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2)
- 2023(6454)
- 2022(5401)
- 2021(4869)
- 2020(4270)
- 2019(9365)
- 2018(9247)
- 2017(17640)
- 2016(9616)
- 2015(10624)
- 2014(10709)
- 2013(10285)
- 2012(9401)
- 2011(8186)
- 2010(8758)
- 2009(8724)
- 2008(8417)
- 2007(7546)
- 2006(6600)
- 2005(6359)
- 学科
- 管理(34529)
- 济(33218)
- 经济(33146)
- 业(32546)
- 企(27252)
- 企业(27252)
- 财(15210)
- 方法(15032)
- 制(14690)
- 数学(12508)
- 数学方法(12359)
- 中国(12229)
- 审计(12211)
- 险(11066)
- 保险(10975)
- 银(10053)
- 银行(10046)
- 务(9959)
- 财务(9937)
- 财务管理(9868)
- 行(9496)
- 企业财务(9427)
- 体(9008)
- 融(8862)
- 金融(8860)
- 业经(8344)
- 体制(7932)
- 农(7929)
- 度(7091)
- 制度(7060)
- 机构
- 大学(134039)
- 学院(132767)
- 济(56561)
- 经济(55327)
- 管理(52409)
- 理学(44173)
- 理学院(43747)
- 管理学(43140)
- 管理学院(42881)
- 研究(40803)
- 中国(37606)
- 财(34757)
- 京(28324)
- 财经(26346)
- 经(23857)
- 科学(21644)
- 江(21151)
- 中心(19861)
- 财经大学(19815)
- 所(19715)
- 经济学(18090)
- 北京(17261)
- 农(17066)
- 研究所(16813)
- 州(16238)
- 经济学院(16223)
- 业大(15951)
- 商学(15186)
- 院(15123)
- 商学院(15060)
- 基金
- 项目(84961)
- 科学(67987)
- 基金(64210)
- 研究(63050)
- 家(54776)
- 国家(54347)
- 科学基金(47886)
- 社会(42515)
- 社会科(40353)
- 社会科学(40341)
- 基金项目(33608)
- 省(31866)
- 自然(30350)
- 自然科(29602)
- 自然科学(29595)
- 自然科学基金(29081)
- 教育(28878)
- 划(26606)
- 资助(26439)
- 编号(24631)
- 制(22674)
- 成果(20927)
- 部(19938)
- 重点(19039)
- 国家社会(18040)
- 教育部(17852)
- 创(17717)
- 性(17678)
- 课题(17291)
- 人文(17283)
共检索到212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章轲
最近,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该办法将从2004年4月1日起试行。为什么需要推出这样一个比较严格的办法?这是环境变化、外部需求和内部激励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审计机关在追求成果最大化的前提下,对约束风险的一种制度设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本文从探讨存款保险的体制目标入手,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护小额储户利益、防范银行危机、提供存款清偿机制等功能,展示了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的市场取向,以及能提供有效的金融稳定机制。通过分析存款保险与其他种类保险的特征,揭示了存款保险所隐含的道德风险与代理问题。文章认为,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需要有一系列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完善的银行治理结构、审慎的银行监管、普遍的存款保险理念、单一的存款保险机制、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监管协调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在法律制度、组织架构、融资机制、监管协调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稳定 道德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阙方平 刘芳 王卓凡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贷款划分标准,克服了原来贷款单纯依据时间划分的“一逾两呆”四级分类法的弊端,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许多配套制度仍不健全的情况下,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在推行中遇到了许多与现实情况的不协调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照新制度经济学原理,提出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帕累托改进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贷款风险分类制度 成本约束 帕累托改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书建 徐玖平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 ,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风险企业家为信息优势一方 ,而风险投资家为信息劣势一方 ,信息的不对称势必导致风险投资家逆向选择风险企业家以及风险企业家偷懒等道德风险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为了保证投资的成功 ,风险投资机构应该 :( 1)认真筛选投资项目以克服逆向选择问题 ;( 2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减少道德风险。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风险投资 激励 约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施建军
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变的日益复杂。一方面,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待提高,巨大的资金供求压力需要高校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财务运行机制,同时,也要进一步激发高校生财、聚财、理财的财务功能,以强化高校资金的统筹规划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中国虽然从国债年度额度审批制度转变到国债余额管理制度,但是国债期限结构创新的制度约束仍然存在。研究表明国债余额管理制度没有解决长期国债短期化的制度供给问题,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缺位是国债期限结构创新的制度供给约束;现行汇率制度制约着央行对短期国债的需求,央行票据对短期国债出现了替代现象,这些构成了国债期限结构创新的需求制约因素。最后,本文提出国债期限结构创新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期限结构 国库现金管理制度 汇率制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项后军 郜栋玺
