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9)
- 2023(12952)
- 2022(10741)
- 2021(10096)
- 2020(8078)
- 2019(18541)
- 2018(17953)
- 2017(33701)
- 2016(17868)
- 2015(19785)
- 2014(19960)
- 2013(19253)
- 2012(17893)
- 2011(15948)
- 2010(16786)
- 2009(15932)
- 2008(15106)
- 2007(14287)
- 2006(13037)
- 2005(11804)
- 学科
- 济(67460)
- 经济(67398)
- 管理(57636)
- 业(56055)
- 企(47599)
- 企业(47599)
- 中国(28016)
- 融(27775)
- 金融(27774)
- 银(26336)
- 银行(26333)
- 行(25564)
- 方法(23218)
- 农(22196)
- 财(20463)
- 地方(19808)
- 制(19197)
- 业经(18573)
- 技术(18560)
- 数学(18432)
- 数学方法(18212)
- 农业(14763)
- 理论(14386)
- 策(13037)
- 技术管理(13019)
- 务(13018)
- 财务(12971)
- 财务管理(12944)
- 贸(12887)
- 贸易(12867)
- 机构
- 学院(246597)
- 大学(239020)
- 济(101073)
- 经济(98541)
- 管理(95270)
- 研究(80003)
- 理学(79120)
- 理学院(78307)
- 管理学(77196)
- 管理学院(76712)
- 中国(70646)
- 财(52982)
- 京(50444)
- 江(46255)
- 科学(43693)
- 中心(40723)
- 财经(39684)
- 所(37932)
- 经(35637)
- 州(34511)
- 范(33769)
- 师范(33462)
- 研究所(33093)
- 农(32464)
- 北京(31536)
- 经济学(30418)
- 院(29487)
- 财经大学(29020)
- 业大(28503)
- 银(27826)
- 基金
- 项目(150320)
- 研究(120096)
- 科学(119985)
- 基金(105968)
- 家(88711)
- 国家(87814)
- 科学基金(77638)
- 社会(75724)
- 社会科(71804)
- 社会科学(71789)
- 省(63308)
- 基金项目(55900)
- 教育(55545)
- 编号(50565)
- 划(49951)
- 自然(46929)
- 自然科(45797)
- 自然科学(45790)
- 自然科学基金(45049)
- 资助(43112)
- 成果(41939)
- 课题(36901)
- 创(36840)
- 发(34614)
- 重点(33621)
- 创新(33434)
- 部(32476)
- 性(31079)
- 年(30970)
- 项目编号(30492)
- 期刊
- 济(126229)
- 经济(126229)
- 研究(80340)
- 中国(60378)
- 融(43962)
- 金融(43962)
- 财(41688)
- 管理(39453)
- 教育(35374)
- 农(30346)
- 科学(28290)
- 学报(26324)
- 技术(24251)
- 业经(22236)
- 大学(21485)
- 财经(19926)
- 学学(19525)
- 农业(19412)
- 经济研究(18409)
- 经(17175)
- 问题(15235)
- 图书(12817)
- 坛(12720)
- 论坛(12720)
- 贸(12573)
- 技术经济(12428)
- 理论(12300)
- 职业(12125)
- 现代(12026)
- 科技(11994)
共检索到407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卫 张宗益
本文提出建设重庆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离不开区域金融中心的强大助推作用,可行的方案是选择市场推动型的发展策略,率先打造具备创新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或填补其他市场的“战略空白区”,走出一条机构逐渐增多、功能逐渐增强、辐射逐渐明显的市场体系推进型发展道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俐 马子茜
本文指出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离不开新型融资机制的支持。提出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新型融资机制可以从四个层面搭建:创新权益性融资、创新银行信贷融资、创新企业债券融资及创新融资租赁。创新权益性融资主要包括不遗余力培育上市资源和出台企业上市政策支持体系两条途径;创新银行信贷融资主要从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创新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综合授信业务、拓宽贴息贷款业务、发展灵活的抵押贷款业务、加快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和发展商业信用融资七个点入手;创新企业债券融资主要抓发展一般企业债券融资和发展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两个方面;最后提出创新融资租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的融资功能、投资功能、推销功能和资产管理功能。
关键词:
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新型融资机制 对策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俐 石颖
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新型资金投入机制,可以从三个层面搭建:放宽企业直接投资管理、创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管理及企业资本运营。放宽企业直接投资管理主要包括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和减少官办项目,增加民办项目两条途径;创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管理主要从培养风险投资主体和培养新兴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两个点入手;通过有效的企业资本运营投资,抓住时机,实现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新一轮提升,做大做强重庆企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度
该文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角度,讨论了长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问题,如土地退化与整治的地域分异,开发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山区坡地的改良与利用,水土保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要退化土地类型的形成与温度、水分条件以及自然区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自然条件来规划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防治土壤侵蚀的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森林砍伐、陡坡垦殖、过度放牧以及工矿、道路的开发与修建等是长江上游山地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长江上游地区坡地多平地少,坡地是流水侵蚀可以发展的部位,也是宝贵的土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瑞平 王锡桐
