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2)
2023(6565)
2022(5242)
2021(5022)
2020(3893)
2019(8397)
2018(8166)
2017(15416)
2016(8168)
2015(8672)
2014(8364)
2013(8312)
2012(7844)
2011(7176)
2010(7336)
2009(6794)
2008(6521)
2007(6186)
2006(5645)
2005(4873)
作者
(22529)
(20048)
(19180)
(18465)
(11815)
(9585)
(8418)
(7575)
(7411)
(6761)
(6691)
(6605)
(6086)
(5966)
(5906)
(5870)
(5746)
(5622)
(5417)
(5393)
(4921)
(4814)
(4749)
(4658)
(4541)
(4474)
(4466)
(4145)
(3974)
(3946)
学科
(48831)
(39488)
经济(39463)
农业(32613)
(27406)
业经(15218)
管理(12885)
农业经济(12656)
地方(10907)
中国(10678)
(10170)
(9616)
农村(9594)
方法(9092)
发展(8857)
(8853)
数学(8388)
数学方法(8321)
收入(7794)
(7770)
土地(7642)
建设(7513)
及其(7031)
(6682)
劳动(6681)
人口(6665)
(6590)
农业劳动(6361)
方针(6305)
(6212)
机构
学院(117049)
大学(109525)
(50943)
经济(49840)
(44131)
管理(43199)
研究(42389)
理学(37321)
理学院(36900)
管理学(36261)
管理学院(36079)
中国(33189)
农业(32940)
业大(25681)
科学(25492)
(22819)
(20872)
中心(20729)
农业大学(20158)
研究所(18829)
(18755)
(18755)
(16751)
师范(16660)
经济管理(15765)
(15684)
(15625)
(15502)
财经(14620)
(14518)
基金
项目(80240)
科学(63658)
研究(62051)
基金(57826)
(50351)
国家(49771)
科学基金(42555)
社会(40937)
社会科(38240)
社会科学(38233)
(33387)
基金项目(31946)
(27374)
编号(27060)
(26141)
教育(25923)
自然(25425)
自然科(24792)
自然科学(24789)
自然科学基金(24308)
资助(20905)
成果(20097)
(19691)
课题(17646)
重点(17533)
(17453)
国家社会(17188)
发展(16385)
(16287)
(16177)
期刊
(70413)
经济(70413)
(53608)
农业(36507)
研究(32820)
中国(26204)
业经(19549)
科学(18774)
学报(18463)
(15582)
大学(15483)
学学(15045)
农业经济(14721)
农村(14058)
(14058)
(13250)
金融(13250)
(11182)
问题(10430)
管理(9894)
教育(9811)
农村经济(9476)
(9181)
技术(8927)
世界(8650)
经济问题(8357)
社会(8202)
资源(8036)
经济研究(7697)
社会科(7684)
共检索到178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崑  李胜男  杨婧  张九玲  丁晨旸  
在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等背景下,以水资源利用及改善乡村环境为目的,探索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空间营造方法。以素有"黑土地"之称的黑龙江省部分乡村为研究范围,调查研究农田水利工程的单元组成及其与城市水利工程的主要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景观设计手法引导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单体向空间过渡,依据乡村景观特有的水源、水工构筑物、乡土文化等造景元素将以农田水利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空间划分为"蓝""绿""灰""紫"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的使用主体,将景观空间赋予方向性,总结出"内向式"与"外向式"两种空间营造模式,并以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明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采用到有关市(县)进行实地查勘、问卷调查、走访农户、搜集数据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与考核历史沿革、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三网合一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主要通过内生性,"类生命体"式的方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童光明  吴超凡  
以具体工程为例 ,在分析了螺杆启闭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采用双吊点螺杆启闭机 ,用中间轴与齿轮联轴器把 2台螺杆启闭机连接起来的方法 ,成功地解决了单吊点启闭机闭门力不足的问题 ,实现了双吊点螺杆启闭机工作时的同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敏  
本文以一个农村社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为例,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去探讨农田水利合作的行动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产权明晰化为特征的水利产权改革所带来的诸多水事纠纷现象表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农田水利社区管理的传统实践之间有所冲突,从而导致了农田水利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在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能力,将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重构与完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策   朱成立   冯根祥   黄明逸   翟亚明   冯宝平  
全面推进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中,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及专业教师的使命。文章以“农田水利学”课程为例,从价值导向、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技能伦理、人文素养和职业育人六维角度,全方位挖掘农田水利思政教育元素,在“课堂思政”“实践育人”“耕读育人”“职业育人”四个实施路径下有机融入农田水利学课程思政全方位体系,旨在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推动农田水利学思政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超君  马思渊  黄耀志  
现代产业园区的景观建设是高新技术产业综合体的理想化形象的表现形式之一,景观环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产业园整体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人"在现代产业园中产生的产业行为分析,探讨不同产业活动对环境景观的需求,提出产业行为主导下的景观营造理念。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朱玉春  