市场约束作为巴塞尔协议Ⅱ三大支柱之一以及衡量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利率市场化等又是提高银行市场约束程度的实质性推动力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约束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藉此评估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政策影响及利率市场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我国银行整体的市场约束能显著抑制其风险承担,但分类的结果则表明地方性银行的市场约束效应最明显,大型银行次之,外资银行则不显著;进而,在考虑利率市场化因素之后,除外资银行以外的市场约束效应均有所增强,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对价格约束效应的作用要远强于其对数量约束效应的影响。(2)基于合成控制法的估计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市场约束对地方银行的影响更明显,且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价格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较之其通过数量约束的作用效果要更强。(3)综合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约束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影响开始趋于明显,并使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逐渐与国外相符,但仍然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正林
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但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却不十分清晰。文章通过对独立审计风险产生过程的分析,指出审计风险与审计师风险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前者是审计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技术性风险,后者则是由于审计结论与事实的背离而导致审计师受损。审计风险只有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才会导致审计师风险的发生,据此提出制度风险的概念,并指出制度风险影响着审计师风险的大小,从而影响着审计师的行为,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引导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识别制度和处罚制度的共同失灵。治理我国审计市场,应调动各方参与监管的积极性,整合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率...
关键词:
审计风险 审计师风险 制度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郝云宏
企业家是指直接经营企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命运的经营者。企业家约束有自我约束与外在约束之别,其中外在约束有表现为企业内部的财产关系约束和组织关系约束以及企业外部的市场关系约束,因此,企业家约束实际上主要是一种建立在相关利益关系博弈过程基础上的制度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子尧 年四伍
三类农村地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立与发展是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最新制度安排,运行三年多来,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建立了新的渠道,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状况。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特有风险,这些风险有其特定制度约束、环境背景下的独特性。深入了解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在新形势下加强风险控制,有效进行风险防范是关系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韦潇
风险与激励的关系一直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经典理论框架(Holmstrom和Milgrom,1987)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实践引入契约类型选择的制度限制,分析风险对最优租佃契约形式以及激励的影响,并且利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微观契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灾害风险越大,分成契约被选择的概率越大(激励越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分成还是定额契约,地租率都会越小(激励越大)。此外,当佃农的财富增加或者使用受灾害影响更小的土地时,风险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可以被减轻。本文的分析为风险与激励关系文献中相互矛盾的实证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鑫 周晔
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无形中削弱了存款人的约束激励,造成银行市场约束的缺位。在此情况下,谁来对银行的市场约束补位?本文通过2011—2019年185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存款人、非存款债权人与股东三者风险之间的联立方程组,实证检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银行内部风险的变化。研究发现:(1)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股东风险偏好增大;存款人市场约束缺位,其风险增大;非存款债权人对此进行市场约束的补位,其风险降低。股东风险由存款人与非存款债权人分担转变为主要由存款人分担,这种趋势在中小银行尤为显著,且在银行整体风险的反馈机制下同样如此。(2)银行微观主体从资产份额、收益回报、整体风险三个方面调整其风险承担,存款人具有收益回报动机,股东具有资产份额动机,而非存款债权人具备上述全部动机。(3)强化外部监管会影响银行的市场约束,表现为缓解存款人约束缺位,挤出非存款债权人市场约束。据此,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需注意配合监管政策目标,引导银行微观利益主体维持银行审慎经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庄尚文
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将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与功能提炼为公众效用约束,并通过构建一个简洁的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选择模型阐明公众效用约束机制。结合公众效用软约束下中国地方发展型政府行为的经济影响以及直接构建公众效用约束机制面临的问题,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央政府强化国家审计的治理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供给可以从审计方法流程、审计业务体系、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完善,全面评估效用结果、深度契合效用目标与有效实施问责约束,实现公众效用约束机制的间接构造,成为公共权力治理的"内部—经常性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发展阶段和体制背景下国家治理的需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郭霞
腐败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腐败治理不仅需要依靠思想道德的自律,更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在刚柔并济的腐败治理模式中,应坚持以制度反腐为主的治理策略。在国家宏观制度结构基本确立并有效实施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微观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遏制腐败方面的作用有助于反腐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确保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同时,针对腐败治理的现实问题,提出构建协同反腐机构形成反腐合力、继续推进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化与信息化再造、整合审计资源落实监督机制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腐败治理 道德反腐 制度反腐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