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6)
2023(2764)
2022(2433)
2021(2399)
2020(1906)
2019(4403)
2018(4454)
2017(8165)
2016(4246)
2015(4600)
2014(4243)
2013(3991)
2012(3596)
2011(3112)
2010(2974)
2009(2607)
2008(2370)
2007(1992)
2006(1621)
2005(1209)
作者
(10107)
(8495)
(8265)
(7614)
(5276)
(3989)
(3696)
(3253)
(3227)
(2916)
(2832)
(2686)
(2638)
(2505)
(2471)
(2441)
(2435)
(2403)
(2352)
(2351)
(1989)
(1978)
(1944)
(1918)
(1885)
(1811)
(1790)
(1776)
(1708)
(1621)
学科
(13825)
经济(13815)
(13689)
管理(12732)
(11443)
企业(11443)
技术(7140)
技术管理(5502)
地方(5216)
(4787)
方法(4509)
中国(4396)
业经(4004)
农业(3728)
数学(3681)
数学方法(3647)
理论(2934)
地方经济(2480)
(2401)
教育(2313)
(2288)
(2259)
环境(2228)
教学(2214)
产业(2201)
(1988)
(1953)
(1941)
贸易(1939)
研究(1930)
机构
学院(51124)
大学(50038)
管理(22149)
理学(19475)
理学院(19253)
管理学(18989)
(18916)
管理学院(18872)
经济(18481)
研究(14773)
中国(10728)
(10234)
科学(9305)
(7829)
(7601)
中心(7443)
(7255)
师范(7204)
业大(6954)
(6491)
(6215)
财经(6141)
北京(6079)
技术(5996)
(5912)
(5839)
商学(5749)
师范大学(5717)
商学院(5668)
研究所(5647)
基金
项目(37919)
科学(30671)
研究(30480)
基金(26119)
(21930)
国家(21705)
科学基金(19622)
社会(18795)
社会科(17785)
社会科学(17782)
(17095)
基金项目(14857)
教育(13984)
(13495)
编号(12751)
自然(12336)
(12209)
自然科(12052)
自然科学(12052)
自然科学基金(11837)
创新(10586)
成果(9747)
(9205)
课题(9128)
资助(9032)
重点(8322)
规划(7801)
(7756)
(7750)
大学(7668)
期刊
(21941)
经济(21941)
研究(15344)
中国(10994)
管理(9032)
教育(8332)
科学(6242)
(5532)
技术(5457)
(5421)
学报(4749)
科技(4676)
业经(4446)
农业(4065)
大学(4030)
学学(3464)
图书(3150)
经济研究(3130)
(3060)
金融(3060)
技术经济(2955)
(2913)
(2898)
论坛(2898)
现代(2863)
资源(2684)
问题(2557)
财经(2458)
职业(2375)
(2248)
共检索到72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欧进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角色、责任与使命,正确处理好大学、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短期任务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对促进我国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从注重规模和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立彬  
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加强学科建设和创新校内管理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论述,旨在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况立艳  
对于一个创新系统来说 ,激励原始创新 ,提供创新条件 ,培育创新人力资源 ,传播创新知识成果是最主要的创新要素 ,而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科学创新的主体正是因为它是一个最能涵盖这几个因素的系统。本文从系统的观点来剖析研究型大学的科学创新 ,并试图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研究型大学科学创新系统的范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飞燕  
文章对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科研评价服务进行研究,为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和破“五唯”的双重背景下开展科研评价服务提供借鉴。分析基于学校在人才评价、科研管理、科研评价的目标和制度设计嵌入业务流程的服务框架;探讨支撑学校一流人才引进与考评、科研成果管理与评价,在不同情境下文献计量指标遴选和使用的探索;从高校数据治理框架、合理使用科学计量学、面向研究影响力生命周期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耀方  白杰  徐斌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获得的科技创新投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出现了部分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实践出发,总结了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对目前遇到的矛盾与困境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并对未来经费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占斌  
广东先行先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重点突破,究其原因,在于勇敢承担起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采取了坚定不移的改革行动和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担负改革探路任务的高端定位与靠改革谋发展的自身需求能够实现有机的结合;把全局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层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多方联动的整体制度创新;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方向和标杆,加快政府职能的整合重塑,厘清政府间关系;自上而下、由略到详、分工明确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保证试点改革的纲举目张和依法推进;以增量改革与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协调起来;采取编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促进企业和高校从简单对接到向深度融合转变的体制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激活创新链条。现代研究型大学已具备科研反哺教学的自身条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为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原动力。武汉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三创"教育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崴  王续琨  
从组织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入手,根据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相关研究理论,确立科研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的探索性研究指标。选取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和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科研团队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对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各指标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得出团队成员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等团队结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的正、负向影响结果。根据探索性研究结果,构建了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假设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建华  
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迈上新起点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生力军,为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末,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同宇  
文章从创新者角度对创新进行研究,提出创新的动力取决于创新者认知到的创新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的动力模型。应用该模型对两种有关创新的现象进行解释并得出要促进创新,各种“软”、“硬”条件构建的着眼点在于个人,目的是改变人们对创新价值的预期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晨芝  毛蕴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变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动力,认为其主要分为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技术创新的八种动力模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陈建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建成创新性大学,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性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原始创新稀缺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性优势。主动革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变学术研究范式,加强跨界协同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是加快创新性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重视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发端较早,但其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传统院系组织架构的阻碍。为突破发展壁垒,美国研究型大学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逻辑起点,创新性地构建了"托管式""独立建制式""矩阵式""学院内嵌式"和"无学科边界式"五种跨学科学术组织形态。这种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型大学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