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3)
2023(14954)
2022(13060)
2021(12398)
2020(10517)
2019(24191)
2018(24325)
2017(45519)
2016(25272)
2015(28866)
2014(28374)
2013(27692)
2012(24988)
2011(22068)
2010(22256)
2009(20342)
2008(19931)
2007(17413)
2006(15275)
2005(13182)
作者
(69407)
(57418)
(57174)
(54277)
(36754)
(27613)
(25991)
(22411)
(21841)
(20686)
(19795)
(19222)
(18284)
(18173)
(17578)
(17354)
(17235)
(17089)
(16489)
(16367)
(14206)
(14168)
(13862)
(13100)
(12921)
(12804)
(12785)
(12602)
(11529)
(11401)
学科
(93770)
经济(93683)
管理(82365)
(74285)
(65642)
企业(65642)
方法(44677)
数学(38036)
数学方法(37429)
中国(26453)
(24785)
(24286)
业经(22712)
地方(21069)
技术(20724)
(19562)
理论(19493)
(17114)
(16747)
财务(16644)
财务管理(16613)
(16121)
农业(16119)
企业财务(15487)
(15414)
(15331)
贸易(15320)
(14802)
(14484)
银行(14442)
机构
学院(338467)
大学(337301)
管理(140088)
(125892)
经济(122773)
理学(120305)
理学院(118946)
管理学(116701)
管理学院(116046)
研究(105927)
中国(80752)
(72640)
科学(67347)
(58512)
(51934)
(51025)
(50292)
业大(49859)
中心(49380)
研究所(47304)
财经(46061)
(45988)
北京(45834)
师范(45613)
(42150)
(41777)
(39119)
农业(39110)
技术(38798)
师范大学(36340)
基金
项目(232611)
科学(182838)
研究(172544)
基金(165797)
(142989)
国家(141740)
科学基金(123306)
社会(105919)
社会科(100180)
社会科学(100150)
(94067)
基金项目(88762)
教育(81180)
自然(81042)
自然科(79188)
自然科学(79175)
(77918)
自然科学基金(77679)
编号(71780)
资助(68096)
成果(57786)
(51670)
重点(51596)
课题(50222)
(49812)
(49106)
创新(47481)
项目编号(44473)
科研(43865)
大学(43585)
期刊
(139335)
经济(139335)
研究(97099)
中国(72012)
管理(54964)
学报(50579)
教育(47498)
科学(47319)
(46009)
(44579)
大学(38693)
学学(35761)
技术(35505)
农业(31159)
(27042)
金融(27042)
业经(23599)
财经(21350)
经济研究(21131)
图书(20902)
(18683)
科技(18238)
(18225)
技术经济(17530)
问题(17298)
理论(16040)
现代(15609)
资源(15307)
(15297)
实践(14873)
共检索到501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冰  曹允春  
以协同创新视角审视了当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以航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例,设计了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了该模式下参与人才培养的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关系以及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理念对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校应通过积极开展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所协同、校政协同的形式,以及借助中介机构的辅助协同作用,培养适应社会的高层次、特色型物流管理类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强  卞华  朱小萌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与培养,但是高职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探析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视角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等方式,以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俐华  时炼波  
为应对物流网时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的挑战,高职院校确定了物流管理人才高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通过多层次课程体系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主体角色转换和人文素质交流等系列培养方法,达到物流管理人才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通过学校、企业与科研单位共建项目,开展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真正切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魏学将  王猛  
通过分析智慧物流时代下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和能力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应用型智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最后,结合武汉工商学院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该校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付玮琼  
基于"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高等教育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与项目研究背景,依托协同创新的思想,提出物流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理念。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拓展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教学团队、优化教学管理过程的综合改革实践环节,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开拓国际化视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敏  
阐述了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分析了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关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丹莉  吴林蔓  吴元佑  
结合赴德国学习的经历和工作实际,从分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特色入手,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加强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艳  郭兆平  
本文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理实一体课程、独立实训与技能大赛三个层次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围绕岗位能力培养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实践教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通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促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小平  侯凤丽  樊相宇  
针对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利弊,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我校实际和培养模式的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培训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培养出专业化、综合型高水平物流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金河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课设置盲目、教材质量不高、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应优化课程结构、自编教材或优选教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黎红  
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了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创新物流技术技能的培养模式,构建了高职学生逐级递进而完整的"物流技术技能培养链条",从"方法(工具)应用能力"到"物流各子系统作业能力"再到"物流综合技能与能力"三个层面对高职学生的物流技术技能进行培养,使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从"碎片化"整合到"系统设计"层面,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物流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使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更能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职业人"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喜才  
梳理了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类型,最后提出了互联网+培训、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结合、企业大学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明田  
当前地方性高职院校正处于应用型转型关键阶段,而高职院校物流教学模式却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物流环境。针对目前区域高职院校物流教学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共建的角度构建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产教协同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四个层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区域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可成  王雷  
考虑生源特点,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管理岗位就业机会。制定符合岗位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案。切合行业实际需求,做好师生与企业的双向深入互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耀东  
公共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公共管理人才在素质培养方面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建设正在经历由过去注重人事行政、行政法规、财务行政、组织原理和公文处理等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转变到注重绩效评估、战略管理、科学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知识与能力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