生态屏障是一个地域和功能概念,是指位于特定区域的具有良性生态功能的巨型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屏障区域的生态安全系统,同时又是下游区域生态环境的"过滤器"、"净化器"和"稳定器"。不同地域建成的生态屏障,其结构和功能是有差异的。建设生态屏障,不能局限林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还应包括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局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还应包括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本文在深入探讨生态屏障的涵义、功能和特性基础上,认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体系至少应包括实现最大的绿色覆盖、最小的水土流失和优质水源,并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屏障 长江上游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侯伟丽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除了由工业污染造成的臭氧层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之外。还有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植被减少等所谓的“欠发达的环境问题”。近年来 ,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不仅成为长江下游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而且还危及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进程 ,本文提出政府要从制度创新、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等多方面入手 ,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存在着补偿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生态补偿主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等问题。我们要根据长江流域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的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机制:一是针对长江生态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二是建立多元化生态建设融资机制;三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实施、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生态保护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生态补偿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之坤 张长芹 黄媛 张敬丽 孙宝玲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市,是界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的主峰。南临丽江坝,东、西、北三面均为金沙江环绕,处于中国三大植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横断山区的核心地带,具有很高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该区有藻类植物31科72属196种,地衣植物17科20余种,在苔藓植物中有苔类45种、藓类130种,蕨类植物约有220多种,种子植物有171科804属2 646种(不含栽培种及种下等级),其中中国特有种1 631种,占本区种子植物总数的61.46%。对玉龙雪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玉龙雪山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来源于3个第三纪古植物区系成分即古北大陆、古地中海以及古南大陆成分,其中以古北...
关键词:
玉龙雪山 植物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名豪 宗臻铃 董元华 杨林章
通过对区域生态重建经济补偿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加以计量 ,结合上游地区的实际 ,提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重建成本给予全额补偿。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识过程 ,运用生长曲线模型和恩格尔系数相结合进行分析 ,建立了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模型 ,并运用这一模型确定各受益对象对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的支付意愿 ,从而构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方案。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白志礼
经济区(带)是具有自然条件相似性、经济技术联系紧密的区域空间集合体,它依托区域内增长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以及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合理地划定经济区(带)边界,但关于长江上游经济带(区)的划分历来有不同观点和方案。流域经济区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复合体,其范围的划分界定应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长江上游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四省市;同时,为了满足不同规划的目标和需要,依据不同的区划要素,可对其进行大、中、小多尺度范围的区域界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地区 流域经济 经济区 空间范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世荣 史作民 马姜明 赵常明 张远东 刘兴良
综述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干扰体系、退化特征及恢复重建的研究现状,分析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阐述并拓展封山育林的传统概念。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对策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和启动自然调节机制,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采用功能群替代或目的物种导入等辅助的人工措施,促进土壤和群落功能的修复,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恢复演替进程,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定向恢复以大径级、高经济价值林木为目标的森林群落。根据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现状、类型及其特点,提出4种恢复重建的组合模式:1)封禁保护原始老龄林;2)封育重建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