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5)
2023(6336)
2022(5339)
2021(4943)
2020(4280)
2019(9858)
2018(9670)
2017(17824)
2016(9940)
2015(11277)
2014(11334)
2013(11106)
2012(9963)
2011(8875)
2010(9024)
2009(8885)
2008(9399)
2007(8685)
2006(7826)
2005(7317)
作者
(27630)
(23056)
(22919)
(21836)
(14713)
(10648)
(10465)
(8804)
(8613)
(8340)
(7868)
(7736)
(7548)
(7499)
(7303)
(6995)
(6819)
(6786)
(6748)
(6730)
(5826)
(5646)
(5491)
(5360)
(5350)
(5188)
(5179)
(5005)
(4608)
(4407)
学科
管理(47825)
(39006)
(35819)
企业(35819)
(32351)
经济(32275)
(18072)
(14563)
方法(13245)
(12913)
财务(12872)
财务管理(12839)
企业财务(12193)
数学(10276)
数学方法(10133)
业经(9654)
(9280)
(9062)
中国(8925)
(8661)
银行(8654)
(8475)
体制(8094)
(7975)
(7091)
(6923)
制度(6892)
(6735)
金融(6733)
理论(6676)
机构
大学(139116)
学院(138230)
管理(57676)
(55079)
经济(53660)
理学(47111)
理学院(46614)
管理学(46093)
管理学院(45781)
研究(42501)
中国(37147)
(34022)
(29513)
财经(24515)
科学(23352)
(23306)
(22050)
(20853)
中心(20780)
北京(18563)
财经大学(18120)
(18088)
(18088)
研究所(18024)
业大(17008)
经济学(16389)
(15828)
(15717)
师范(15669)
商学(15644)
基金
项目(84513)
科学(67203)
研究(63706)
基金(62202)
(53189)
国家(52748)
科学基金(46259)
社会(41114)
社会科(38977)
社会科学(38969)
基金项目(32551)
(32296)
教育(29805)
自然(29267)
自然科(28562)
自然科学(28556)
自然科学基金(28085)
(27002)
编号(25666)
资助(25139)
(22225)
成果(22091)
(19415)
重点(18880)
课题(18186)
(17697)
教育部(17133)
国家社会(17114)
(17114)
人文(16697)
期刊
(68341)
经济(68341)
研究(43390)
中国(34104)
(32346)
管理(26766)
学报(18272)
科学(18149)
(16651)
金融(16651)
(16511)
大学(15015)
教育(14702)
学学(14017)
财经(13255)
技术(12782)
(11327)
会计(10421)
农业(10189)
业经(9996)
财会(9961)
经济研究(9422)
问题(8202)
(7398)
现代(7088)
(6998)
(6851)
通讯(6842)
会通(6812)
理论(6611)
共检索到227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西国  徐向真  
很多人认为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使盈余管理的空间加大,提出的应对措施也往往围绕准则的改进展开。本文认为,新准则与盈余管理并无必然的联系,制约盈余管理应该从资本市场监管者的角度入手,同时转变观念,淡化盈余观念,并寻求准则外的制度来制约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红  
一、引言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Healy and Wahlen,1999)。西方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并且由于实证研究方法已开始占据会计研究方法的主导地位,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多为实证研究。我国现代会计事业起步较晚,以1993年会计准则颁布和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云  
本文从会计准则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不同影响,认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有遏制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春艳  
本文在论述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会计准则一方面有力地制约了盈余管理的发生,但另一方面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利益激励和机会,因此我们会发现有时准则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完全违背了准则制定的初衷。对会计准则制定者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正面作用,尽量抑制其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露珍  
以2003~2005、2008~2010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准则改革对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准则改革后,中央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地方控股公司和民营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提高,且二者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的幅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凤华  张晓明  
首先结合国内外对于独立董事行为有效性、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及《指导意见》规定等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分析了独立董事制约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行为。其次,选取2007年国内法人股中有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只有在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违规事件敢于说"不"时,才能起到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这对完善公司治理行为和独立董事的制度建设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本文以1994-2007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研究得出,扣除操控性应计利润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同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仍紧密相关。并且,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而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琪  
现代高管薪酬激励和盈余管理间作用机制研究以最优薪酬契约理论为核心,以管理层权力理论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理论为支柱,结合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企业理论、产业经济学、微观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不断拓展边界并且推进研究深度。本文基于制度和契约机制视角对两者相互作用动因、机理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经验研究大多基于企业利益与管理者利益相一致的前提下来进行探讨,而聚焦于管理者出于自利动机而实施盈余管理的研究却不多。尽管文献都集中于盈余管理的报酬契约动因,但是在新的制度背景下对于高管人员的业绩报酬安排是如何诱发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出于薪酬动因的盈余管理是否会对高管业绩薪酬产生具体作用的经验证据还比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云霞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因此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就成为改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切入点,而会计准则的公共合约性、不完备性制约了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遏制的作用。文章应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数据,对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表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债务重组与会计准则没有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翠霞  
本文应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对会计准则和资本商业监管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发现,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应该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商业监管的需要,就这个层面来说,改进资本商业监管规则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会计准则的公共合约性、不完备性制约其不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遏制。本文的观点也被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行为所证实,这些数据表明,资本商业监管规则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债务重组与会计准则没有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华夏  张娜  
本文从管理层视角出发,以2013-2016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制度环境、管理层能力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通过加强外部制度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约束作用,有助于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琛  陈少华  余晴  
本文结合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以控制权理论为分析视角,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9-2012年的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管理层权力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集权显著增加了盈余管理的幅度,而制度环境的完善对管理层利用权力实施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最后本文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嘉鑫  王永海  
本文以2012年《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的颁布作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组企业,实验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且经过断点回归、平行趋势检验、替换关键变量、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表明内控监管收紧产生的监管压力会导致管理层选择操纵更隐蔽、法律风险更低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横截面差异检验发现,上述效应主要存在于公司规模较大、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营业绩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还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博  陶仲羚  
《证券法》的修订已基本确立了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将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注册制的推行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在理论和实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注册制下,IPO与盈余管理、壳资源与盈余管理以及市盈率接轨与盈余管理的问题,探讨了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沈烈  张西萍  
本文以狭义的盈余管理为出发点,结合今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澄清了理论与实务界对二者关系的模糊认识;深入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时空影响及新形势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新特点,从博弈、法治和德治等视角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若干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