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8)
- 2023(16157)
- 2022(13403)
- 2021(12511)
- 2020(10353)
- 2019(23908)
- 2018(24303)
- 2017(47080)
- 2016(25570)
- 2015(28736)
- 2014(28979)
- 2013(28558)
- 2012(25651)
- 2011(23067)
- 2010(23379)
- 2009(21377)
- 2008(20758)
- 2007(18296)
- 2006(16244)
- 2005(14352)
- 学科
- 济(105261)
- 经济(105153)
- 业(75410)
- 管理(67757)
- 企(51453)
- 企业(51453)
- 农(51315)
- 方法(45792)
- 数学(40326)
- 数学方法(39630)
- 农业(34143)
- 中国(28434)
- 业经(28116)
- 地方(22471)
- 财(22386)
- 学(20933)
- 制(19853)
- 贸(18018)
- 贸易(18007)
- 易(17505)
- 理论(17090)
- 发(16069)
- 技术(15665)
- 银(15033)
- 银行(14996)
- 策(14753)
- 和(14631)
- 环境(14598)
- 行(14325)
- 体(13910)
- 机构
- 学院(357169)
- 大学(355254)
- 管理(144500)
- 济(141009)
- 经济(137836)
- 理学(125837)
- 理学院(124546)
- 管理学(122096)
- 管理学院(121462)
- 研究(116335)
- 中国(88125)
- 京(75569)
- 科学(72915)
- 农(72099)
- 财(61224)
- 业大(58524)
- 所(57665)
- 农业(55063)
- 中心(54156)
- 研究所(52529)
- 江(52438)
- 财经(48864)
- 范(47694)
- 师范(47308)
- 北京(47208)
- 经(44541)
- 州(42855)
- 院(41602)
- 经济学(40608)
- 经济管理(38891)
- 基金
- 项目(246931)
- 科学(194219)
- 研究(183304)
- 基金(178070)
- 家(154326)
- 国家(152960)
- 科学基金(132072)
- 社会(115142)
- 社会科(108740)
- 社会科学(108707)
- 省(97659)
- 基金项目(94372)
- 自然(84827)
- 教育(83282)
- 自然科(82883)
- 自然科学(82869)
- 自然科学基金(81345)
- 划(80798)
- 编号(77296)
- 资助(72878)
- 成果(62268)
- 重点(54508)
- 部(53862)
- 发(53257)
- 课题(52030)
- 创(50906)
- 创新(47397)
- 国家社会(46914)
- 科研(46557)
- 教育部(45976)
- 期刊
- 济(157223)
- 经济(157223)
- 研究(101041)
- 农(73299)
- 中国(71683)
- 学报(56512)
- 科学(52357)
- 农业(49897)
- 管理(49311)
- 大学(43962)
- 财(43780)
- 教育(41238)
- 学学(41214)
- 技术(32238)
- 业经(31364)
- 融(31353)
- 金融(31353)
- 业(23765)
- 经济研究(23279)
- 图书(23214)
- 财经(22392)
- 问题(21841)
- 经(19036)
- 版(18824)
- 科技(17559)
- 技术经济(17453)
- 理论(16862)
- 现代(16166)
- 书馆(16099)
- 图书馆(16099)
共检索到521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杰贵 裴志军 张俊华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取决于公共治理价值取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三个方面。基于公共治理价值取向转变视角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迁、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分析,构建以农民满意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协同供给模式有其必要性。在界定此种模式概念及探索其构建必要性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以农民满意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协同供给模式构建途径。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多元化协同供给模式 满意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锦军
在农村公共服务中,传统的单一供给模式面临着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它集中表现在政府主导的供给模式的官僚化困境、自主供给模式的资源困境和委托供给模式的监督困境。而且,这些传统的供给模式在公共服务供给中过于碎片化,无法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整体协调的机制安排。为此,需要寻求改革的突破口,从而构建一种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统筹改革设计的分析,探讨政府如何通过统筹协同的改革政策,为农村的公共服务提供构建一个多方合作和参与的治理框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服务 合作 参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业苗
以政府或以市场为主体的单中心体制都存在失灵问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与治理机制应该多元化。但多元并非对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治理的多个主体进行简单分工,应该根据其公共属性和政治属性的要求,一方面要型塑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地位的"一主多元"的供给模式,另一方面,还要构建一个与其供给模式相适应的综合治理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参与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分工机制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逢春
为探寻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效率低下的解决之道,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协同论,构建了政府、自治组织、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村民五大主体共同参与,表达、决策、筹资、生产、评估、问责六大环节循环运转,合作、竞争、制衡三大系统共同作用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系统",以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状况为实证检验对象,为村级公共服务"成都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协同治理 成都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定华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用服务供给愈发重要。由于我国资源有着有限性、分布不均匀、开采难度大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相关举措必须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才能顺利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农村公共服务除了具有一般公共品的属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地域性、分散性、多层次性等。属性的多重性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不是单一的。本文从公共服务供给主题的参与机制入手,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主体多元化 参与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明涛 闵锐 曹海琴
农村公共产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近年来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发挥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等多元供给主体的力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对此,网络治理理论为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文章借鉴网络治理理论的理念,探索性地构建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合作供给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创造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的条件,构建合作供给平台,实施监控合作供给行为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多元合作 治理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堃 肖微
农村公共服务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合作、协调与同步运动,共同演绎出农村公共服务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嬗变轨迹。未来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基础,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协同治理模式。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县域 农村公共服务 模式变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三贵 张梓煜
农村养老中最大的难题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要积极探索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新路径。以江西省X贫困县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为案例,研究政府、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下农村失能老人养老工作的推进,结果表明:协同治理是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供给的有效路径,其关键在于各治理主体在政府引导下进行资源、技术及制度的协同协作,从而提高治理能力,最终实现经济、健康和社会三方面赋能。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失能老人 协同治理 医养结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三贵 张梓煜
农村养老中最大的难题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要积极探索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新路径。以江西省X贫困县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为案例,研究政府、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下农村失能老人养老工作的推进,结果表明:协同治理是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供给的有效路径,其关键在于各治理主体在政府引导下进行资源、技术及制度的协同协作,从而提高治理能力,最终实现经济、健康和社会三方面赋能。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失能老人 协同治理 医养结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逢春 李晓梅
本文基于协同论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赋予治理主体新的角色定位,并设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六大环节的"合作"、"竞争"、"制衡"机制,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服务 协同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亮
本文采用湖北省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的因素归为五类,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五类因素都显著地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其中社会保障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交通状况、住房状况、教育投入、医疗投入。人口统计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来源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化程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评价表明,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总体上偏低,其中教育投入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爽 黄福才 钱丽芸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公共服务的广泛社会需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以及旅游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已经对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文章以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理论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结合旅游公共服务实践,明确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过程中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探讨旅游公共服务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保证旅游公共服务在制度框架内有效供给,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供给模式 多中心治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志胜 金雪涛
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从公共文化产品的决策者、生产者和提供者三位一体的角色向政策制定者、资金供应者和生产安排者的角色转变。该文从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形成机理入手,阐释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的类型及公共财政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间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的有效方式,并对如何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公共文化 多元化 供给模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少惠 赵军义 朱侃
有效的农业公共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基于中国农业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借鉴三重螺旋理论模型建构了一个以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主体协同合作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模式,并就政府、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在公共服务中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边界、互动机制和行为规范进行分析,对多主体协同合作服务模中的合同治理开展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友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