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4)
2023(8827)
2022(7492)
2021(6964)
2020(5846)
2019(12874)
2018(12778)
2017(23257)
2016(12827)
2015(14455)
2014(13909)
2013(13071)
2012(11903)
2011(10866)
2010(11212)
2009(10851)
2008(10779)
2007(10152)
2006(8988)
2005(8278)
作者
(33887)
(28534)
(28402)
(26901)
(18142)
(13533)
(12736)
(10821)
(10755)
(10310)
(9738)
(9545)
(9392)
(9169)
(8783)
(8618)
(8337)
(8209)
(8203)
(8131)
(7330)
(6828)
(6664)
(6600)
(6451)
(6435)
(6363)
(6351)
(5586)
(5528)
学科
管理(48200)
(44027)
(42639)
经济(42561)
(40385)
企业(40385)
技术(16060)
(15407)
(15362)
中国(15080)
方法(14712)
业经(12748)
技术管理(12147)
数学(11129)
(10967)
数学方法(10965)
理论(10753)
(10708)
教育(10204)
(9651)
银行(9639)
(9352)
财务(9327)
财务管理(9305)
(9244)
(9123)
体制(9104)
(8896)
金融(8893)
企业财务(8862)
机构
大学(183014)
学院(176856)
(70836)
经济(69286)
管理(67730)
研究(57831)
理学(57358)
理学院(56677)
管理学(55800)
管理学院(55414)
中国(43622)
(38044)
(37931)
科学(32050)
(29029)
财经(28822)
(27437)
(25974)
中心(25807)
(25625)
师范(25447)
研究所(24162)
北京(24153)
(22785)
经济学(21819)
(21439)
业大(21357)
(21278)
财经大学(21208)
师范大学(20413)
基金
项目(111884)
科学(90401)
研究(88281)
基金(80445)
(68087)
国家(67441)
科学基金(59307)
社会(57691)
社会科(54607)
社会科学(54592)
(45008)
教育(42632)
基金项目(42145)
(37387)
自然(35325)
编号(35257)
自然科(34562)
自然科学(34555)
自然科学基金(33992)
成果(31210)
资助(30619)
(29635)
(27789)
创新(26573)
课题(26363)
重点(25477)
(25309)
大学(23724)
国家社会(23664)
(23400)
期刊
(85395)
经济(85395)
研究(62371)
中国(45463)
教育(34008)
(32536)
管理(30478)
学报(24872)
科学(23495)
大学(21361)
(20390)
学学(18364)
(17678)
金融(17678)
技术(16271)
财经(16240)
(14101)
农业(13130)
业经(13104)
经济研究(12937)
科技(11088)
问题(10603)
图书(10208)
技术经济(9215)
(9179)
论坛(9179)
(8901)
(8347)
现代(8151)
职业(8007)
共检索到287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生云龙  
清华大学的讲席教授制度是为了实施海外智力引进所推行的一种制度创新。本文以清华大学为案例,介绍了讲席教授制度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并分析了讲席教授制度发挥的效用,以此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海外智力引进,并对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秦惠民  付春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师生通过不懈努力,逐渐建立起"教授治校"制度。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制度形成的方式是经由"自下而上"的斗争;二是制度设计上采取代议制,并且实现了既包括学术事务又包括非学术事务的完全的"治校"权。清华大学"教授治校"是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西方大学民主管理方式本土化的产物,其最大价值在制度文化方面。"教授治校"体现了以学术为本的大学组织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学者为本的民主管理的组织文化,体现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军  
伴随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福利制度的实现形式也必须从实物化向货币化转变。文章以对货币化概念的界定为逻辑起点 ,通过对福利货币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逻辑层次的分析认为货币化是福利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 ,并提出了完全否定货币化和完全否定实物化的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汪健  邓芳  
中国博士后制度既借鉴美国经验,又独具中国特色。今天,中国的博士后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质量不高、科研成效偏低、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和挑战,也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清华大学在总结博士后发展的长期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对博士后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以造就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战略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高端拔尖人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姜爱蓉  
本文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强化读者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阐述了开展这项服务的动因、措施、效果和一些经验体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存荣  金善锟  沈培华  
清华大学助教博士生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杨存荣金善锟沈培华博士生兼任助教(含教学助理TA、科研助理RA和管理助理MA)称为助教博士生。自1989年试点,1990年起全面试行以来,助教博士生制度在清华大学已走过六年历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清华大学助教博士...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章靖  朱俊鹏  
为后人所称道的民国时期的"教授治校",有其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教授治校"为例,教授会与评议会是其基础性组织。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清华学校改办大学的过程中,"教授治校"制度的成立和"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潮引领、组织基础与人员支持。特别是留美"少壮派"作为中坚力量,在教授会与评议会成立过程与早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教授会与评议会代表着清华教师群体,在维护教师权益、践行"教授治校"过程中发挥了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作用。以教授会与评议会为基础的教授治校制度,深深影响了清华二三十年代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记者:感谢孔祥毅教授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您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的研究中提出,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构成了金融制度变迁史,每一轮创新,每一轮监管都会造成金融业的新发展,因此,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制度变迁史。您认为始终贯穿于金融制度变迁的最根本的主线是什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克瑞  
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学术组织的管理,即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意在通过大学评议会的民主决策为大学立法。完善的大学评议会制度,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共同实现了现代大学治理的三权分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婉华  袁汝海  张岩峰  甘雪妮  
高校实施岗位津贴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它无论是在用人制度还是在分配制度上都引起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高校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发展。当然,岗位津贴制度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实施全面薪酬战略是岗位津贴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义甫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共同目标,更是社会主义中国教育实践的题中之义。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教育公平的实践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窠臼,提出了我国落实教育公平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守英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实际上是落实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真正抓手。过去20多年,土地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可这套模式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但为什么我们提倡节约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君辉  
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具有突出的自身特点,它的基本类型是二元权力分离适度渗透型,它的基本定位是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的决策机构,它的核心职能是治学。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是“教授治学”。“教授治学”并不是对“教授治校”的否定,而是目前对中国大学教授委员会核心职能更为准确的表述。“教授治学”的内涵是对学术事务包括学科、学术、学风和教学进行管理与决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汤智等在《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1期)撰文说,大学要将教学中心地位的观念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实现大学教学制度的创新。(1)教学组织:基于学科制度的内涵改造。必须警惕两种错误的取向:将大学定位于学术机构,突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智  潘海涵  
当今的大学面临社会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和内部日益多样化的任务,大学要真正建立起有效保障、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内生动力,必须在多样化任务框架中以教学为中心进行新的关系构建,将教学中心地位的观念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实现大学教学制度的创新。文章从教学组织、教学知识、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大学教学制度的创新取向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