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2)
- 2023(13877)
- 2022(11779)
- 2021(11113)
- 2020(9140)
- 2019(21038)
- 2018(21053)
- 2017(39806)
- 2016(21536)
- 2015(24158)
- 2014(24148)
- 2013(23243)
- 2012(21060)
- 2011(18844)
- 2010(18638)
- 2009(16869)
- 2008(16290)
- 2007(14434)
- 2006(12405)
- 2005(10228)
- 学科
- 济(78349)
- 经济(78268)
- 管理(66607)
- 业(60591)
- 企(52212)
- 企业(52212)
- 方法(34928)
- 数学(29441)
- 数学方法(29122)
- 中国(23154)
- 农(21457)
- 业经(19629)
- 财(19482)
- 技术(19392)
- 地方(18565)
- 学(16231)
- 理论(15475)
- 农业(14449)
- 和(13980)
- 制(13723)
- 教育(13580)
- 贸(13570)
- 贸易(13560)
- 环境(13195)
- 技术管理(13189)
- 易(13146)
- 务(12263)
- 财务(12191)
- 财务管理(12171)
- 划(12167)
- 机构
- 大学(291047)
- 学院(288975)
- 管理(119095)
- 济(109241)
- 经济(106668)
- 理学(103614)
- 理学院(102525)
- 管理学(100845)
- 管理学院(100316)
- 研究(90309)
- 中国(66507)
- 京(61259)
- 科学(55988)
- 财(49797)
- 所(42588)
- 业大(41932)
- 江(41906)
- 中心(41856)
- 农(40655)
- 范(40415)
- 师范(40104)
- 财经(39924)
- 研究所(38890)
- 北京(38437)
- 经(36383)
- 州(34747)
- 院(33791)
- 师范大学(32004)
- 经济学(31692)
- 技术(31591)
- 基金
- 项目(203723)
- 科学(161003)
- 研究(155424)
- 基金(145254)
- 家(124438)
- 国家(123326)
- 科学基金(107688)
- 社会(96577)
- 社会科(91361)
- 社会科学(91340)
- 省(81781)
- 基金项目(78139)
- 教育(72640)
- 自然(68753)
- 划(67674)
- 自然科(67171)
- 自然科学(67160)
- 自然科学基金(65948)
- 编号(64870)
- 资助(57471)
- 成果(53163)
- 创(46477)
- 课题(45058)
- 重点(44965)
- 部(44405)
- 发(43432)
- 创新(42534)
- 项目编号(40561)
- 大学(38863)
- 教育部(38693)
- 期刊
- 济(118121)
- 经济(118121)
- 研究(84963)
- 中国(60400)
- 教育(44666)
- 管理(44568)
- 学报(41892)
- 科学(39077)
- 农(36722)
- 财(36718)
- 大学(32802)
- 学学(29553)
- 技术(27198)
- 农业(26140)
- 融(21337)
- 金融(21337)
- 图书(20827)
- 业经(20823)
- 财经(18392)
- 经济研究(18098)
- 科技(16413)
- 经(15697)
- 问题(14946)
- 书馆(14254)
- 图书馆(14254)
- 技术经济(14187)
- 理论(14125)
- 业(13560)
- 实践(13174)
- 践(13174)
共检索到418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锡敏 何淑冰
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际和掌握书本技术并运用于生产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当今社会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如何利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和科研成果,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以此来建设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的实习基地。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 实习基地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强伟纲 承剑芬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2011计划",认定一批"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中心已成为国家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重要结合点的高校,要积极探索结合自身优势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协同创新平台。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为高职教育开展协同创新提供了有效载体。高职院校需要在基地建设的全过程贯彻协同创新理念、兼顾多方利益、创新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和资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有益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一丁
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协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作为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需在招聘、选用、激励、考核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院校 人事人才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明学 陈洪
提高高校专利转化率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从专利产生的氛围、过程、转化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专利转化 协同创新 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珂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催生了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这一计划紧密地契合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为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高校要积极争取、联合政校企等多方面的支持,构建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等多维支持结构,形成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协同模型和策略。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协同创新 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玉欢 黄宗伟
教师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高职院校寻求自身突破的重要途径,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缺乏清晰的共同目标、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为有效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治理提升,需重视制定共同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保障机制等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玉萍
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的互动融合属于教育部计划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系统中的第四种类型,双方的协同互融有着充分的外部条件保障和内在需求动力。在政府和院校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条件及地方产业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前提条件下,双方在人才培养、生产应用、组织管理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将实现协同创新、互动融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健
阐述了协同创新思想的来源,分析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中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探讨了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路径,认为可以从跨学科协同创新、跨组织协同创新与跨国界协同创新入手,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生培养过程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金花 杨陈
IT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的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隐性知识转化效率视角来探讨IT能力对联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对隐性知识吸收转化效率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同时,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即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更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侯二秀 秦蓉 杨洋 石晶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了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内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以62个科研团队中498名团队成员为调研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内部协同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外部协同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部分外部协同因素会作用于内部因素,从而产生协同关系,共同作用于团队创新绩效,并在文末提出了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研团队 团队创新绩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常冬梅
文章指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专职教师准入制度不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明显不足、教师分类与考核缺乏科学依据、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四个问题,进而对政校行企协同创新中各主体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政校行企协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四位一体"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多方参与制定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多元路径健全兼职教师制度。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 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玲
教师知识共享是高职院校知识管理关注的焦点,由于知识特性、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三方面原因,教师知识共享存在阻碍。专业群建设能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有效途径和良好平台、促使教师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对此,在教师知识共享和高职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基础上,从制度、环境、人三方面构建协同创新的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知识共享 专业群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健 周志刚
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区域现代职业教育虽有各类建设,但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仍处于初始阶段。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子系统和必要基础,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本文依据系统科学等理论,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该体系内诸要素之间以及该体系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解析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价值特征,可以有效探究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炜 校利敏
[目的/意义]揭示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的科学内涵,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结合Multi-Agent建模和CAS理论,依据知识势差网络联结原则和保密资质级别匹配原则,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网络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模型,定量模拟微观主体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断键重连"规则和学习吸收机制等。运用Matlab仿真探究其知识转移过程的内在机理,刻画了网络合作规模、主体融合开放度对知识水平的动态影响,揭示创新网络基本拓扑结构及其动态演化规律。[结果/结论]网络合作规模、主体融合开放度与知识转移绩效有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会推动协同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且网络演化过程中出现显著的小世界性;网络知识水平和拓扑结构存在协同演化现象。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民参军 知识转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伟 王庆金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是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多集中于外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及其创新活动,而往往忽视企业内部协同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和内部协同创新体系,系统探讨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笔者认为企业应发挥目标契合的序参数的聚合效应,综合协同创新应综合内外创新驱动力来提高协同创新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内部协同 企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