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5)
- 2023(18768)
- 2022(15552)
- 2021(14502)
- 2020(11780)
- 2019(26984)
- 2018(26655)
- 2017(50684)
- 2016(27380)
- 2015(30616)
- 2014(30613)
- 2013(30259)
- 2012(27908)
- 2011(24933)
- 2010(25235)
- 2009(23267)
- 2008(23075)
- 2007(20915)
- 2006(18660)
- 2005(16700)
- 学科
- 济(117007)
- 经济(116885)
- 业(99370)
- 管理(91867)
- 企(88838)
- 企业(88838)
- 方法(45467)
- 业经(36586)
- 农(35538)
- 数学(35150)
- 数学方法(34788)
- 中国(34439)
- 财(32581)
- 地方(28776)
- 农业(24844)
- 技术(24329)
- 务(23031)
- 财务(22953)
- 财务管理(22924)
- 制(22821)
- 理论(22161)
- 企业财务(21716)
- 和(21557)
- 学(20910)
- 贸(19486)
- 贸易(19466)
- 易(18824)
- 划(18727)
- 策(18591)
- 银(18269)
- 机构
- 学院(388193)
- 大学(383424)
- 管理(155976)
- 济(154902)
- 经济(151456)
- 理学(132820)
- 理学院(131365)
- 管理学(129462)
- 管理学院(128729)
- 研究(128659)
- 中国(99226)
- 京(83436)
- 科学(77712)
- 财(72556)
- 所(63771)
- 农(61445)
- 江(60472)
- 中心(58621)
- 研究所(57280)
- 财经(56461)
- 业大(55072)
- 北京(53237)
- 范(52069)
- 师范(51624)
- 经(51185)
- 州(49216)
- 农业(47524)
- 院(47348)
- 经济学(44673)
- 技术(42391)
- 基金
- 项目(254962)
- 科学(201608)
- 研究(193723)
- 基金(181755)
- 家(156300)
- 国家(154773)
- 科学基金(134451)
- 社会(121467)
- 社会科(114986)
- 社会科学(114959)
- 省(102470)
- 基金项目(96370)
- 教育(88432)
- 自然(84878)
- 划(84348)
- 自然科(82897)
- 自然科学(82881)
- 自然科学基金(81429)
- 编号(80858)
- 资助(72865)
- 成果(65755)
- 发(58245)
- 创(56823)
- 重点(56712)
- 课题(56171)
- 部(55122)
- 创新(52248)
- 项目编号(50019)
- 国家社会(48947)
- 制(47695)
- 期刊
- 济(184072)
- 经济(184072)
- 研究(118865)
- 中国(84187)
- 管理(64110)
- 农(58102)
- 财(57795)
- 学报(55112)
- 科学(53148)
- 教育(51804)
- 大学(42841)
- 农业(40326)
- 学学(39756)
- 技术(37895)
- 融(36412)
- 金融(36412)
- 业经(33224)
- 财经(27737)
- 经济研究(27621)
- 经(23868)
- 问题(23495)
- 业(22945)
- 图书(22331)
- 技术经济(20961)
- 科技(19926)
- 现代(19335)
- 商业(18395)
- 理论(17876)
- 坛(17322)
- 论坛(17322)
共检索到598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罗立云 陈隆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推动国企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大渡河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强大创新动力。
关键词:
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创新发展 大渡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建军
企业创新文化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本文总结了企业创新文化的构成要素,指出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驱动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振万
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文化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校党建在办学指导思想、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能够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及顺利开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铸就灵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云川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撰文提出,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之外,还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并将之阐释为大学的第四功能。他进一步提出,大学要想担当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创新是必由之路。围绕这一论述,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厦门大学还就此话题专门举行了学术沙龙,对引领文化是否属于大学的第四功能各抒己见。毋庸置疑,这些讨论对于我们明晰相关概念,加深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大有裨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文冬 林兆花 闫为国 舒文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代,研究珠海市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创新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加强珠海市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珠海市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创新文化 新时代 珠海 对策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朝臣 鲍步云 彭建涛
企业创新精神层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独具自身创新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是企业创新文化的核心层,包括企业创新哲学、企业创新道德、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企业创新目标和企业创新风貌等。针时我国企业文化在全球创新环境下的缺陷和现状,综合分析了诸多影响因素和原因,通过强化企业创新文化的精神层结构及建设,构建了以企业创新精神层文化为基础的新型价值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类明 石芬芳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研究法,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分别从理念创新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探讨高职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认为:高职院校要从高等教育的层类视角来定位高职视阈下的大学精神,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技术文化的特征出发析取融合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文化要素形成有高职特色的大学文化,从理念识别、制度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传播识别等五个方面构建完备的高职文化识别体系,站在品牌战略的新高度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铭
科学技术是人类以广阔独特的视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性工具与实践性成果,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科技无论作为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推动力、生产关系调整改革的关键要素,还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都以多种方式、形式和途径作用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文化作为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不断融合创新的因子,或多或少、有形或无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制约科技的发展。为了探寻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理清西方科技创新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实践者开始深入研究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互促性、交融性以及两者的协调发展机制。钱振华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为出发点,以各国实践为依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铭
科学技术是人类以广阔独特的视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性工具与实践性成果,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科技无论作为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推动力、生产关系调整改革的关键要素,还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都以多种方式、形式和途径作用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文化作为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不断融合创新的因子,或多或少、有形或无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制约科技的发展。为了探寻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理清西方科技创新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实践者开始深入研究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互促性、交融性以及两者的协调发展机制。钱振华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为出发点,以各国实践为依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江洋 董亚峥 高洁
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使整个社会文化能够为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支撑,促使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相应的文化制度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以形成。与之相应的创新就是指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接下来,本文论述了创新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认为科学文化的成熟、发展是文化进入创新型态的重要前提与标志。最后,文章比较了中、西方学术传统的差异,论述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动力学 创新文化 创新 科学文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书良
本文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 ,而企业创新文化是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因此 ,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必须建设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应 :(1)营造技术创新环境 ;(2 )确立企业创新价值观 ;(3)树立企业创新精神 ;(4)塑造创新进取的企业形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家电产业集团。在国家有关政策引导下,荣事达围绕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开发进行双创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荣事达双创模式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成为全国双创典范。荣事达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示范基地。2017年,荣事达双创中心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全国智能家居行业唯一的连续获得五项国家级荣誉的双创中心。
关键词:
管理创新 大企业双创 基础性创新 荣事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企业的生存、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