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4)
- 2023(7031)
- 2022(5823)
- 2021(5520)
- 2020(4408)
- 2019(10093)
- 2018(9961)
- 2017(19697)
- 2016(10639)
- 2015(11565)
- 2014(11368)
- 2013(11550)
- 2012(10785)
- 2011(9761)
- 2010(9732)
- 2009(8878)
- 2008(8547)
- 2007(7809)
- 2006(6997)
- 2005(6018)
- 学科
- 济(51881)
- 经济(51842)
- 农(48906)
- 业(36333)
- 农业(32704)
- 管理(19627)
- 业经(18498)
- 地方(15456)
- 方法(14858)
- 企(14747)
- 企业(14747)
- 中国(13366)
- 数学(13211)
- 数学方法(13134)
- 农业经济(12450)
- 发(10658)
- 制(10103)
- 人口(9799)
- 产业(9702)
- 村(9478)
- 农村(9455)
- 发展(8933)
- 展(8929)
- 体(8038)
- 财(8025)
- 土地(7910)
- 技术(7859)
- 学(7737)
- 策(7439)
- 收入(7395)
- 机构
- 学院(150322)
- 大学(142669)
- 济(67329)
- 经济(66100)
- 管理(57842)
- 研究(52342)
- 理学(50614)
- 理学院(50074)
- 管理学(49392)
- 管理学院(49128)
- 农(46584)
- 中国(40555)
- 农业(35009)
- 科学(31079)
- 京(29734)
- 业大(29455)
- 所(25933)
- 财(25370)
- 中心(25365)
- 江(23445)
- 研究所(23422)
- 农业大学(21588)
- 范(20205)
- 财经(20106)
- 师范(20056)
- 经济管理(19802)
- 经济学(19529)
- 发(18518)
- 州(18386)
- 经(18179)
- 基金
- 项目(102843)
- 科学(81616)
- 研究(80030)
- 基金(73622)
- 家(62910)
- 国家(62238)
- 科学基金(53661)
- 社会(52486)
- 社会科(49365)
- 社会科学(49355)
- 省(43297)
- 基金项目(40591)
- 编号(34461)
- 划(33692)
- 教育(33192)
- 自然(31634)
- 自然科(30779)
- 自然科学(30776)
- 自然科学基金(30258)
- 农(28687)
- 资助(27546)
- 发(26044)
- 成果(25945)
- 部(22497)
- 课题(22393)
- 重点(22362)
- 发展(21896)
- 国家社会(21692)
- 创(21647)
- 展(21578)
共检索到223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曼苹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深化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是农村实现小康水平的关键步骤。 在社会物质生产中,人是生产力中能动的因素,是产业结构的主体,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以人口为基点,根据人口的各种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铭
未来中国的严峻挑战是城市部门是否能够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服务业岗位,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使得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直至80%以上的水平。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劳动力总量的枯竭,而是未来城市是否具有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如果城市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带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就必然会在农村出现人口减少。而在当下,一种表现就是空心村的出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芒 吴石英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预测 人口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芒 吴石英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预测 人口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芒 吴石英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轻化,人口发展较为稳定。可以说,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性矛盾,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预测 人口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莹莹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不断加剧,这一现象与消费分层的存在共同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调整。文章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消费分层、人口结构空心化与消费结构升级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分层以及人口结构空心化的提高会降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规模,并且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明显;消费分层以及人口结构空心化的提高会增加农村地区消费恩格尔系数,不利于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改善,并且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应该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协调好不同年龄段人口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必亮
本文通过来自一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说明了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而实施其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这项研究表明 ,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像“关系”之类的传统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含义要点在于 ,在目前处于社会大变革与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使两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关系 非正式制度 农村人口流动 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正兰
刘宇等在《农村改革》第1期上撰文认为,近几年我国农村计划生育率下降,“个别地方计划生育率只有34%,人口发展处于失控或半失控状态。其原因可以概括为:(1)繁殖生育能力的自然性,一方面是优越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旺盛的生育遗传基因,造成了我国农村人口繁殖机能的良性遗传。 (2)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传统的生育观念为“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至今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达即至 宁海林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种主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当地小城镇从事乡镇企业或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进入大中城市从事传统行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应该在深挖这两种途径的潜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敬嘉
本文从人口结构的不同功能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机遇,通过对农村人口矛盾的定性分析和量化评估,在更广泛和更明确的意义上反映农村人口矛盾的实质和关键环节,以探讨适合当前农村实际的人口经济的政策选择和目标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慧斌 李连友
从中国农村人口现状来看,积极的一面是总人口的不断减少和永久居民的比例,这符合现代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其背后也存在消极方面,即农村人口年龄,性别和质量的结构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小觑的作用与影响。文章在阐述农村人口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农村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 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 机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戴星翼
在中国农村目前的发展水平下,育龄夫妇作出生育决策的最直接的社会环境是农村社区(乡、村)。社区由于其中介地位,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以及综合功能而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1990年下半年对江苏太仓、河南社旗和湖南武岗三个县的五个村进行了实地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农民家庭1076户,作非问卷深入调查300多小时。本文主要利用调查所获资料探讨社区因素对农村人口控制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广金
一、非农化过程潜在的社会风险 目前,就如何解决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中颇有影响的主张之一便是非农化,此一脉最极端、最典型的语言是:农民的出路就在于“消灭”农民。草就此文,并非要探究解决“三农”问题的立足点究竟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