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2)
2023(9258)
2022(7672)
2021(7043)
2020(5853)
2019(12818)
2018(12791)
2017(23794)
2016(12733)
2015(14195)
2014(13594)
2013(12852)
2012(11634)
2011(10484)
2010(10716)
2009(10122)
2008(10060)
2007(9454)
2006(8368)
2005(7354)
作者
(33562)
(28347)
(28088)
(26372)
(17836)
(13286)
(12578)
(10674)
(10674)
(10115)
(9572)
(9441)
(9184)
(8889)
(8771)
(8554)
(8205)
(8141)
(8076)
(8014)
(7057)
(6816)
(6664)
(6516)
(6381)
(6360)
(6309)
(6199)
(5607)
(5549)
学科
管理(48184)
(42976)
经济(42903)
(42765)
(38499)
企业(38499)
技术(15967)
(15555)
(15157)
中国(14917)
方法(14181)
业经(13267)
(13007)
技术管理(12029)
数学(11166)
数学方法(11001)
(10304)
(9654)
银行(9637)
地方(9589)
(9241)
(8817)
财务(8776)
财务管理(8753)
体制(8703)
(8651)
金融(8649)
(8608)
理论(8435)
企业财务(8330)
机构
学院(169053)
大学(168302)
(68698)
经济(67102)
管理(66975)
理学(56596)
理学院(55997)
研究(55541)
管理学(55223)
管理学院(54868)
中国(43702)
(35844)
(35293)
科学(31042)
(28066)
财经(26670)
中心(26482)
(26001)
(24083)
研究所(22899)
(22552)
北京(22077)
(21876)
业大(21630)
(21387)
师范(21182)
(21050)
经济学(20844)
财经大学(19612)
技术(18713)
基金
项目(111909)
科学(89943)
研究(87261)
基金(80110)
(68578)
国家(67940)
科学基金(59726)
社会(56637)
社会科(53602)
社会科学(53592)
(45608)
基金项目(42394)
教育(40603)
(37256)
自然(36180)
自然科(35371)
自然科学(35364)
编号(35026)
自然科学基金(34773)
资助(30254)
(29777)
成果(29377)
(27825)
创新(26814)
课题(25814)
重点(25545)
(24676)
(24248)
国家社会(23454)
(21990)
期刊
(82942)
经济(82942)
研究(53466)
中国(44398)
管理(29946)
(29695)
教育(25286)
学报(21915)
科学(21811)
(21710)
大学(18022)
(17824)
金融(17824)
技术(17466)
学学(16398)
农业(14222)
业经(13935)
财经(13660)
经济研究(12549)
(11839)
科技(10712)
问题(9847)
图书(9678)
(8978)
论坛(8978)
技术经济(8817)
职业(8388)
现代(7904)
(7775)
会计(7661)
共检索到271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凌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地区和各系统层面对智库建设的重视和制度创新,我国智库建设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但智库建设不能仅限于形式传播和数量扩展,还应当聚焦内容建设与质量提升,这就需要进一步落实智库建设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制度红利,深化决策咨询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玉龙  
着力破解人员配置、组织构架和知识、信息等学术资源管理的瓶颈,成为政校共建新型智库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的聚焦点和突破口。智库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汇聚研究人员的智慧,激活其创新潜能,开启自由争鸣的智慧碰撞,产生富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政校共建新型智库所要研究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所要形成的各类决策和资政建议,归根结底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魏弋   丁怡   毛一涵   李刚  
遵循《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部署,文章聚焦“2022新型智库治理论坛”86位专家关于智库建设新征程、高校智库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智库优秀成果案例分享、数据驱动型智库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智库机制变革、智库国际化与评价创新等主题报告,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机制创新、数据驱动、全球治理、高校智库建设等方面呈现新时代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进展,为智库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占峰  金家厚  鲍宗豪  
目前,中国智库发展迫切需要破解诸多难题:"谋"与"断"不分的政府决策体制没有根本性变动,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性框架缺失,"体制外"智库与"体制内"智库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以研究项目为纽带、以决策服务为导向的互动合作机制严重缺乏,社会多元化的研究资助机制远未建立。为此,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并借鉴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经验,系统性地构建新的体制与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冠  
在我国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理念僵化和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创新型科研团队带头人学术生存样态不佳,从而影响了团队创新功能的有效释放。基于此,创新型科研团队在未来的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类型团队的组织特性,通过建立同行评议的带头人遴选制度完善团队外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团队带头人的学术生存样态。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包庆德  陈艺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家治理历程的反思总结,形成体现系统思维、可持续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想原则,以及由指导性制度、约束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架构,并从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转化为实质性政治纲领和制度安排,强调发挥制度刚性的约束力,通过严格完备制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以此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纲领和硬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晓秋  
近些年,辽宁社会科学院围绕东北振兴大局,进行内容创新,推动新型智库建设。一、抓好两个大局,推动改革创新目前,辽宁省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方面,主要是抓好改革与发展两个大局。围绕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做了大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振兴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2016年前三季度,东北三省的吉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春平  
智库提供的有针对性、可行的政策建议非常稀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深层次的三种"割裂"。智库建设需要跨越,避免"就事论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需要以创新为主导,不断创新知识,实现"引领"作用。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宝明  黄宁  
思想市场是智库发展的基础,智库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取决于市场深化程度。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智库体系建设存在市场化发育不足、智库功能有差距、市场供需机制和价格机制未有效形成等问题,应从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入手,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及竞争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类主体衔接协作、供需紧密对接,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智库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型智库,是以教育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当前,教育智库"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以新型智库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还有很大距离,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  
在党的二十大所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制度创新,承载着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使命。基于“制度与生活”的分析框架及六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经验素材,可以发现制度创新的典型探索紧紧围绕着“融入群众生活”的主线展开,并具体呈现为从强化村级党建到搭设制度通道再到发起群众动员的发展脉络。“融入群众生活”提升了制度创新的情境适应性与治理有效性,也凸显了群众生活秩序的强大坚韧性与相对独立性。由此,在保证制度尊重群众日常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推进制度对转型期农民生活秩序的合理调节,实现制度与生活的辩证统一便构成了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敏  
本文尝试基于国内智库人才培养管理现状,思考和探讨智库人才素质需求及其培养路径,从而提出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对策。建议国内智库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管理运营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慕海平  
建设新型智库,既要遵循智库发展一般规律,准确完善智库功能定位,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中国特色",始终坚持智库发展的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适应新形势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祝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各项要求,根据财政部党组统一部署,近年来,财政国库系统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出改革举措,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手段,用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建设再上新台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透明运行的有效保障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传统财政资金收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付来  
2014年以来,为响应国家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号召,中国人民大学通过体制创新、战略重构和资源整合,在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和积极探索,构建了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高校智库建设,既面临重大机遇、挑战又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