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一直是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领域探讨的焦点话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如何克服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所面临的集体行动困难将成为实现农村公共事务善治的重要方面。采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困难展开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应用两点分布对博弈模型进行了转换,并使用调研的1600户农户数据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村民的思想意识、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对村民的社会理性程度有重要影响,是决定村民是否选择参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继连  周玉玺  谭海鸥  
本文利用产业组织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分析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的组织结构、经营者行为和产业绩效。根据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位于祖国西北内陆的西夏国中、东距大海近两千公里,冬天是西北干寒季风的冲击方向,夏天是东南温湿季风的末稍地区,这样就造成其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稀少且集中于夏季,当代年降水量由西往东只有39—400毫米。而年蒸发量在2000—600毫米。因此,除横山至天都山山界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中湿温带里的干旱荒漠地带、地貌以干旱剥蚀和风蚀为主,如果没有灌溉就没有稳定的农业,西夏文字典《文海》明确释“农”字为“农耕灌溉之谓”。本文试就西夏农田水利的基本情况,管理系统及机制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70%的粮食来自灌溉农业,增加可灌溉耕地面积,提高灌溉耕地的土地生产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和乡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自农村改革以来,农田水利领域的改革亦突飞猛进。然而,从近年我国种植农业频遭旱灾这一结果来看,已有的农田水利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并不成功。基于此,对当前农田水利的若干政策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于完善农田水利政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翠晓  刘红玉  
论文利用小三江平原区域的土地利用-湿地景观数据库,提取别拉洪河流域地形、土地利用和排水工程等数据,进行流域景观制图,包括3个时期,1967、1983和2005年,并将该流域划分上、中、下游3个分区。在此基础上利用Arcview3.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辅助FRAG-STATS生态学软件对湿地景观图计算和分析6个景观格局指标。结果表明:排水工程之前,各分区自然湿地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且呈大块连续状分布,自然状态保存完好;排水渠大量修建之后,由于水文条件的改变,导致湿地类型的演替和湿地格局的变化。沼泽地因排水基本消失,草甸及其他沼泽类型也大片被排干,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旱地等非湿地景观,湿地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莹莹  谈石柱  陈倩婷  吴倩倩  斯娜莎  申亚梅  严少君  
【目的】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方法】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划分景观特征区域,并构建与景观特征相联系的景观功能评价模型,对乡村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结果】(1)瓶窑镇形成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域;(2)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的项目层指标得分从高到底排序分别是: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态性景观)、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态性景观)、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结论】景观特征识别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准确信息,鉴于此,本研究为杭州市瓶窑镇提出了4种兼顾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的典型乡村景观营造模型:瓶窑镇山地聚落景观营造模式、平原农业景观营造模式、历史遗址景观营造模式和平原湿地景观营造模式,可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3参25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昂  李郁芳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使农村公共品供给陷入了困境。本文界定了农田水利的公共品性质和供给模式,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农田水利投入现状和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从提高农民投入意愿和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性两方面入手来解决农村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对策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宏  梁献超  刘艳阳  
针对城市内涝、雨水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分析了美国利用雨水营造雨水景观的成功案例如"雨水花园"和"绿色街道"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园林景观的手段和材料加强城市雨水蓄滞能力,提高雨水下渗量的景观途径,并分析了具体办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垣进  
在有限资源条件的限制下 ,若能达其资源适当合理使用 ,可促进农业增产与经济持续的发展。水资源因其自然环境所限 ,时空分布不均 ,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快速 ,用水需求日益骤增 ,更使水资源稀少。农田灌溉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项目 ,而“农田水利会”是执行该项任务的民间团体机构 ,能否完成目标将取决于“水利会”基层组织之成果效率 ,有鉴于此 ,乃研析“水利会”基层组织之水利小组的组织与运作状况。小组运作效能与水平的提升 ,主要须审视小组整合与小组会议的成效 ,同时又要有适当的沟通之小组会议来完成 ,并以适当技术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