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5)
- 2023(10317)
- 2022(8899)
- 2021(8386)
- 2020(7078)
- 2019(15855)
- 2018(15972)
- 2017(30766)
- 2016(16343)
- 2015(18273)
- 2014(17799)
- 2013(17390)
- 2012(16227)
- 2011(14627)
- 2010(14849)
- 2009(14149)
- 2008(13863)
- 2007(12529)
- 2006(11288)
- 2005(10242)
- 学科
- 济(60829)
- 经济(60730)
- 管理(56416)
- 业(53673)
- 企(45265)
- 企业(45265)
- 方法(23061)
- 中国(21088)
- 数学(19708)
- 数学方法(19519)
- 财(19486)
- 制(19110)
- 技术(18983)
- 农(18279)
- 业经(15705)
- 银(13677)
- 银行(13663)
- 行(13123)
- 技术管理(12948)
- 体(12674)
- 地方(12477)
- 农业(11850)
- 融(11808)
- 金融(11804)
- 贸(11789)
- 贸易(11773)
- 易(11484)
- 务(11190)
- 财务(11169)
- 财务管理(11140)
- 机构
- 大学(227725)
- 学院(227634)
- 济(95879)
- 经济(93802)
- 管理(89382)
- 理学(76047)
- 理学院(75231)
- 研究(74397)
- 管理学(74258)
- 管理学院(73799)
- 中国(59976)
- 财(49853)
- 京(48350)
- 科学(41866)
- 财经(37975)
- 所(35687)
- 江(35534)
- 中心(34583)
- 经(34208)
- 研究所(31491)
- 北京(30761)
- 农(30662)
- 经济学(29321)
- 业大(29211)
- 范(28817)
- 师范(28588)
- 州(28287)
- 财经大学(27962)
- 院(27642)
- 经济学院(26361)
- 基金
- 项目(144932)
- 科学(115804)
- 研究(112226)
- 基金(104384)
- 家(88837)
- 国家(88034)
- 科学基金(76525)
- 社会(72288)
- 社会科(68499)
- 社会科学(68483)
- 省(57786)
- 基金项目(55825)
- 教育(51249)
- 划(47800)
- 自然(46628)
- 编号(45648)
- 自然科(45515)
- 自然科学(45501)
- 自然科学基金(44716)
- 资助(40415)
- 成果(38060)
- 创(36211)
- 制(33354)
- 创新(32918)
- 部(32494)
- 重点(32318)
- 课题(32190)
- 发(31651)
- 国家社会(29675)
- 教育部(28484)
- 期刊
- 济(112271)
- 经济(112271)
- 研究(74009)
- 中国(51733)
- 财(39362)
- 管理(37301)
- 科学(29079)
- 农(28134)
- 学报(28066)
- 教育(27107)
- 融(25430)
- 金融(25430)
- 大学(22750)
- 学学(21033)
- 技术(20925)
- 财经(19052)
- 业经(18865)
- 农业(18658)
- 经济研究(17733)
- 经(16428)
- 问题(15134)
- 科技(13953)
- 贸(12288)
- 技术经济(12185)
- 理论(11575)
- 坛(11485)
- 论坛(11485)
- 现代(11291)
- 商业(10539)
- 实践(10334)
共检索到356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洪名勇
以制度创新为杠杆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洪名勇文章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不仅企业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且科技供给也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思想,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科技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大国博弈。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工业制造版图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正确判断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中的位置对于战略制定极为重要,中国高端制造业已经由对西方的紧密追随(跟跑)、并行竞争(并跑),开始迈向超越领先(领跑)的阶段。中国在技术进步层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关键的"卡脖子技术"领域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同时要系统推进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创新、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和国家治理机制创新。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高度制造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振宗
一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忽视并割裂这种联系,不仅使制度创新因缺乏科技进步的内涵而丧失生命力,而且使科技进步因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而成效甚微。首先,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制度创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其一缺乏科技进步内涵的农业制度安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敏虹
著作权法的产生和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创作物高度类似于人类作品而引起广泛关注,面对人工智能创作物出现的新问题,要求著作权法进行回应和创新。首先介绍学界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热议;然后从作品属性及独创性等视角,分析现阶段人工智能创作物获得版权保护的多重障碍;最后分析对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必要性,并分别对保守型模式和激进型模式进行深入论述。对于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相应规则,人类才能更好地控制人工智能。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作品 著作权 法律拟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瑞春
关于科技进步法的主要制度段瑞春编者按:本文作者段瑞春系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司长,也是“科技进步法”的起草组组长,此文从十二个方面介绍了推进科技进步主要制度。由于全文较长,本期先发表前六个方面,后六方面的内容将在下期继续刊登。请读者注意阅读。在我国深化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瑞春
关于科技进步法的主要制度段瑞春国家科委政策体改司(七)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制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是人类为认识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科学探索,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和后盾,也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三层次。确保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运兰 曾浩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而科技进步依赖于明晰的产权制度,我国公有产权制度的产权关系模糊,影响了产权促进科技进步的效率。在不改变公有产权制度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让渡公有产权权利,实现产权相对清晰,是利用产权改革推进我国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科技进步 产权制度 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树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博
创新驱动已成为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然而,技术创新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微观结构调整,至今未得到系统性解答。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去杠杆的作用。从影响机理看,技术创新通过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调整成本对冲能力来调节企业杠杆水平,且该调节作用对过度杠杆企业表现为去杠杆效应,对杠杆不足企业表现为补杠杆效应。从加速机制看,一方面,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从而对杠杆率调整具有"加速"效应,且加速程度对不同所有制性质和不同成长能力的企业具有异质性;另一方面,行业整体的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水平越高,知识溢出效应越强,越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因此行业创新水平能够显著加速企业去杠杆进程,且探索性创新的加速效应更强。文章证明了技术创新在去杠杆进程中的作用,揭示了政策激励、行业溢出等创新驱动因素对去杠杆的加速作用,丰富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微观财务学内涵。
关键词:
研发支出 资本结构 双元创新 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博
创新驱动已成为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然而,技术创新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微观结构调整,至今未得到系统性解答。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去杠杆的作用。从影响机理看,技术创新通过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调整成本对冲能力来调节企业杠杆水平,且该调节作用对过度杠杆企业表现为去杠杆效应,对杠杆不足企业表现为补杠杆效应。从加速机制看,一方面,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从而对杠杆率调整具有"加速"效应,且加速程度对不同所有制性质和不同成长能力的企业具有异质性;另一方面,行业整体的探索性
关键词:
研发支出 资本结构 双元创新 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璀华
本文分析了2014年~2016年间我国二级资本市场所使用的杠杆融资工具,对其定义、融资成本、规模及风险特征进行归类,对运用杠杆投融资工具的股市特征、实施去杠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剖析,并从文化视角探讨我国实施运用杠杆融资工具的文化原因,提出市场政策设计的思路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综合运用财政支出、税收、财政补贴、公共投资、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方式,有力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已经达到了35亿元的经费规模,比2005年增长了5倍;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已经有130多家企业,90%以上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80%以上得到了各类科研计划、创新基金和各级政府基金的支持。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忠泽
中部地区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意义重大。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紧密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线,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关键词:
中部 自主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宫丽华
人们的传统观念一般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就业机会。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如何解决科技进步与创新和就业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在分析科技进步与创新和就业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进步与创新 就业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