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4)
- 2023(16046)
- 2022(13635)
- 2021(13230)
- 2020(10791)
- 2019(24824)
- 2018(25197)
- 2017(45787)
- 2016(26153)
- 2015(29731)
- 2014(29629)
- 2013(27871)
- 2012(25612)
- 2011(22903)
- 2010(23254)
- 2009(20689)
- 2008(19890)
- 2007(17588)
- 2006(15316)
- 2005(13208)
- 学科
- 济(84187)
- 经济(84081)
- 管理(71897)
- 业(63967)
- 企(54361)
- 企业(54361)
- 方法(36272)
- 数学(30499)
- 数学方法(30077)
- 中国(29706)
- 教育(25596)
- 农(24504)
- 财(22740)
- 学(22570)
- 技术(21176)
- 理论(20837)
- 业经(20539)
- 地方(20364)
- 制(18581)
- 农业(16147)
- 和(14932)
- 教学(14594)
- 银(13953)
- 银行(13900)
- 贸(13650)
- 贸易(13637)
- 环境(13610)
- 融(13317)
- 金融(13308)
- 行(13233)
- 机构
- 大学(346465)
- 学院(340657)
- 管理(129646)
- 济(119970)
- 经济(116634)
- 研究(116196)
- 理学(111783)
- 理学院(110377)
- 管理学(108290)
- 管理学院(107635)
- 中国(81345)
- 京(76227)
- 科学(73367)
- 所(57718)
- 财(57128)
- 范(56330)
- 师范(55850)
- 农(53311)
- 江(53140)
- 研究所(52679)
- 中心(52536)
- 业大(50706)
- 北京(48703)
- 师范大学(45167)
- 财经(44619)
- 教育(43803)
- 州(43075)
- 院(43041)
- 技术(42413)
- 农业(41460)
- 基金
- 项目(234811)
- 科学(184475)
- 研究(180063)
- 基金(163989)
- 家(141871)
- 国家(140484)
- 科学基金(120116)
- 社会(108278)
- 社会科(102067)
- 社会科学(102042)
- 省(95345)
- 教育(89310)
- 基金项目(87345)
- 划(80956)
- 自然(76734)
- 编号(76732)
- 自然科(74912)
- 自然科学(74890)
- 自然科学基金(73527)
- 成果(65494)
- 资助(65440)
- 课题(56265)
- 重点(53237)
- 创(51862)
- 部(51770)
- 发(50748)
- 创新(47610)
- 项目编号(47293)
- 年(46141)
- 教育部(44779)
- 期刊
- 济(134577)
- 经济(134577)
- 研究(107952)
- 中国(82851)
- 教育(76732)
- 学报(54083)
- 科学(48768)
- 管理(48118)
- 农(47698)
- 财(43822)
- 大学(41674)
- 学学(36844)
- 技术(34620)
- 农业(33262)
- 融(25743)
- 金融(25743)
- 图书(23603)
- 业经(22357)
- 财经(20588)
- 经济研究(20053)
- 职业(19839)
- 科技(18278)
- 业(17845)
- 经(17545)
- 坛(16996)
- 论坛(16996)
- 问题(16641)
- 书馆(16301)
- 图书馆(16301)
- 版(15883)
共检索到515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文广 蓝红莉 文家燕 戴喜生
将实践体系定义为多主体、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体系,并将其中的主体划分为学习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层次为知识习得、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维度为内容维、时间维和方式维。将创新能力的构成分为8个要素,以这些创新能力要素为导向,结合地方高校特点,构建研究生教育实践体系的内容维度,并由此建立主体、层次和维度立体关系的实践体系,使研究生能够获得完备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应用表明,该体系有利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实践体系 研究生教育 地方高校 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翔勇 方子帆 张世梅 吕俊丽
介绍了三峡大学近年来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改革的情况,即:坚持规划引领,建立长效的研究生教育机制;坚持需求导向,根据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坚持质量导向,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全面育人,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三峡大学逐步建立健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导师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学科与学位点动态调整体系、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为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体系创新 改革实践 研究生教育 三峡大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慧 曹冲振 宋作玲 徐伟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课程教学及专业实践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专业实践课、企业实习、科技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形成了独特的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交叉性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翠凤 卢新国
我国高校在扩招之后,毕业生人数猛增,但社会就业岗位却未有明显增加,而社会对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则提出了高标准的全新要求,致使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地方工科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重较高,一般都设有会计学专业。与综合性大学及财经院校相比,地方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一般不占优势,没有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持续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罗国锋 陆瑶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特征及现行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不足,基于元素养教育的内容、要求,尝试构建高校研究生元素养教育体系,以基础、提高、创新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需求,采取不同教学内容、模式。旨在更新和完善我国高校现行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元素养 元素养教育 教育体系 研究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民 李妙然
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旋律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既是应对国外高等教育冲击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路径。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开放性、创新性、协调性不足以及政策保障薄弱等因素制约着其功能的发挥。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的载体,构建双赢的实习基地合作机制,学校自建校内外创业园,构建多方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各类实训活动,是实现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校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宝鹏 苏宏伟 高平发
认为研究生创新的动力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外在动力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内在动力。提出要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保证其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作用的发挥,达到通过外在动力激发内在动力的目的,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 创新动力 创新体系 创新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呼丰 王开永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基本环节,是保障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参与主体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寻求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方向和目标的过程去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均衡发展以及满足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课程教学 体系 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洋 郑艳菊 王谦
研究生党建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加强和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变革工作思维,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拓展党建工作载体,实现党建由单一转向融合、由综合向精准的转化,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提升研究生党建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研究生党建 实践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锐兰 王鲁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青霞 赵会茹
随着社会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元化。结合培养目标多元化和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慈晖 吴国庆 丁邦东
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学校建设发展总体情况出发,总结我国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基本建构策略:确立质量保障主体责任意识和管理创新意识、强化内部质量管理的顶层设计与重点环节监控、建立和实施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研究生教育 教育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可成
叙述了在研究生选修课“特种成型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作者结合科学学、创造学及其心理学,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讲授各种特种成型技术的同时,注重这些技术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而且,更注重技术发明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成功的途径,以有助于研究生对创新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丽 杨景海 张作岭 刘艳清 刘天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作为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这既是对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9年来所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未来继续推进此计划的方向指引。吉林师范大学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突出特色,注重实效,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花喆斌
体验教育是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亟须理论上的指导。文章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其中实施体验教育的意义、方法及途径,并将其与传统教育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体验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 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