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
- 2023(1274)
- 2022(1159)
- 2021(1079)
- 2020(953)
- 2019(2180)
- 2018(2118)
- 2017(4455)
- 2016(2373)
- 2015(2677)
- 2014(2521)
- 2013(2666)
- 2012(2425)
- 2011(1980)
- 2010(1996)
- 2009(2044)
- 2008(2133)
- 2007(1829)
- 2006(1754)
- 2005(1568)
- 学科
- 税(21502)
- 税收(20072)
- 收(19907)
- 济(7985)
- 经济(7975)
- 财(7573)
- 管理(7164)
- 企(6907)
- 企业(6907)
- 业(5543)
- 方法(4441)
- 和(4012)
- 财政(4007)
- 政(3410)
- 务(3295)
- 财务(3295)
- 财务管理(3291)
- 业经(3187)
- 企业财务(3085)
- 理论(2942)
- 法(2666)
- 企业经济(2575)
- 经济理论(2455)
- 收入(2377)
- 数学(2060)
- 数学方法(2042)
- 出(1903)
- 税法(1696)
- 支出(1529)
- 中国(1485)
- 机构
- 学院(28744)
- 大学(28175)
- 财(13987)
- 济(11019)
- 经济(10813)
- 税(10795)
- 管理(9391)
- 财经(9025)
- 务(8896)
- 税务(8346)
- 研究(8306)
- 经(8095)
- 理学(7964)
- 理学院(7897)
- 管理学(7736)
- 管理学院(7685)
- 中国(7268)
- 局(6678)
- 财经大学(6513)
- 财政(5518)
- 京(5477)
- 家(5360)
- 江(5266)
- 政(5209)
- 国家(5160)
- 省(5080)
- 科学(4850)
- 税务局(4696)
- 所(4472)
- 国家税务(4183)
共检索到52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一力
1991年4~月间,浙江人赵××与湖南人王××在罗马尼亚相识后,共同策划回国办理劳务输出护照,从中牟利。二人按照商定,回国后分头行动。赵××到浙江省某县联系出境人员及其户口迁移证;王××到湖南省联系办理出国护照手续。1991年6月中旬,赵××在办理了出境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晓伟
我国刑法对于偷税罪"二次行政处罚"犯罪成立标准的规定存在诸多立法缺陷,而且不符合税收征管实际,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应对此进行相应的修改予以完善:明确规定"二次行政处罚"的时限与数额;将扣缴义务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犯罪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德金
法人犯罪本质上仅是一种观念上的犯罪。法人犯罪成立与否,在于对法人失范行为的管理与惩治模式的选择。比较域外法人犯罪制度,可发现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在惩罚依据、罪责模式、归责原则等基础性问题上存在诸多相互抵牾之处。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在矛盾和混乱之中走上主体扩张道路,但其表面的扩张带来了更多司法失衡问题。我们应在符合刑法体系结构及满足刑法自身逻辑的前提下,以理性主义为思想基调,以法人人格为归责依据,坚持单位与其成员刑事责任相对独立,使得两元主体分别回归本体责任。
关键词:
单位犯罪 部门意志 法人人格 惩罚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成玉
土地犯罪与法律责任研究张成玉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刑法》。新的《刑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刑法分则中增设了有关土地犯罪的条款,对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耕地、严厉打击各种土地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标志着我国土地法制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淑英 许文立
本文以Richard Abel Musgrave的税权划分原则以及Richard B.Stewart和Wallace E.Oates的环境分权理论为基石,结合我国环境保护事权划分、排污费收入归属现状、地区间排污费收入不平衡状况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四方面的实践背景,参照OECD和EEA国家环境税(费)收入归属划分的经验,分析提出:我国环境税应选择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共享税模式,将其大部分税收收入划归地方政府所有。
关键词:
环境税 税权划分 收入归属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建君 杨继平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归因风格与应对风格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37名犯罪青少年和139名普通青少年接受归因风格与应对风格的问卷调查。结果:(1)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在归因风格的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2)在应对风格的比较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注重情绪表达的应对策略、理智-合理化策略、行为-生理策略、否认-压抑策略五个因子上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结论:犯罪青少年在归因风格上倾向于外在性、不稳定性、局部性和不可控性。犯罪青少年归因风格与应对风格及其内部各因子间具有显著相关,且"内外在性"和"局部整体性"两个因子能够有效预测其应对风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鲍新则 李宏杰
单位实施贷款诈骗的,不能避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仅按照自然人犯罪论处;2014年刑法立法解释并没有改变2001年司法解释对单位贷款诈骗行为的归责原理,该款是一条注意规定;信用卡诈骗罪和有价证券诈骗罪没有增设单位犯罪主体的必要,前置性法律规范已然有效规制相应行为,但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第200条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关键词:
单位犯罪 贷款诈骗罪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大明
依法治税的关键在于征税主体行为的规范。当前,地方政府犯罪是依法治税的最大威胁,不遏制政府犯罪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依法治税。不能把政府犯罪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政府个别领导人的品质恶劣或思想作风腐败,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制度的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政府及税务机关的治税权力的边界不明确;税收计划与税收工作考核制度有偏;财政体制不完善;干部制度存在缺陷;对政府犯罪的监督打击不力;税收法制环境不良等。防范和制止政府犯罪必须从治理产生政府犯罪的环境和条件入手,贯彻税收法律主义,构建有效的防范与惩治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博华
互联网时代,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呈交叉混合态势且普遍高发。逃税犯罪中形成的违法收入,经过网络金融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可以达到隐瞒来源、逃避监管与规避税收的目的,并引发包括洗钱犯罪在内的网络金融犯罪。本文通过对数据、制度和系统等主要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整合技术要素,构建了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分类场景治理应用模式,最终建立了涵盖识别与预防、监测与预警以及响应与决策在内的犯罪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