)
- 学(3594)
- 产业(3486)
- 数学(3407)
- 数学方法(3340)
- 务(2983)
- 财务(2981)
- 财务管理(2977)
- 贸(2935)
- 贸易(2932)
- 地方(2931)
- 农业(2929)
- 制(2873)
- 易(2851)
- 企业财务(2831)
- 技术(2663)
- 机构
- 大学(61170)
- 学院(61118)
- 管理(23038)
- 济(22550)
- 经济(22086)
- 理学(20249)
- 理学院(19990)
- 管理学(19705)
- 管理学院(19566)
- 研究(18135)
- 中国(12845)
- 京(11826)
- 财(11254)
- 范(10274)
- 师范(10182)
- 科学(10168)
- 财经(9301)
- 中心(8648)
- 经(8600)
- 师范大学(8308)
- 江(8264)
- 所(7835)
- 经济学(7322)
- 财经大学(7150)
- 研究所(7110)
- 北京(7066)
- 州(6793)
- 商学(6702)
- 经济学院(6648)
- 商学院(6630)
- 基金
- 项目(41938)
- 科学(33947)
- 研究(33881)
- 基金(30660)
- 家(25884)
- 国家(25601)
- 社会(22724)
- 科学基金(22493)
- 社会科(21476)
- 社会科学(21474)
- 基金项目(16249)
- 省(15651)
- 教育(15543)
- 编号(14179)
- 划(13573)
- 自然(13037)
- 自然科(12749)
- 自然科学(12747)
- 自然科学基金(12519)
- 成果(12146)
- 资助(10752)
- 部(9598)
- 重点(9589)
- 国家社会(9400)
- 创(9364)
- 发(9243)
- 课题(9229)
- 项目编号(9101)
- 性(8892)
- 人文(8814)
共检索到8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文昊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在世界文化发展长河中处于领先地位,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在经历了朝代更迭、聚散分合以及各种战争灾害后,华夏大地的各民族还是凝聚为一体,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华夏文化。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华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发展状态,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逐渐构成了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特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俊宴 吴明伟
注重城市文化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特色的体现是当今城市规划的大趋势。因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大背景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价值准则正趋于多元化,文化意义上、社会意义上、经济意义上的不同价值观相互交织,共同推进着保护的进程。落实到城市规划上,同样应尊重不同城市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环境,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总体研究,拓展保护价值观,区别不同保护方法,确定更广泛的实施策略,对其进行多元化保护。
关键词:
城市历史文化 多元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云 刘丹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以《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书为例,探讨在当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具体的保护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霍力岩 李敏谊
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具有文化性的观点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在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和倡导合作3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实际支持;多元智力理论在5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即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将不同文化整合到课程之中、采用适合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与社区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 姜劲松 牛元莎 宋敏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
关键词:
文化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文化传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 姜劲松 牛元莎 宋敏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方法,并以苏州市光福历史文化名镇为案例,进行规划方法的实践和总结,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思路。
关键词:
文化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文化传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昱 彭祚登
国槐作为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且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国槐自古以来充分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这也使其上升到更高的文化意义领域,奠定了国槐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槐文化是树木文化乃至中国林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国槐的栽培历史,国槐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学艺术中的体现以及国槐的经济价值。开展此项研究,对填补树木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对国槐的文化属性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槐 历史文化 经济价值 文化属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科学与科学教育是一种文化,这意味着它们建基于文化心性、且关乎文化心性之完善。正是西方的"外延心性"孕育、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外延心性"有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问题解决的生活方式。而中国旨在追寻"生活真理"的"内容心性"又有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我国科学教育在"西学东渐"以来425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文化危机占去了大多数时光。而从危机中崛起是我国科学教育21世纪的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杨
<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由李和平、肖竞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一书,对当前以市场为主要导向下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历史街区、工业遗产、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类遗产提出了具体保护方法,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梅 周宏伟
在分析探讨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总结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基于文化、社会、建筑视角的三大研究模块,而在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历史文化村镇的定量评价与保护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历史文化村镇 研究进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明
满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大量特色的风俗文化,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满族的民俗习惯,带给人们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源自于由满族所统治的封建王朝清朝。由赵佐贤、张佳生编著,白山出版社出版的《满族文化资源与开发》一书全面描绘了满族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婚嫁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间文学、音乐文化、舞蹈文化、游艺文化、祭祀文化以及旅游文化方面,并针对这些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度的探讨。笔者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伦理思想研究》(16B2X083)以及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化翻译视域下吉林省满族文化旅游外宣英译研究》(JJKH20211393SK)的研究结合该书对满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以及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雨
1929年南京《首都计划》一向以注重历史文化传承而著称。以《首都计划》为中心,探讨近代南京历史文化问题上政治、学术和社会力量的博弈。研究立足于当时的规划背景,梳理了《首都计划》的规划原则以及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学界和民众关于固有形式建筑、城墙存废和旧城道路改造的论争。《首都计划》中历史文化思想的形成,反映了强化民族认同的政治意图,并受到城市美化运动和田园城市运动等欧美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民众从民生角度出发对大规模拆建行为的反抗,也减缓了对历史城区的破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晓明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与各个以及地区的对外交流以及互动性更加良性,这不仅增加了对多元文化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提高了对多元文化的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内容的基础上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创新,从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多元文化英语专业人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仲尧
本文论述了历史名城的主要特征,认为历史名城的经济功能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历史名城作为旅游资源的意义,更要自觉运用名城的文化力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
历史名城 文化力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